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挡驾车学问大:善用限位挡 减少换挡次数

日益拥堵不堪的城市道路让更多人爱上自动挡,但是自动挡真的就像有些人形容的“一个油门,一个刹车”那般简单吗?     驶自动挡车型的朋友可能常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平时能用上的,也就是P、R、N、D这几个挡位,那其它挡位是干什么用的?日渐流行的“+、-”挡变速箱又是否真有手动挡的驾驶乐趣呢?会有这些问题的朋友,说明你对自动变速箱了解还不够深刻,或者说你还没有完全掌握自动挡车型的驾驶方法。别急,看过下面的介绍,相信你会对自动变速箱的认识有一个质的飞跃。     自动变速箱解密     还是先来了解一下自动变速箱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吧。     自动变速箱大体上可看作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和电磁分离器三部分组成。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带动液力变矩器内的主动涡轮转动,通过油液介质的传递,将动力转置于从动涡轮;从动涡轮又带动星星齿轮旋转,通过控制电脑的计算以及电磁分离设备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星星齿轮组将合适的动力传递至驱动车轮。     善用限位挡,减少换挡次数     接下来我们详细解释很多人不甚清楚的OD、3、2、L以及手自一体等模式的用途。     一些自动变速箱的拨杆或者面板上会有“OD”键,它是“OverDrive”(变速箱的超比挡)之意。按下OD键,作用是阻止变速箱上到最高挡位。为了达到省油和行驶平顺的目的,自动变速箱通常倾向于尽可能使用最高挡行驶,但在城市道路上时常会遇到车流量较大、车速较慢的情况,需要频繁地加速和刹车。每次加速的时候变速箱会降到低挡配合,收油的时候为了平稳,变速箱又会自动升挡,这样频繁转换挡位不仅不利于平顺行车,时间长了还会影响变速箱的寿命。在频繁上下坡的山路上,启用OD功能也能显著减少挡位跳动。如果你的车子有OD键,下次遇到合适路口不妨试试它的功效!     当然,有好些自动变速箱是没有OD键的,但几乎所有自动变速箱都有挡位限制挡,例如4速自动变速箱会有3、2、L挡位限制,5速自动变速箱则会有4、3、2、L挡位限制。将挡位挂在最高的限制挡,可以达到与OD键相同的作用;而较低的限制挡如2、L,则是用在连续的下山路或者较陡的下坡路面,利用低挡时发动机的牵制作用来保持低速,避免频繁制动导致刹车过热。     发挥手自动变速的威力     很多性能挂帅的车型以手自一体变速箱为卖点,对一般消费者来说“手自动一体”听起来好像很高科技,但手自一体的真正乐趣到底有多少?我们见过一些人,买了手自一体变速的车子回来,摆弄了两下手动换挡功能就再也不用了,这都是因为他们还不完全了解手自一体的用途所在。     其实,手自一体变速箱并不像某些车厂宣传的那样是用来“提供手动挡驾驶乐趣”的。手自一体变速箱骨子里就是一台自动变速箱,它还是具备自动换挡的功能,正常行车中完全不需要用人手去加减挡,因为那样就失去了自动变速的便利性。但在多弯的赛道或山路上,加减挡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因为在这正是一般自动变速箱最为“糊涂”的时候,而用手动模式去主动地选择想要的挡位,就能在山路上利用发动机制动,或者在赛道上实现弯前拖挡减速、弯心加速的流畅过弯过程。     我们评价一台手自一体变速箱的好坏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施加加减挡指令时变速箱反应的快慢??通常应该在半秒钟之内就完成换挡动作;二是各种状况下给予指令时变速箱的服从性如何。有些手自一体变速箱在由高挡位强行挂入低挡位时有过强的自我保护措施,不能快速执行(或干脆不执行)降挡的指令,我们就会说这样的变速箱服从性不够好。     D挡走天涯可以吗?     说过自动变速箱的一些“附加功能”后,我们再回到最基本的??D挡行车上来。你也许会说,D挡不就是一个油门一个刹车那般简单么?但实际上D挡却蕴藏了许多自动变速的巧妙原理。     驾驶自动挡车有一个需要养成的习惯,就是要学会用油门控制变速箱的挡位。不同的油门力度,在同等车速下变速箱自己选择的挡位是不同的。例如在60km/h时,自动变速箱可选的挡位有2挡、3挡或4挡,依据便是驾车者踩下油门的轻重程度。正常驾驶时,变速箱一般很快就上到最高挡位,这样的设定一方面是为省油,另外可使行车更平顺。只有在油门力度较重时,变速箱才会延迟升挡,以榨取更多的动力。自动变速箱的工作原则就是:平时注重省油,需要时才会提高换挡转速。在试车文章中,我们会经常提到“Kickdown”一词,什么是Kickdown?简单说来,就是一个一脚将油门踩至最大的动作。对于变速箱来说这是一个榨取最大动力的强烈指令,此时只要转速不高,任何自动变速箱都会自动降一挡甚至两挡来榨取发动机更强大的扭力。     驾驶自动挡车     经常遇到的一些疑问     自动挡的车上坡起步一定不会溜车?     这个认识是错误的。自动挡车型在怠速下就能缓缓前进,这是传动系统所设置的“余量”,但当车辆停在一个较陡的斜坡、其重力大于怠速时的动力“余量”时,车子还是会溜坡。因此,驾驶自动挡车在陡坡起步时,有时出于保险(如后面停有其它车),还是应该配合手刹来起步。

石家庄陪练网提示:

汽车陪练的10大技巧
汽车陪练10大技巧:当你拿到驾照,可曾想过,不少实用驾驶技术,师傅并没有教你,还有些技术师傅压根就教错了?这不是师傅的错,因为他们的一些驾驶方式在10年前或许是对的,汽车技术改进了许多,驾校里还都是老掉牙的“破桑”;师傅也不是故意把一些有用的技术藏在肚子里,“应试教育”为本嘛,师傅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学员通过考试,不考的东西,教了又有什么“好处”?如果你正是这样一名驾校新毕业生,不妨听听以下老教练的指点。
1.贴“实习”标
根据北京市交管局上周作出的规定,9月1日起,凡在实习期内驾驶机动车的司机都应当统一粘贴黄底红字的“实习”标志。有驾驶证的实习司机,10月1日前需要到车管所各分所免费领取该标志
2.调整座椅位置、后视镜位置
座椅调整有两个目的:舒服和安全。如果乘坐不舒服的话,可能会影响驾驶员的情绪,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出于安全的考虑,踏板(油门、制动)踩到底时,腿部应仍有些弯曲,以有利于紧急情况下腿部及时施力。 后视镜的调整是为了消除视野盲点。后视镜不仅能够看到车辆后部和两侧的交通情况,还应适当看到自身的情况。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倒车和停车。
3.待电脑自检完毕后再启动
对很多电喷车来说,车辆在打开点火钥匙时,行车电脑都会进行电脑自检,以消除行车时的安全隐患,其检查项目一般包括ABS、制动系统、润滑系统、ESP系统等多项。汽车电脑自检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大概三四秒钟左右,此时最好不要启动,待各项仪表都正常后,再启动车辆。
4.松开手制动
新手还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冷启动走车时,忘记松开手制动。虽然此时如果油离配合好,车辆一样可以行驶,但是车辆的损耗会增加,油耗上升,而且还会伴随着焦糊的气味。新手在等红灯时,拉起手制动,然而车辆再行驶时就忘了松手制动。
此时,如果车辆起步熄火,最容易急得满头是汗,又找不着毛病。建议新手先养成“走车就松开手制动”的好习惯,免得车辆受损,自己着急。
5.勿高速时空挡滑行
手把手汽车陪练教练杨教练:低速空挡时的制动距离和有挡时的制动距离相差不多,有些老司机做空挡滑行其实不是为了省油,而是防止车辆熄火。新司机对于一些驾驶习惯应该有所甄别地合理学习。
6.超车、并线时打转向灯,多看后视镜
不打转向灯就超车、并线,是很多事故的诱因,也是很多新手犯错挨骂的“老借口”。对于“跟车太紧”的新手来说,这种情况的危险系数更大,容易发生追尾和被追尾。比如没有安装宽曲率后视镜的车辆,如果司机没有扫视到车身两侧,就容易忽略两侧并行的车辆。如果后面来车过快、车身过小的话,前车在并线时就容易剐蹭。  另外,打左转向灯时主要看左后视镜,打右转灯时主要看右后视镜,连续超车时必须时时观察左右后视镜里车身两侧的情况。
7.路口前要及时并线
老司机常说新手:在路口前(150米左右)不并线,非要等到路口才恍然大悟,然后紧急掰轮、影响交通。
新手的情况不仅是手生,而且路生。对道路的不熟悉,最容易导致在路口处左顾右盼,无所适从。提前想好怎么走,路口前勤看几眼路标指示牌,就不容易犯错了。另外,在长直路面上行驶,新手要养成眼界开阔的习惯,不要紧盯着车辆前方的几十米远的地方。
8. 过弯时切忌高速
车辆在转弯时都会出现侧倾,而且侧倾幅度会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加大。新手由于对车辆性能不了解,不知道车速和道路弯度如何匹配,所以建议不要高速过弯。
高速过弯时司机身体容易倾斜,同时导致司机对方向盘的控制力不够。
9.紧急情况下使用双闪警示灯
如果新手在路上发生紧急情况,最好使用双闪警示灯,其意义是警示后车“此车出现意外情况,请注意”。“双闪”在仪表控制盘上是一个带有红色三角形标志的按钮,按下即可。尤其是在高速路上,不旦要打开“双闪”对后车进行警示,还要配合使用三角警示牌。否则就容易发生后车追尾等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