新手上路糗事一大堆 开车忘放手刹是最容易犯的错

谁都有是新手的时候,也免不了犯些小错误。上周,金周讯在19楼空间的“拉风大本营”中发起“新手上路最容易犯的错”的调查。截至出稿,有近100位车友参与。结果显示,“行车忘放手刹”、“车上很多配件根本不会用”以及“后视镜折叠后忘了复位”成为新手最容易犯的三大乌龙事。也有不少网友跟帖讲述自己当年的“糗事”。当然,调查的目的不是为了说笑话,而是给新手们提个醒。

新手乌龙No.1:开车忘松手刹

要养成起步摸手刹的好习惯

网友“famousPan”描述了自己处于新手期时的两次失误:两次都是在十字路口拉起手刹等红灯,绿灯亮起步时生怕被后车鸣喇叭催促,心一急,没放手刹就走,结果,第一次跑了三四公里才发现,第二次好些,开了几十米就发现了。

老手支招:忘放手刹时,如果油离配合好,车辆一样可以行驶,但是车辆的损耗会增加,油耗上升,而且还会伴随着焦糊的气味。其实手刹不松,起步时会有报警声,并且仪表盘也有指示,但因为新手上路往往需要顾及太多,所以对这些提示不太敏感。建议新手们在起步时摸一下手刹,或者多瞄两眼仪表盘。

新手乌龙No.2:车上很多配件根本不会用

多翻翻说明书能少吃不少苦头

网友“爱司巴索”就曾经为此损失500元。拿到新车的当天晚上,他就急不可耐地开着车子上路,由于恰逢大雨,关上车窗后,前挡玻璃开始起雾,“这该怎么办?驾校里可没教过”,“爱司巴索”将车子慢慢地靠边,想停下来给朋友打个电话求助。没想到马路边缘正好是一个30厘米深的水渠,车子的前轮胎一下就掉进去了,再一把方向扭回来,后轮胎也跟着“沦陷”,车子底盘就这样被搁在路肩上,最后只好花500元叫来吊车把车子吊起来。

老手支招:有很多新手不知道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差别,不晓得晚上如何开大灯,不会用雨刮器,不懂方向盘锁……其实,对于车上配件的使用方法,汽车说明书里都有详细解释。因此,千万别忽视了说明书的作用,熟读操作技巧,可以让新手少吃很多苦头。如果实在嫌看说明书麻烦,那就在买车付款之前,在4S店的试驾车上反复试验直到熟练吧。

新手乌龙No.3:后视镜折叠后忘了复位

一上车先照照镜子

网友“宝贝熊”说起自己的一段经历,至今还觉得尴尬。有次老公出差,家中的“车辆行驶权”就落到了身为“本本族”的她手里。在公司停车时为了防蹭,她把车子的左右反光镜都收了起来。下班后去老爸家吃饭,“宝贝熊”双手紧握方向盘穿梭在晚高峰的车流中,辛辛苦苦挪了9公里路。一到家,她立马叫老爸下来帮忙停车。老爸走到车边,惊呆了:居然两个反光镜都还是收着的!“宝贝熊”这才明白,为什么一路上有好几个司机都向她投以诧异的目光。

老手支招:后视镜的调整是为了消除视野盲点。后视镜不仅能够看到车辆后部和两侧的交通情况,还能适当看到自身的情况,这样能更有利于倒车和停车。鉴于犯这类错误的大多是女司机,那么建议女新手们不妨把上车照镜子作为一个“必修课”。

这些乌龙事新手也常会遇到

“熄火n次后才发现不是一挡起步”“晚上开车不知怎么开车灯”“车胎漏气了根本没感觉,照样开”等,这些都是新手们曾经遇到过的尴尬事。

挂着三挡就起步,熄火n次。车主孔先生曾经有次在十字路口闹了一个笑话:绿灯起步时,他排在第一位,正要右拐弯,一放离合器,车子就熄火,足足试了六七次,车子还是习惯性熄火。后面车子队伍排得很长,喇叭声不断。等到交警走过来一看,发现孔先生是在三挡起步,怎么能不熄火?

上坡时应当使用低挡位。网友“爱司巴索”有次开车上联华华商超市,上三楼停车场需要经过一个上坡,结果他一路三挡开上去,速度越来越慢,直到最终熄火。他一开始还纳闷,怎么动力跟不上?老司机提醒了他:速度越慢,挡位越低,你没学过?“爱司巴索”嘀咕:驾校里教过在平路上的,教练没说上坡时也要这样,我还以为能冲上去。

停车时别忘拉起手刹。停车后,不要忘记拉起手制动。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溜车,特别是在坡形路面。老司机常讲:开车首先要从停车开始。所以对于新手来说,“停车拉起手制动”是养成合理用车习惯的第一步。

开空调时,应该打外循环还是内循环?车主刘小姐曾经抱怨:真羡慕别人的车空调制冷那么好,但自己的车即使把空调开到最大,也只能是“不太热”,而且每次在太阳下启动空调,要很长时间才能冷下来。老司机点拨:这是忽略了内外循环按钮的作用,如果车辆启动了空调内外空气循环,制冷效果就会明显下降,但优点是空气比较新鲜。相反,如果单纯使用空调内循环,制冷能力将大幅提高,但缺点在于缺乏内外空气交换,车厢空气不够清新。

多看说明书找朋友陪驾能减少乌龙事

分析这些新手乌龙事件的原因,其实不难看出问题集中在这几方面:一是对车辆性能不熟悉,二是使用车辆技术不熟练,三是本身学艺不精。

对车辆性能不熟悉,这很大程度上要“怪”车主本人了,其实很多操作和配件在说明书上写得明明白白。不同的车在功能上会有所不同,因此新车买来,最好先详细阅读使用手册。而很多车主正是因为忽略了这个“必修课”,着急上路,才导致各种乌龙事件的发生。

开车技术不熟练,这无可厚非,谁都有是新手的时候。需要提醒的是心态,有些新手一坐上驾驶座就心慌慌,这种压力来自于两方面,一是自我的不肯定,其实只要在起步前把所有动作在心里“演练”一遍,就能给自己增加不少底气。另外一种压力来自于外界,其他车辆拼命摁喇叭会增加新手的紧张度。那么,还是老老实实地在车上挂上“实习”标志吧,相信大多数车主会给予宽容的。

至于学艺不精,如果驾校考试时是靠“误打误撞”“蒙混过关”才拿到本本的,那有必要找个技术过硬的朋友或是专业教练陪驾,再好好“温故知新”一下。

延伸

目前驾校培训大多是“应试教育”

新手缺乏系统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调查中,不少车主说起当年新手期的“乌龙事”时,都提到一句:这个在驾校时没人教过我。事实上,正如一位资深教练所说的,“尽管驾驶技术要在磨练中逐渐成熟,但一些关乎安全最基本的概念还是应该在真正上路前就掌握。”

这位教练指出,目前不少驾校为了提高考试通过率,缩短培训周期,以方便新一轮招生,教授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应试”技巧。例如过单边桥时方向盘左打几圈右打几圈这样的“死方法”,而不是培养考生的真实车感。而且,有些教练充其量只能称为老司机,并没有全面系统教学的能力,只对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正,对于没有出现的问题,则估计不足。缺乏真实环境下的日常驾驶技巧训练,很多新手草草地接受速成培训后就被推向社会。“路上少些半成品的新手司机,大家开车也就更畅通更安全。”

新手上路3个月后易出事故

新手刚上路时,开车都很小心,也比较慢,即使发生事故也多是刮刮碰碰的小事故。但随着驾车时间和路面经验的增加,新手自认技术过硬,敢开快车,也敢对其他车辆超车、加塞、闪灯晃眼等不文明行为做出“报复性”反应,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而这段危险时期,一般会出现在新手驾车3个月以后。

对此,交警部门建议,初上路的新手应尽量避免开车去繁华路段,到路口、人行横道、弯道等路段时要控制车速,减速慢行,尤其是转弯时,一定要让非机动车、直行车辆和行人先行;行驶途中应根据路面状况、天气的能见度、自己的视力和车速等实际情况,保持应有的跟车距离;变更车道时,别忘了打转向灯示意,同时要观察车辆前后左右的状况,确保万无一失;行驶过程中还应留心路边或路口的限速、减速、停车让行、禁止通行、禁止停车等交通标志。即便几个月下来,自我感觉开始良好了,也得记清楚一句话“小心开得万年车”。

石家庄陪练网提示:

汽车陪练又称汽车陪驾,是指汽车陪练业户对已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员,为熟练驾驶技术而提供有偿服务的经营行为。汽车陪驾对想取得驾驶证资格的学员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文章来源:石家庄学车网 http://www.0311xc.net

石家庄陪练网提示:

汽车陪练的应急处理
1、在行驶过程中汽车没油了。这时也不用着急,因为油箱里的油不可能用得干干净净。可以在原油箱的吸油管下端接一段粗细长短合适的塑料管。塑料管接好后以能接触到油箱底部为宜,并且要将塑料管下端剪成斜口。然后就要利用残存的油料尽快的找到加油站。
2、当汽车后轮爆胎时,会使车尾摇摆,这时可以反复缓踩制动踏板,使汽车重心前移,然后再将汽车缓缓停住。一般后轮爆胎的汽车,多数不会导致转向失控,只要措施得当,不容易造成事故。
3、而轮胎漏气我们却可以用更简便、更快捷的方法来解决,那就是使用快速轮胎充气补漏剂。快速补漏剂是一种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当它被吹到轮胎的破损处后,能够迅速地与周围的橡胶发生反应并凝固,从而堵住漏洞。如驰耐普充气型速可补,它把充气和补漏的功能集于一身,可以使完全被扎漏无气的轮胎快速的完成充气和补漏,并且在汽车负载的情况下无需千斤顶和任何修理工具。
4、在行驶途中发动机水箱开锅,一般是由于汽车长时间大油门低档行驶、冷却系水循环不畅、散热器散热不佳等原因引起的。这时可以将车停一会儿,等发动机水箱冷却再走,但是千万不能用水浇降温,那样容易引起炸缸。
5、当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并伴有冒蓝烟现象时,很可能是发动机活塞轴瓦等机件出现磨损,破坏了正常配合间隙。这时可使用驰耐普发动机超强修复剂,它能够迅速有效的修复磨损间隙,增加活塞环气缸间密封性能,从而可以治理缸压降低,冲劲不足、动力减弱现象,迅速平衡缸压、减少高速抖动,降低油耗。
6、因刷车或涉水后,制动器内进水导致制动效能降低时,可在运行中一边踩节气门踏板,一边适当踩制动踏板,并把变速器挂入中档运行档位,让车轮制动器摩擦片或摩擦块(盘式制动器)与制动鼓或制动盘上的水分因摩擦产生的热量迅速蒸发掉,以尽快恢复制动器原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