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驾车的秘诀(Smith System)
成功驾车的秘诀有以下三条: 1、车辆机械操纵的熟练 2、对交通法规的正确理解与执行 3、怎样看 在这里我们重点谈谈“看”。在一辆移动的车中,我们没有时间去注意路面上所有的细节。我们应该养成一种选择性的观察习惯,即重视那些重要的细节。有了这样的观察习惯,我们就可以在快速的车流中,在有限的距离内作出正确及时的判断。开车是自始至终都要看,但这种看不仅是指睁开眼睛时所看到的目前发生的事,即不应只是浮光掠影,像电影胶片一样摄录偶然的东西,而应有一定的技术,过滤出杂乱无章的信息,抓住关键有用的信息。 首先先明白一个事实,我们的眼睛只是看的过程中的使用工具,就像照相机的镜头,它们选取景物,通过中枢神经传到大脑,我们才能“看见”。你的眼睛看到了,并不代表你的大脑也一定看到了,你的思维只反映一些你集中注意力去观察的东西。这样眼睛和思维的协作工作称为视觉理解力或选择性观察。如果能养成一种好的观察习惯,那么成为一名成功的驾车者是轻而易举的。 观察具有不可思议的速度:1/150秒可以摄取一幅画面,每秒能有30-40幅完整的图片可以通过眼睛达到大脑,每幅图片都能在大脑中暂存一段时间,再被新图片冲去,象电视图像,观察具有连续性。我们的眼睛具有两种不同的观察能力。一种是由狭窄的中心视野(3º)来完成,另一种是由边缘视野来完成(见下图)。用边缘视野看不会很清楚,但对光线、运动和任何区别于背景的过亮或过暗的东西反应迅速。每个你驾车时看到的东西首先都是由边缘视野发现,再由中心视野对准时才反应。 当你加快速度开车时,特别是在你专注于一个物体时,边缘视野变得更狭窄。边缘视野在行车时还有很多作用,中心视野常称为“辨认视野”,边缘视野也叫做“生存视野”。一般的交通事故原因是很多驾车者只使用中心视野,对于出现在边缘视野的预兆不去关心。 除非一件事强烈地占用了你的注意力,否则你的眼睛在开车时应每2秒眨动一下来刷新你的记忆,提供你对路况的注意。人的眼睛如果凝视一个物体多于1.7秒,就不能保持足够的专注,变成空虚的凝视。所以你需要不断地眨眼睛,以保证能持续看到物体。通过有意识的锻炼,来迫使你的眼睛看一个物体只有2秒。养成习惯后,当你的思想不在驾车时,你仍可以避免由于空虚的凝视而造成严重问题。 为了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察习惯,你应该了解一下交通事故的本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报告统计,城市多于一半的致命车祸发生时车速低于50km/h(城市车祸的主要原因是不谦让路权)。大多数车祸发生时是在很“安全”的状况下:晴朗、干燥的天气,直行车道上,车流量很少。大多数驾车者都想试图避免车祸,但为什么仍有那么多避免不了?主要原因是一般的驾车者完全意识不到危险的存在。观察不到早已存在的危险的预兆,再加上普通的精神涣散(匆忙、担心、白日做梦、不耐烦、注意力集中到路线上),得到的只会是一个答案------车祸。 在白天,大多数交通事故是由于下面三种情况: 1、突然减慢速度,被后方车碰撞 2、突然加速,被侧面车碰撞 3、在变线时挤迫其它车辆 在夜晚大多数事故起因于下面两种情况: 1、自己车道前方车灯范围以外的物体 2、由于错误控制方向盘车辆超出了正确车道 想要增加驾车经验,你应该掌握以下五点观察方法,此方法也叫Smith System. 第一点:看高, 看远 因为一个驾车者所坐的位置是在车的中心偏左,常常出现的错误是只注视车道的左边沿或右边沿,或车头前方向路面。正确的控制方向盘方式很简单,忽略自己所坐的左侧位置,让你的边缘视野不时扫视你车道的远方的正中。你的车自然就会开在车道中间,你的中心视野可以灵活地观察前方及侧面的交通冲突。 在转弯时也是同样的道理,观察你要转去的车道的中央,你的弯就会转得即流畅又安全。 在夜晚时,观察你车头灯能够达到的地方,注意路上的黑暗物体,如果视线很差,你看高看远的习惯自然会使你的速度降低,以适应眼睛的近距离观察。 第二:扩大视野 保持你的中心视野能扫视到广阔的路面状况??前、后、左、右、上、下。(在城市开车,前方要观察到一到两个街口;后方观察靠中、左、右三个后视镜,看到后方所有车道上跟车的距离和速度;左右观察从路的最左到最右,包括对面来车,左右路边的停车、行人、路口里欲转出的车辆;往上看要看到路牌和信号灯;往下看要看到路面标志线和路面障碍。) 那么怎样才可以在行车中作一个快速判断,其过程有下面三条: 1.边缘视野发现物体。 2.中心视野移过去辨认物体。 3.中心视野的移动去抓住一些参考点??通常是物体周围的路面,这种判断常取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角度。 这样的一个判断过程不足一秒钟,但涵盖了全部上面三步骤,一旦通过物体,路面及运动趋势来作的判断形成后,你的中心视野就可以移到其它的路面情况上。如果长时间保持中心视野在一个物体上很危险,一定要保持中心视野的移动,在跟随车距足够大时,你就能用边缘视野去发现物体,这能让你能及时知道什么时候去改变方向、调整速度、减速停车或转弯。 第三:保持视野移动 长时间凝视一个物体很危险。一般来说,开车时长时间凝视可能出现在下面几种情况下。某种物体一下抓住你的注意力,那么目前的任务就是解决眼睛看到的情况,或调整速度,或换线,或按响喇叭,或以上三种调整全部需要,然后你就可以移开视线了。另一种情况是当你持续观察一个物体时间长于2 秒钟时,思维就会出现空白,这会在紧急情况下影响你的处理能力。视线的经常移动习惯会让你的思维始终处于集中状态,能让你在行车中尽快根据交通情况,天气,路面,视野情况去作调整。长时间开车时,总是保持视线移动很难做到,调整方法比如可以嚼口香糖,调整一下坐姿,变化开车的速度,交谈或唱歌。 第四:总是置身于事故之外 石家庄陪练网提示:汽车陪练的10大技巧
汽车陪练10大技巧:当你拿到驾照,可曾想过,不少实用驾驶技术,师傅并没有教你,还有些技术师傅压根就教错了?这不是师傅的错,因为他们的一些驾驶方式在10年前或许是对的,汽车技术改进了许多,驾校里还都是老掉牙的“破桑”;师傅也不是故意把一些有用的技术藏在肚子里,“应试教育”为本嘛,师傅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学员通过考试,不考的东西,教了又有什么“好处”?如果你正是这样一名驾校新毕业生,不妨听听以下老教练的指点。
1.贴“实习”标
根据北京市交管局上周作出的规定,9月1日起,凡在实习期内驾驶机动车的司机都应当统一粘贴黄底红字的“实习”标志。有驾驶证的实习司机,10月1日前需要到车管所各分所免费领取该标志
2.调整座椅位置、后视镜位置
座椅调整有两个目的:舒服和安全。如果乘坐不舒服的话,可能会影响驾驶员的情绪,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出于安全的考虑,踏板(油门、制动)踩到底时,腿部应仍有些弯曲,以有利于紧急情况下腿部及时施力。 后视镜的调整是为了消除视野盲点。后视镜不仅能够看到车辆后部和两侧的交通情况,还应适当看到自身的情况。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倒车和停车。
3.待电脑自检完毕后再启动
对很多电喷车来说,车辆在打开点火钥匙时,行车电脑都会进行电脑自检,以消除行车时的安全隐患,其检查项目一般包括ABS、制动系统、润滑系统、ESP系统等多项。汽车电脑自检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大概三四秒钟左右,此时最好不要启动,待各项仪表都正常后,再启动车辆。
4.松开手制动
新手还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冷启动走车时,忘记松开手制动。虽然此时如果油离配合好,车辆一样可以行驶,但是车辆的损耗会增加,油耗上升,而且还会伴随着焦糊的气味。新手在等红灯时,拉起手制动,然而车辆再行驶时就忘了松手制动。
此时,如果车辆起步熄火,最容易急得满头是汗,又找不着毛病。建议新手先养成“走车就松开手制动”的好习惯,免得车辆受损,自己着急。
5.勿高速时空挡滑行
手把手汽车陪练教练杨教练:低速空挡时的制动距离和有挡时的制动距离相差不多,有些老司机做空挡滑行其实不是为了省油,而是防止车辆熄火。新司机对于一些驾驶习惯应该有所甄别地合理学习。
6.超车、并线时打转向灯,多看后视镜
不打转向灯就超车、并线,是很多事故的诱因,也是很多新手犯错挨骂的“老借口”。对于“跟车太紧”的新手来说,这种情况的危险系数更大,容易发生追尾和被追尾。比如没有安装宽曲率后视镜的车辆,如果司机没有扫视到车身两侧,就容易忽略两侧并行的车辆。如果后面来车过快、车身过小的话,前车在并线时就容易剐蹭。 另外,打左转向灯时主要看左后视镜,打右转灯时主要看右后视镜,连续超车时必须时时观察左右后视镜里车身两侧的情况。
7.路口前要及时并线
老司机常说新手:在路口前(150米左右)不并线,非要等到路口才恍然大悟,然后紧急掰轮、影响交通。
新手的情况不仅是手生,而且路生。对道路的不熟悉,最容易导致在路口处左顾右盼,无所适从。提前想好怎么走,路口前勤看几眼路标指示牌,就不容易犯错了。另外,在长直路面上行驶,新手要养成眼界开阔的习惯,不要紧盯着车辆前方的几十米远的地方。
8. 过弯时切忌高速
车辆在转弯时都会出现侧倾,而且侧倾幅度会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加大。新手由于对车辆性能不了解,不知道车速和道路弯度如何匹配,所以建议不要高速过弯。
高速过弯时司机身体容易倾斜,同时导致司机对方向盘的控制力不够。
9.紧急情况下使用双闪警示灯
如果新手在路上发生紧急情况,最好使用双闪警示灯,其意义是警示后车“此车出现意外情况,请注意”。“双闪”在仪表控制盘上是一个带有红色三角形标志的按钮,按下即可。尤其是在高速路上,不旦要打开“双闪”对后车进行警示,还要配合使用三角警示牌。否则就容易发生后车追尾等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