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VS司机 以各自视角看对方交通陋习
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来自一个案例:2012年6月27日北京通州区一位司机在小区门口,因对车前推自行车的人长时间挡道不走的行为不满而按了一声喇叭导致车辆前面的推自行车的人与司机理论,后来二者升级为大打出手,最终司机将推自行车的人打倒并造成颅脑骨折。
这个案例非常有代表性,行人和司机在某些情况下会各自鄙视对方没有公德的行为,究竟行人和司机会对对方哪些行为很鄙视呢?我们收集了大量信息汇总成下面这些情况,希望看到文章的朋友能主动“对号入座”,改改这些毛病别在路上演出不同版本的“全武行”了。
先从行人的角度来看路上司机的陋习吧。
陋习1:随意按喇叭。
就像案例中出现的情况一样,当你骑车或者走路时被后面的汽车用喇叭催促,这时候你是怎么样的情绪呢?冷不丁的被惊吓到,我想很多人都会特别反感吧。不过很多司机并没有意识到按下喇叭所带来的问题,当然有些司机可能是出于好心提示行人,而有些司机就是故意的,无论是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手不离开喇叭一直按,非常让人讨厌,有时甚至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关于如何使用喇叭其实很有讲究,本应该是在驾校就该学会技能,但驾校为了缩短培训时间也就没有教司机这项技能,这也为日后路上行人和司机因为一声喇叭而造成的不和谐争吵或者事故埋下隐患。
其实文明使用喇叭也不难,记住以下几点就可以:
● 路口拥堵时不要持续按喇叭
● 车辆前方或路口有行人、非机动车禁止使用喇叭。
● 车辆遇到老、弱、病、残时禁止使用喇叭。
● 医院、小区、学校、隧道、车库禁止使用喇叭。
● 遇到动物不使用喇叭提示。
● 早晨和晚上不要用喇叭。
陋习2:驶出路边停车位不打转向灯/开车门不看后面
如今市区停车位很紧张,很多司机都将车停在允许停车的马路边上,停的时候没啥问题,关键在于很多司机在从停车位离开的时候往往都不打转向灯,直接一把轮开到车道上。殊不知正是这样鲁莽的做法会给很多在路上正常行走的行人或者骑自行车的人造成安全隐患。
如果你不提前打转向灯做提示的话,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根本无法判断车辆将要行驶的状态,而且特别是当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走到车辆的盲区位置时,司机也看不到行人的位置,如果此时司机驶出路边停车区很可能撞上让行人或者骑自行车的人,即使没撞上也会让他们措手不及,无法及时避让。
另外行人还对司机停在路面的时候突然开门这个行为特别反感,看个案例就知道,杭州的一个的哥将车停在路边,推开车门的那一刹那,车门撞到了一辆电动车,骑车人倒地,当场死亡。其实这位的哥就忽略了看看后方有没有行人和非机动车是过来,如果他观察了后方情况就不会造成悲剧。
这里嘱咐一句,开车门千万不要一下子推开,应该先开个小门缝,或者从车窗外后视镜看一看,确定旁边、后方没来车来人再下车,以免酿成悲剧,付出惨痛代价。而我自己停在路边要是开车门的话习惯用右手开,这主要是可以强迫我转身看车后的情况,避免事故发生。
陋习3:夜间乱闪远光灯。
在夜晚照明不好的情况下,很多司机都习惯频繁交替使用远近光灯来照亮前方的道路,这样做看似是对司机有利,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很典型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为什么说损人不利己?很简单,当周围照明不好的情况下,远光灯可使被照射的行人或者骑自行车的朋友在视觉上产生瞬间致盲,并对周围的观察能力大大下降。同时远光灯的照射还会让行人对来车的速度判断能力降低,从而让行人产生判断失误,导致躲避不及时出现交通事故。
陋习4:雨天积水路段不减速,溅路人一身水。
我自己就是这个行为的受害者,在一个下雨天刚出门就被一个白色轿车开过溅起来的雨水浇湿了衣服,只能回家换衣服,出门前挺好的心情一下就被溅起来的雨水浇没了。
在雨天这种极端天气情况下,是考验一个司机驾驶素质好坏最好的考场,但很不幸很多司机在这些考试中都不及格。他们不知道,飞快通过时溅起的巨大水花对自己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溅起来的水花会让驾驶员车前部分的视线变差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说为了您和别人的安全,以后就别这么做了。
另外,各位司机朋友在通过积水路面的时候也换位思考一下,要是你在外面被溅一身水是什么感受?我想您要是能想到这个地步那就会早早地踩刹车降低车速了。
陋习5:斑马线前不让行。
人行横道线(斑马线)上行人优先的准则谁都知道,但是面对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你会减速吗?许多恶性事故就发生在这样的路面上,驾驶员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通过这些路口,而一旦行人从中走出,结果就是被驶来的车辆直接撞飞。
杭州胡斌驾驶三菱EVO (详情 图片 报价)的“70码事件”是引起人们对斑马线忧虑的一起重大恶性事故,而在上面的视频中,我们还见到了好几起类似因车辆通过斑马线不减速而导致的重伤及死亡事故。尊重人的价值,敬畏人的生命,敲响的警钟一次次长鸣,为何事故还是屡见不鲜呢?
学校门口的斑马线附近也是事故的高发路段。顽皮的孩子们下课后爱耍淘气,爱四处奔跑,在放学时通过学校门口的驾驶员们就需要特别小心了。除了减速慢行之外,您还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密切注意车辆的四周是否有孩子进入危险区域,必要时采取紧急制动以防止危险发生。
陋习6:边开车边打电话、玩手机或者发短信。
边开车边打电话、玩手机是非常危险的开车行为,在打电话或者玩手机的时候,驾驶员的目光会忽视前方路况,这给驾驶安全埋下极多危险的隐患。
我自己做过亲身实验,开车的时候瞟一眼短信并大致看清内容,最快也需要2秒。当我们以60km/h车速行驶时,2秒钟的时间,车辆已经开出了33.3 米,如果期间发生点意外,比如突然有个东西冲出来,您还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吗?后果不堪设想!这还仅仅是看短信,如果是在发短信、发微博,或者其它什么事情呢?不要说2秒了,5秒、10秒甚至20秒都不一定够,太可怕了!
其实,对于绝大部分开车打电话的驾驶者来说,主动呼出的可能性不高,基本都是以被动接听为主。对此,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可以,上车后将手机调整到静音模式,听不到铃声,你自然也不会去接电话,等到了目的地之后,看手机来电记录后再回电就行。
陋习7:在非机动车道上行车。
很多大城市的路况非常的糟糕,很容易堵车,因此很多司机在路上也不守规矩,各种穿插加塞,甚至是走非机动车道,你也不想想非机动车道是给你设置的吗?出了事儿你要负全责你知道吗?
这些走非机动车道的司机们,要知道正是你们的行为把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都挤到机动车道上走了,让他们受到严重的安全威胁,您的这种行为这简直就是谋杀啊。
陋习8:往车窗外乱扔杂物、吐痰。
其实不仅仅是行人看到这种情况很不爽,我作为一个司机看到这种向外吐痰或者扔垃圾、扔杂物的行为也是非常厌恶的。这种行为除了污染环境以外,还会对行人或者其他车辆造成危险,比如造成爆胎或者玻璃破碎等,甚至一些严重的交通事故发生的始作俑者就是这些扔垃圾的司机。
前几天发生的一件案例:9月6日上午9:10左右,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华福路与华庆路交界的路口,一辆水泥罐车将一名身穿反光工作服的正在清洁路面中央垃圾的女环卫工卷至轮下,造成女工当场死亡。一个生命就这样消失了,虽然不能说扔垃圾者直接害死了这名清洁工,但是我们想想为什么垃圾会出现在马路中央?如果没有人乱扔垃圾会出现这样的离奇的事故吗?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向车外扔垃圾、吐痰很可能根本不会被认为是“恶”的行为,但事实上扔垃圾这种“恶”影响实在是太严重了。它的“恶” 不会是马上显现,有可能是长期存在的,也许你此时扔一个垃圾就会在未来某一时间点导致一个人或者一辆车出现严重的交通事故。
陋习9:右转行车时不礼让红绿灯正常放行走斑马线的行人和非机动车。
在一些十字路口都专门设置了机动车右拐线,往往这些右拐线不受信号灯的控制,因此很多车在通过这种右拐线的时候都会开很快,甚至当遇到遵守红绿灯正常通行走斑马线的行人和非机动车也丝毫没有减速让行的意思,有些时候直接“逼退”行人和非机动车,大有一番我的路我做主的感觉。
要知道斑马线是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安全的守护神,在斑马线上,机动车必须让人,法律作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生命权高于行路权。在生命与行车便利之间,哪一个更重要自然不用说。今天你可以坐在车内驶过斑马线,明天你也可能就是走过斑马线上的那位行人,因此我们呼吁所有不守规矩的车主,还斑马线一份安全,也还自己一份道德。
说完了行人眼中司机的陋习之后,我想看文章的朋友如果是司机的话不妨看看自己有文章中提到的自己没有做到或者做的不到位的情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那么下面我们就再从司机的角度来看看他们对行人在交通方面不满意的陋习,希望也能提醒作为交通参与者的行人朋友也可以改正自己存在的这些情况。
陋习1:争分夺秒、乱闯红灯。
前两天微博里有一个特别火的帖子说中国人过马路的情形:中国式过马路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虽然有些夸张,但帖子里的话却很形象的总结出中国式过马路的情形。
陋习2:有地下通道或天桥不走,偏要横穿行车道和护栏。
对于因这种行为导致交通事故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年,一位行人穿越八达岭高速路,导致被一辆车撞飞。
图省事的心态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弊大于利的,而在交通方面这种图省事儿的心态更不能有,因为这种心态的存在,导致很多人冒险横穿马路,要知道每天都会发生因行人或者非机动车违章穿越公路或者护栏导致的交通事故死亡案例,血淋淋的教训还不足以给我们警示吗?
路面上有斑马线、有人行天桥,可有些行人就是不爱走,非要拿自己的生命和汽车玩硬碰硬,甚至有些行人还抱着那种“车不敢撞我”的心态大行其道,殊不知这么干,害的是自己。
陋习3:玩儿鬼探头
按说除非是科幻片或者神话电影以外,不太可能有突然出现的人……但是有些时候,行人从一辆公交车旁边走出来,对于路过的车辆来说,就相当于出现了一个会瞬间移动的神话人物,这种突然出现的情况,对于任何司机包括车王舒马赫,都是无法解决的,因为已经超出了人类反应能力以及汽车制动技术的极限。
因此对于行人来说过马路要尽量避免突然出现,也要时刻警惕那些突然出现的人和车。更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认为汽车司机就应该主动发现我,只有万分的小心才能避免这类故的发生。
这里要特别提醒司机,对于一些中央隔离带采用植物进行隔离的道路也要更注意,如果植物过高的话人在里面真的看不清楚,特别是在晚上。因此在这种路况下,如果您能靠边开就靠边开,因为真有不要命的人从里面窜出来。
陋习4:不看路况,边走边打电话。
这种情况我想开车的司机几乎都遇到,想想看,当你在一条狭窄的路面上行驶,前面有一个人打着电话聊着特别高兴而且还走的特别慢,严重影响到你行驶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愤怒?还是无可奈何?
走路不看道出了事儿我都觉得是活该,谁叫你分心不注意呢,这种人的心态往往和上面说的违章过马路一样,总觉得司机得让着我,司机会看到我的,其实正是这种掉以轻心的心态引发了很多事故甚至斗殴情况的发生,文章开头的案例就是很好的例子。
陋习5:很多人并排结队走路,甚至嬉戏玩闹。
这种情况就和行人看司机在雨天开车溅水花的行为一样,一点没有公德心,马路也不是给你一个人和几个人专门修的,想玩闹到自己家里闹去别在路上闹,既影响交通也威胁自己的生命安全。
陋习6:为抢座位,站在路边等公交车,或在机动车道上等出租车。
在上下班高峰的时候,很多大的公交车站都排满了等待上车的人,有些“热门”线路等待乘车的人甚至能排1公里。很多等车的朋友非常遵守规矩,排队上车,但总有那么一些朋友非得做点和常人不一样的事儿:偏站在马路中间等待公交车,好能在第一时间插队上车抢座位。
如果说站在路上等公交车还是可以忍的话,那么对于一些等出租车的人来,他们能站在马路最中间拦出租车,之前也有记者采访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说是为了不让别人把自己拦下来的出租车抢走,因此才站在机动车道上拦车。朋友们啊,是命重要还是等出租车重要啊,您站在路上,万一碰到一个司机走神撞到你可怎么办?
陋习7:占领机动车道
这个和行人看司机走非机动车道开车一样,非常危险,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不过这个问题也得分两头说,有些情况是机动车吧把机动车道占了,所以非机动车才会跑到机动车道来;另一种就是故意的,不管什么车道,只要我能走就成了。所以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从管理上很难,因此只能通过疏导和相关规定来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要想真正杜绝只能靠人的意志了。
总结:
如果所有人都能遵守交通规则,不是说所有的司机,是指所有出现在马路上的人,机动车,非机动车,还有行人,都能遵守交通规则,那理论上是很难出现交通事故的。
上面的内容我们分别以司机和行人的眼光来说对方存在的各种违法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其实想起来都挺可笑的,因为在真实生活中司机和行人的角色都是我们一人承担,也许就是上下班时司机,中午是行人。无论是行人还是司机,遇到了上面我们提到的这些不文明的行为,相信你一定也会非常鄙视作出这些行为的人或者司机,但当我们作出这种不文明行为的时候则是在责怪别人为什么不让行,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所以,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和大家说这些文明交通的事情就是想通过反复的宣传让您能意识到,记住到脑子里,在路面开车或者行走的时候遵守交通规则。您要知道遵守交通规则并不仅仅是为了让交通更加通畅,也是为了保护大家的生命安全,所以就算是自私的人,也请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石家庄陪练网提示:汽车陪练的10大技巧
汽车陪练10大技巧:当你拿到驾照,可曾想过,不少实用驾驶技术,师傅并没有教你,还有些技术师傅压根就教错了?这不是师傅的错,因为他们的一些驾驶方式在10年前或许是对的,汽车技术改进了许多,驾校里还都是老掉牙的“破桑”;师傅也不是故意把一些有用的技术藏在肚子里,“应试教育”为本嘛,师傅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学员通过考试,不考的东西,教了又有什么“好处”?如果你正是这样一名驾校新毕业生,不妨听听以下老教练的指点。
1.贴“实习”标
根据北京市交管局上周作出的规定,9月1日起,凡在实习期内驾驶机动车的司机都应当统一粘贴黄底红字的“实习”标志。有驾驶证的实习司机,10月1日前需要到车管所各分所免费领取该标志
2.调整座椅位置、后视镜位置
座椅调整有两个目的:舒服和安全。如果乘坐不舒服的话,可能会影响驾驶员的情绪,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出于安全的考虑,踏板(油门、制动)踩到底时,腿部应仍有些弯曲,以有利于紧急情况下腿部及时施力。 后视镜的调整是为了消除视野盲点。后视镜不仅能够看到车辆后部和两侧的交通情况,还应适当看到自身的情况。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倒车和停车。
3.待电脑自检完毕后再启动
对很多电喷车来说,车辆在打开点火钥匙时,行车电脑都会进行电脑自检,以消除行车时的安全隐患,其检查项目一般包括ABS、制动系统、润滑系统、ESP系统等多项。汽车电脑自检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大概三四秒钟左右,此时最好不要启动,待各项仪表都正常后,再启动车辆。
4.松开手制动
新手还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冷启动走车时,忘记松开手制动。虽然此时如果油离配合好,车辆一样可以行驶,但是车辆的损耗会增加,油耗上升,而且还会伴随着焦糊的气味。新手在等红灯时,拉起手制动,然而车辆再行驶时就忘了松手制动。
此时,如果车辆起步熄火,最容易急得满头是汗,又找不着毛病。建议新手先养成“走车就松开手制动”的好习惯,免得车辆受损,自己着急。
5.勿高速时空挡滑行
手把手汽车陪练教练杨教练:低速空挡时的制动距离和有挡时的制动距离相差不多,有些老司机做空挡滑行其实不是为了省油,而是防止车辆熄火。新司机对于一些驾驶习惯应该有所甄别地合理学习。
6.超车、并线时打转向灯,多看后视镜
不打转向灯就超车、并线,是很多事故的诱因,也是很多新手犯错挨骂的“老借口”。对于“跟车太紧”的新手来说,这种情况的危险系数更大,容易发生追尾和被追尾。比如没有安装宽曲率后视镜的车辆,如果司机没有扫视到车身两侧,就容易忽略两侧并行的车辆。如果后面来车过快、车身过小的话,前车在并线时就容易剐蹭。 另外,打左转向灯时主要看左后视镜,打右转灯时主要看右后视镜,连续超车时必须时时观察左右后视镜里车身两侧的情况。
7.路口前要及时并线
老司机常说新手:在路口前(150米左右)不并线,非要等到路口才恍然大悟,然后紧急掰轮、影响交通。
新手的情况不仅是手生,而且路生。对道路的不熟悉,最容易导致在路口处左顾右盼,无所适从。提前想好怎么走,路口前勤看几眼路标指示牌,就不容易犯错了。另外,在长直路面上行驶,新手要养成眼界开阔的习惯,不要紧盯着车辆前方的几十米远的地方。
8. 过弯时切忌高速
车辆在转弯时都会出现侧倾,而且侧倾幅度会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加大。新手由于对车辆性能不了解,不知道车速和道路弯度如何匹配,所以建议不要高速过弯。
高速过弯时司机身体容易倾斜,同时导致司机对方向盘的控制力不够。
9.紧急情况下使用双闪警示灯
如果新手在路上发生紧急情况,最好使用双闪警示灯,其意义是警示后车“此车出现意外情况,请注意”。“双闪”在仪表控制盘上是一个带有红色三角形标志的按钮,按下即可。尤其是在高速路上,不旦要打开“双闪”对后车进行警示,还要配合使用三角警示牌。否则就容易发生后车追尾等事故。
文章来源:石家庄学车网 http://www.0311xc.net
石家庄陪练网提示:汽车陪练的初步培训
(1)介绍车辆性能和车内外配套设施的使用;
(2)进行原地排挡训练和油离配合的训练;
(3)指导客户正确使用点火系统(打马达)的要领;
(4)介绍正常起步的要领,使学员尽快掌握正确的油门、离合器、变速器、制动器的配合操作;
(5)进行升减档、转弯、调头、减速、靠边停车等基本动作的训练,并熟练掌握方向盘转向角度;
(6)让客户养成经常观看左右反光镜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