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内桌位安全程度分析
前段时间,韩亚航空发生空难,随后引发全民大讨论“飞机哪个部位最安全”。飞机前、中、后位置各有一大批粉丝,均认为所在位置最安全,吵得不可开交。其实,飞机安全系数高,通常不出事,一出事便是大事,既然是“大事”,坐在飞机上哪个位置危险系数差别不大,事故一旦发生,用流行话描述,便是要拼人品。反倒汽车常在陆上跑,经常出事,上车前有必要认真考虑,该坐哪个位置才更安全?一辆车,五个位,安全性真的大有不同!
驾驶座最安全
普遍认为,驾驶座后方,即后排左侧为全车最安全位置——老板都坐这里。其实不是,老板位置为全车次安全位置,最安全当属驾驶座。留意车企的安全技术,无一例外优先照顾驾驶席。安全气囊刚被发明,只有单气囊时,给驾驶座;高强度钢到目前为止,都优先供应左侧A柱。
至于安全气帘、安全头枕等细节更不用说,都是优先保证驾驶座。铝材料最早被应用在汽车哪个部位?发动机!发动机重量减轻,提升燃油经济性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可降低碰撞中对驾驶员冲击。
为什么优先照顾驾驶座?原因并不复杂,驾驶员只要生还,便有可能带领车辆走出困境,因为整套驾驶机构都在他的控制下,副驾人即便能控制方向盘,也不能够着刹车和油门。2012年5月,杭州司机吴斌被一块飞入车中铁块刺入腹部,他临危不惧,忍痛缓靠边停车,乘客无一受伤。
后排中央最危险
最危险位置为后排中央。这一位置上,B级以下车型常没有头枕,安全带只能腰间固定两点式,座椅短且向上凸起,全无包裹性和支撑性。同时,这一位置安全配置严重缩水,没有任何安全气囊、气帘能够照顾到,正面碰撞中,还有可能遭受从前排仪表台上飞来杂物的袭击。最关键,这一位置还没有拉手,事故中,会像浮萍一样无助。
在欧美国家,大部分情况下汽车内只坐一人,至多两人,用到后排机会不高,更何况是满载五人。中国刚处于汽车社会初级阶段,要求一车多用,且经常满载。近些年,车企逐步提高后排中央“待遇”,提供三点式安全带,标配头枕,将车辆加宽;重新调整底盘结构,将后排地台抹平。但就算安全性提升之后,后排中央依旧是五个位置中最低的。
后排右侧次危险
数据显示,驾驶员能对超过90%来自正前方威胁做出反应,驾驶员左侧方次之,为80%。最低为右后侧,不足40%。硕大的C柱、狭小的后视镜共同形成一庞大的后右侧盲区,这个盲区能轻松容下一辆汽车。所以,右后侧位置为五个座位中次危险的座位。
除盲区大这一原因之外,还因为,紧急情况下,左打还是右打间,驾驶员会下意识选择前者,因为在中国,他坐在左边。根据力学定律,后排乘客只会往右边甩,此时车窗打开,且没系安全带,后排乘客可能没反应过来便被甩出车外。别相信电影,电影里人从车上甩下,翻几个跟头便没事,那纯属虚构。车祸中车内人不好受,但被甩出车外后果绝对更重。
第三排也危险
上述均以五座为标准,七座车又会如何?第三排座椅安全性实在不能恭维,没有安全气囊、气帘,通常也没有头枕;同时,座垫底下为悬挂,座垫厚度被尽可能的缩小。
七座车通常会最大化利用车内空间,所以,第三排座椅被设计得极靠近后尾门。仔细留意,七座车第三排座椅坐下成年人时,其后脑勺距离后风挡相当近——全尺寸七座车可能稍好些,紧凑型七座车均如此。危害性在哪里?后面车如果刹不住,一头撞上去,那后果不堪设想。
有一个细节或许大家不知道,许多车型在进入中国之后,减配严重,其中最常被减掉为后防撞梁,外面看不出来;前防撞梁不会减,那会影响碰撞测试成绩。
【应对措施】
安全带!安全带!
再次强调:必须系上安全带,不管你坐在哪个位置上。据报道,此次韩亚航空空难,一女孩没有系安全带,当场遇难。现在不得而知这女孩为何没有系上安全带,或是疏忽大意,或是熟睡中不自觉。
飞机上,还有空乘人员不断提醒要系上安全带。在汽车中,便全部要靠自觉,尤其是后排乘客。身上绑着“绳子”,被牢牢固定在位置上,任谁都不舒服。但不要小看这根“绳子”,事故中,数它最有用,能将伤害降到最低。毫不夸张地说,安全带是汽车发明以来最伟大的安全配置。只要你身处移动工具当中,不管汽车飞机,又或是火车轮船,哪怕是坦克,只要有安全带提供,建议你乖乖绑上。
将方向盘握在自己手中
越是有经验的老手越愿意自己开车,再苦再累都无所谓,一部分确实他们愿意开车喜欢开车,另外一部分他们怀有一份私心,为了自身安全,这份私心也是好意,驾驶员安全,便是整车安全。
乘坐不是那么熟悉驾驶员开的车辆时,首选跟驾驶员商量,让你来开车,前提是你的驾驶技术够好。如不能如愿,次选坐副驾,再次选后排左侧,最后坐后排右侧。绝对不坐后排中央,空间小,挤得难受,又不安全。
速度慢更安全
有一误区要纠正,汽车实际安全性与售价不成正比。诚然,售价越高,安全配置更为齐全,但是,不管不顾地开快车,再强大的安全系统都抵消不了速度快带来的能量冲击。真正与安全成正比为速度,速度越高,安全系数越低;速度慢,车辆相对更安全——这也是五菱之光、长安之星等微面事故致死率远比跑车低的原因所在。
总的来说,一辆车两排座椅,五个座位,前排会比后排安全,左侧要比右侧安全。当然,这不是绝对,还跟驾乘习惯、交通环境以及车辆状态有关。 石家庄陪练网提示:
汽车陪练的10大技巧
汽车陪练10大技巧:当你拿到驾照,可曾想过,不少实用驾驶技术,师傅并没有教你,还有些技术师傅压根就教错了?这不是师傅的错,因为他们的一些驾驶方式在10年前或许是对的,汽车技术改进了许多,驾校里还都是老掉牙的“破桑”;师傅也不是故意把一些有用的技术藏在肚子里,“应试教育”为本嘛,师傅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学员通过考试,不考的东西,教了又有什么“好处”?如果你正是这样一名驾校新毕业生,不妨听听以下老教练的指点。
1.贴“实习”标
根据北京市交管局上周作出的规定,9月1日起,凡在实习期内驾驶机动车的司机都应当统一粘贴黄底红字的“实习”标志。有驾驶证的实习司机,10月1日前需要到车管所各分所免费领取该标志
2.调整座椅位置、后视镜位置
座椅调整有两个目的:舒服和安全。如果乘坐不舒服的话,可能会影响驾驶员的情绪,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出于安全的考虑,踏板(油门、制动)踩到底时,腿部应仍有些弯曲,以有利于紧急情况下腿部及时施力。 后视镜的调整是为了消除视野盲点。后视镜不仅能够看到车辆后部和两侧的交通情况,还应适当看到自身的情况。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倒车和停车。
3.待电脑自检完毕后再启动
对很多电喷车来说,车辆在打开点火钥匙时,行车电脑都会进行电脑自检,以消除行车时的安全隐患,其检查项目一般包括ABS、制动系统、润滑系统、ESP系统等多项。汽车电脑自检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大概三四秒钟左右,此时最好不要启动,待各项仪表都正常后,再启动车辆。
4.松开手制动
新手还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冷启动走车时,忘记松开手制动。虽然此时如果油离配合好,车辆一样可以行驶,但是车辆的损耗会增加,油耗上升,而且还会伴随着焦糊的气味。新手在等红灯时,拉起手制动,然而车辆再行驶时就忘了松手制动。
此时,如果车辆起步熄火,最容易急得满头是汗,又找不着毛病。建议新手先养成“走车就松开手制动”的好习惯,免得车辆受损,自己着急。
5.勿高速时空挡滑行
手把手汽车陪练教练杨教练:低速空挡时的制动距离和有挡时的制动距离相差不多,有些老司机做空挡滑行其实不是为了省油,而是防止车辆熄火。新司机对于一些驾驶习惯应该有所甄别地合理学习。
6.超车、并线时打转向灯,多看后视镜
不打转向灯就超车、并线,是很多事故的诱因,也是很多新手犯错挨骂的“老借口”。对于“跟车太紧”的新手来说,这种情况的危险系数更大,容易发生追尾和被追尾。比如没有安装宽曲率后视镜的车辆,如果司机没有扫视到车身两侧,就容易忽略两侧并行的车辆。如果后面来车过快、车身过小的话,前车在并线时就容易剐蹭。 另外,打左转向灯时主要看左后视镜,打右转灯时主要看右后视镜,连续超车时必须时时观察左右后视镜里车身两侧的情况。
7.路口前要及时并线
老司机常说新手:在路口前(150米左右)不并线,非要等到路口才恍然大悟,然后紧急掰轮、影响交通。
新手的情况不仅是手生,而且路生。对道路的不熟悉,最容易导致在路口处左顾右盼,无所适从。提前想好怎么走,路口前勤看几眼路标指示牌,就不容易犯错了。另外,在长直路面上行驶,新手要养成眼界开阔的习惯,不要紧盯着车辆前方的几十米远的地方。
8. 过弯时切忌高速
车辆在转弯时都会出现侧倾,而且侧倾幅度会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加大。新手由于对车辆性能不了解,不知道车速和道路弯度如何匹配,所以建议不要高速过弯。
高速过弯时司机身体容易倾斜,同时导致司机对方向盘的控制力不够。
9.紧急情况下使用双闪警示灯
如果新手在路上发生紧急情况,最好使用双闪警示灯,其意义是警示后车“此车出现意外情况,请注意”。“双闪”在仪表控制盘上是一个带有红色三角形标志的按钮,按下即可。尤其是在高速路上,不旦要打开“双闪”对后车进行警示,还要配合使用三角警示牌。否则就容易发生后车追尾等事故。
汽车陪练的初步培训
(1)介绍车辆性能和车内外配套设施的使用;
(2)进行原地排挡训练和油离配合的训练;
(3)指导客户正确使用点火系统(打马达)的要领;
(4)介绍正常起步的要领,使学员尽快掌握正确的油门、离合器、变速器、制动器的配合操作;
(5)进行升减档、转弯、调头、减速、靠边停车等基本动作的训练,并熟练掌握方向盘转向角度;
(6)让客户养成经常观看左右反光镜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