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规变更]交通法规新规定 法规可能变"罚规"

    交通法规可能变"罚规"。《海南省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规定(草案)》对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乘车人违反道路交通规定的行为处5元至50元罚款的标准;对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通行规定的行为设定了20元至200元的罚款……包括的细则有:机动车停车未在规定地点停放的,处100元罚款;路边停车机动车驾驶人离车的,处100元罚款;摩托车后座乘坐不满12周岁未成年人的,罚款50元等数十条罚款细则,交通执法者认为惟有重罚才能以儆效尤。由此,交通法规可能变"罚规"。

    海南人对摩托车的热爱是异乎寻常的。因为琼岛地处热带,公共交通不完善,骑自行车太热,摩托车就成为最佳代步工具。交通法规可能变"罚规",在相关的处罚规定中,摩托车后座乘坐不满12周岁的儿童是否该罚款成争论的焦点,支持方认为,摩托车已成为交通事故"头号杀手"。人们说,汽车是"铁包肉",摩托车是"肉包铁",这形象地描述了摩托车的脆弱和危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非死即伤,所以摩托车乘坐不满12周岁的儿童该罚,而且该重罚。

石家庄陪练网提示:

汽车陪练的陪驾进度
新手上路汽车陪驾完全在于多开车来提高自己的驾驶技巧,不像在驾校学车有通过考试的心理压力。时间可由自己安排,君安达为您提供免费上门接送服务。君安达汽车陪驾教练会根据顾客不同的驾驶基础和水平,精心设计陪驾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一般基本驾驶训练。内容:仪表识别、正常驾驶的起步与停车、直线、坡道驾驶、一般道路及转弯中变速换挡,简单的路况判断及处理,掌握五大基本功(油门、离合、变速器、方向、刹车)的配合与协调运用。
  第二阶段:较复杂道路驾驶训练。内容:将基础驾驶的要领运用到复杂道路上,进行转弯、变道、调头、倒车等驾驶技能的训练,较为复杂的路况判断及处理,能基本判断道路情况,培养一般情况下的处理能力和通过路口的应变能力。
  第三阶段:复杂道路驾驶训练。内容:在复杂的人车混合路段、高速路、立架立交桥等道路上驾驶,能熟练控制车速,保持前后车距,能控制横向车距和提高在各种复杂路段的驾驶水平。
  第四阶段:停车场倒车及运用。习惯后视镜用法,提高驾驶员的空间立体车位感。在停车场运用后视镜进行有障碍倒车、停车入库、划线调头及侧方停车。
  第五阶段:夜间驾驶训练内容:掌握夜间驾驶的特点,正确使用车辆灯光,在夜间能保持汽车横向及前后车距,提高通过路口、弯道坡道的观察能力以及夜间倒车入库。
  第六阶段:综合道路驾驶训练:内容:在复杂天气、道路、人车混杂、高架立交桥等道路上驾驶,能熟练控制车速,保持前后车距,提高驾驶员控制横向车距的能力以及在各种路段对道路上动态判断与处理,综合考察新手的驾驶水平。

    海南瑞来律师事务所律师廖晖作为反对方表示:该规定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因为目前摩托车对市民的出行非常重要,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买汽车。交通法规可能变"罚规",且摩托车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接送小孩上学,如果该条款实施,就会对市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并且在实践中很难完全实施,这样就会损害法律的权威和公信力。

    交通法规可能变"罚规",虽然在立法听证会上,"罚"字成了主旋律,但记者在采访近50名市民后,发现:绝大多数市民认为出台处罚规定主要是以罚代管,并对此表示不能接受。

    很多市民认为交通法规可能变"罚规",不切合实际。在考虑处罚的幅度上,应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考虑到海南人均收入的水平。据海南经济报报道,海南平均每人月总收入654.38元,比全国平均866.92元低200多元;海南平均每人月可支配收入605.33元,比全国平均800元低了近200元。

    据介绍,《行政处罚法》第27条第二款、《道路交通安全法》第87条第二款均明确规定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产生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交通法规可能变"罚规"?具体到道路安全违法行为,违章情节轻微,未影响道路通行的,不应处罚,而是指出违法之处给予口头警告便予放行。交通法规可能变"罚规"这一原则表明了:罚款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其实是维护道路交通安全。

石家庄陪练网提示:

汽车陪练的初步上路
(7)向客户讲解按交通法规的要求和惯例,车辆正常直行,左右转弯,调头,并线,环岛行驶和一.立交桥行驶等基本要领及需注意事项;
(8)针对客户实际驾车水平,选择相应路段进行实际路面的驾驶,并加强基本动作的训练,指导一.客户在道路行驶中正确使用反光镜和倒车镜;
(9)在行驶中指导客户识别各种道路标志,标牌,熟悉各种行车路线;
(10)通过各种路段的行驶训练,提高客户的目测能力,有良好的距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