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也要让学员注重安全与礼貌
某报记者近日撰文,回忆他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工作时学习开车的经历。据其讲,在芬兰驾驶员培训学校(简称驾校)跟教练学开车,有两点印象深刻:一是安全,二是礼貌。
芬兰驾校的教练强调最多的是行车安全,以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练车过程中,教练会从细节上严格要求学员,如跨道和超车必须闪指示灯,即使没有其他车辆也不要骑线行驶等。学完驾驶技术,驾校还专门安排学员看车祸录像,以直观的画面刺激促使学员严守交规,谨慎驾驶。
而在教育引导学员礼貌行车方面,教练时刻要求学员处处关照别人,尽量不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便。例如,刹车前要先看后视镜,要顾及后面车辆是否来得及减速。在行驶权利相等的路口,最好礼让别人先行。对于别的司机的礼貌避让,教练也会要求学员表示感谢。
考试过程中,只要学员能够做到安全和礼让,即便出现熄火现象,考官照样会让学员通过考试。
由芬兰驾校的学车状况,不由联想到我们的学车情况。笔者也曾在驾校学过车,据观察,有些驾校追求的目标,似乎不是安全与礼貌,他们目光紧盯的更在于考试通过率。学车过程中,尽管教练也会手把手地教学员,但他们嘴里念叨更多的是,照之而行方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有些情况下,教练自己也不注意遵守交通规则,甚至津津乐道于自己这些所谓的“驾驶技巧”,将之作为“独门秘笈”传授给学员。还有些教练热衷于给学员灌输“人脉”思想,积极为学员“找关系”牵线搭桥,使其在考试时能够剑走偏锋,顺利通过。
随着人们对于学习掌握驾驶技术的需求日益热切,各地的汽车驾校也呈现出了蓬勃发展态势,竞争较为激烈。此种情况下,驾校只着眼于考试通过率,自然能够满足许多人快速拿到驾照的愿望,能够吸引更多的学员来报名学车,也从而能够给驾校自身包括教练自己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但是,这种只追求眼前利益的行为,也容易产生诸多不良后果,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一些人拿到驾照后,驾驶技术不规范,驾驶行为不文明,酿成交通事故、造成交通拥堵,给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带来危害,给社会交通秩序的和谐带来不便。
近几年来,汽车以加速度进入家庭,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越来越多。越是在此种形势下,越需要驾驶人员凭着过硬的驾驶技能安全驾驶、礼貌行车。各地驾驶学校作为培养驾驶人员的摇篮,必须严于律己,端正经营理念,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像芬兰驾校那样悉心培养出优秀的汽车驾驶员。驾校管理部门也要加强教育与监督,及时防范和矫治驾校教学当中的“跑偏”现象。据了解,节假日期间,有了空闲时间,学驾驶的人更多,驾校应该更加注意这些问题。
汽车陪练的陪驾进度
新手上路汽车陪驾完全在于多开车来提高自己的驾驶技巧,不像在驾校学车有通过考试的心理压力。时间可由自己安排,君安达为您提供免费上门接送服务。君安达汽车陪驾教练会根据顾客不同的驾驶基础和水平,精心设计陪驾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一般基本驾驶训练。内容:仪表识别、正常驾驶的起步与停车、直线、坡道驾驶、一般道路及转弯中变速换挡,简单的路况判断及处理,掌握五大基本功(油门、离合、变速器、方向、刹车)的配合与协调运用。
第二阶段:较复杂道路驾驶训练。内容:将基础驾驶的要领运用到复杂道路上,进行转弯、变道、调头、倒车等驾驶技能的训练,较为复杂的路况判断及处理,能基本判断道路情况,培养一般情况下的处理能力和通过路口的应变能力。
第三阶段:复杂道路驾驶训练。内容:在复杂的人车混合路段、高速路、立架立交桥等道路上驾驶,能熟练控制车速,保持前后车距,能控制横向车距和提高在各种复杂路段的驾驶水平。
第四阶段:停车场倒车及运用。习惯后视镜用法,提高驾驶员的空间立体车位感。在停车场运用后视镜进行有障碍倒车、停车入库、划线调头及侧方停车。
第五阶段:夜间驾驶训练内容:掌握夜间驾驶的特点,正确使用车辆灯光,在夜间能保持汽车横向及前后车距,提高通过路口、弯道坡道的观察能力以及夜间倒车入库。
第六阶段:综合道路驾驶训练:内容:在复杂天气、道路、人车混杂、高架立交桥等道路上驾驶,能熟练控制车速,保持前后车距,提高驾驶员控制横向车距的能力以及在各种路段对道路上动态判断与处理,综合考察新手的驾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