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主须知 谨防防冻液、玻璃水引发故障 (2013-10-12)

    发动机的运转离不开机油,而机油重要功效的发挥依赖于一个重要特性黏度,油品具有黏度特性方能给引擎各部分运作零件提供一层保护性薄膜。专家提醒说,选用润滑油时要注意润滑油的规格和黏度,通常情况下,车辆常处在低温条件下,应该选低黏度油,常处高温条件下,应该选高黏度油。当前寒冬将要到来,如果温度已经降至零摄氏度以下,那么就要将发动机、变速器的夏季润滑油改为冬季润滑油。   按黏度分类的润滑油有单级油和多级油之分,只能满足低温或高温一种黏度级别的润滑油就是单级油。换季时,由于温度的急剧变化,因此单级油必须更换。由于多级油既能满足低温时的黏度级要求,又能满足高温时黏度级要求,所以如果车辆使用的是多级油,那么就只需要按照规定换油里程数更换就可以了。此外,多级油对低温黏度有严格的要求,同样保证了在严寒的冬季发动机能够顺利启动。   谨防防冻液、玻璃水引发故障   防冻液此时也需要进行检查,很多司机在夏季直接用水代替防冻液,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尤其严禁用水代替润滑液以防止冻害。如果夏天车主用自来水替代过防冻液,那么应该对汽车水箱做一个完整的清洗,然后加入防冻液。冬季来临之后,一定要及时确定防冻液高度是否够,一般防冻液的使用寿命为2年,在更换后的一段时间内注意冷却系统有无渗漏。   玻璃水貌似微不足道,但却是汽车上最常用的消耗品。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玻璃水也是有温度区别的。很多车主的汽车就在冬季发生过玻璃水被冻住,导致玻璃水喷射系统全面更换的后果。在冬季来临时将车内的玻璃水消耗干净。然后,到专业保养店去购买冰点低于当地最低温度的玻璃水,加入车内

  • 车主需注意 常见错误汽车维修方法 (2013-10-12)

    人们在汽车使用与维修中存在着一些误念,这些误念是在汽车制造水平低、修理手段落后、检测手段缺乏的年代里长期形成的。这些误念有时看似正确,其实不然,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会使车辆受到损失、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而更大的可能是由此埋下了事故的隐患,或造成车辆性能下降、磨损加快、寿命缩短等。   1、盲目拆掉发动机节温器   如果因发动机温度高而盲目拆除节温器,冷却液只能进行大循环,不能调节冷却强度,难以保证发动机在较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反而使发动机经常处于低温状态下工作,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磨损加快,油耗增加。如果发动机节温器发生故障检修或更换之后,发动机温度还高,就应检修冷却系统的其他部位,不能拆除节温器。   2、发动机温度怕高不怕低   有些人认为行车时发动机温度怕高不怕低。其实,发动机温度低时危害性也很大。应根据汽车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正常温度行车,才能保证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3、水泵风扇皮带越紧越好   皮带越紧并非越好。皮带过紧不仅会使其拉长或断裂,缩短皮带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会因拉力过大,导致发电机轴、水泵轴变形弯曲和轴承的早期损坏。汽车发动机风扇皮带的松紧度应符合技术要求,一般正常皮带装配时挠曲度为10-15mm为宜。   4、发动机用怠速升温   用怠速升温时,由于转速较低,机油泵不能较快地将润滑油压入各润滑表面,油压也低,使发动机各运动机件在干摩擦或半干摩擦状态下工作;燃油因低温雾化不良,使未燃烧的燃油(混合气)窜入曲轴箱,冲刷掉缸壁上的油膜,也会加速机件的磨损。所以,发动机启动数秒后,应用快怠速升温(在现代轿车上专设有快怠速装置,机温升高后,会自动调节到怠速状态),改善发动机的润滑条件。   5、用喷灯烘烤油底   冬季用喷灯烘烤油底,不但会使机油中的添加剂发生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性能,而且还会使机油胶结、油底变形,容易引起火灾。最好的做法是根据当地冬季的最低气温选用相适应的机油。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把车辆停放在有保温设施的车库内。   较先进的清除方法是超声波清除法和喷核清除法,但用得最多、最简单的方法是物理清除法和化学清除法。这两种方法也可兼用

  • 多年沉淀经验老司机教你几招养车心得 (2013-10-12)

    开车10几年,养车10年,在不断换车中,从省油到保养车的经历中,总结了很多个人见解,平时比较懒,随便说说好了,希望大家都能谈谈个人感受~ 一:中级经济型车应在5年内更换,可以省去不少花费,一般的车辆在2--3年以后小毛病就会多起来,维修费用日益积累,是一个不菲的数额;买二手车也是一样,最好不要买5年以后的二手车,道理如上所述。 二:纠正二手车的概念,昨天,小九问了我一句话:李村集的车是不是都是出过事故的?其实不然,选择二手车,第一:板正,就是车身没有受过撞击,这个可以从敲击车身的声音中听出来;第二:看架子,架子伤了,再好的扳金技术,也会看出蛛丝马迹的;第三:可以忽略部分机械性能,比如发动机,一般的车型3千可以搞定的;第四:别忘了轮胎,这是个死数,轮胎的老伤是抹不掉了也是掩盖不住的,轮胎的使用限度有一个标志,除去这个,还要看边缘; 第五:观察方向盘、刹车、油门、离合踏板的磨损程度,车门锁的磨损程度。 二:停车时不要长时间听收音机,不要使用车载拟变器,容易导致电瓶亏电;一般来讲电瓶是靠发动机的带动来充电,停车状态下是无法充电的;电瓶如果使用得当,4年换一次电瓶没问题。 三:适当的高转速不费油,绝大多数人认为猛加速或者猛制动一定费油,事实不见得如此,根据路况选择尽快加速,以尽快进入匀速行驶状态;在良好的路况下,缓慢加速,致使发动机长时间处于低转速下,不仅更费油,而且增加对发动机的损耗;同样,一点点地踩刹车,更容易磨损刹车片。 四:不用过于爱惜你的车,车只要还能继续顺利地行驶,就不会存在太大的隐患,只要不影响驾驶的问题,不用轻易地修理或更换配件,正常的更换机油当作日程一事,没必要因为一个小问题去维修站修理了,除非是车已老化到了该修理保养的时候。 五:切记方向不要打到底,会伤害助力泵,如果必须打倒底,一定要再回来一点,方向经常打死特别是长时间的大角度打死方向导致管内压力太高容易在连接处渗油。 六:现在的车大都有后窗电加热,当后窗放置有靠垫等制品时,注意电加热的时间不要过长。

  • 石家庄陪驾陪啥:陪练习 传经验 稳情绪 (2013-10-12)

    石家庄汽车陪驾是专门为那些已经拿到驾照,但驾驶技术欠佳的新手设置的。一般汽车陪练主要包括油离配合、坡起、停车入位、加减挡和掉头等项目。一位陪驾师傅介绍,学习7至8天、每天两小时,新手便可从容上路。年轻人学得更快,一般10个小时就能独自上路了。而石家庄陪驾收费也不尽相同,自己带车每小时15元,使用教练的车辆每小时40元左右。了解了石家庄陪驾的工作内容后,记者随纳师傅乘坐学员张先生的中华轿车出发了。上车后张先生腰背僵直,双手紧握方向盘。此时,纳师傅示意他先放松,然后发动汽车,再将车沿正源街向上海路开去。“初学时,一定要选车流小,地点偏的路段,这样循序渐进才能让新手减少内心的畏惧感。”随后,纳师傅在旁指点,看到方向不稳,立即伸手稳住,在不同路段提醒张先生如何行驶和保持车速、车距。两小时下来,张先生说:“师傅在身边指导,不容易紧张,也更容易学会。”对于陪驾这个行当,石家庄市交警支队宣传科工作人员表示赞同,他告诉记者,交警部门把拿到驾照3年之内的新手称为 “马路杀手”,而宁夏的交通事故中,有60%——70%是由于这些司机自身技术欠佳、经验不足、措施不当造成的。因此,如果由有经验的陪驾在一旁指导,肯定能降低事故发生率。据了解,到2006年末,石家庄市汽车达10.91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4.61万辆。近11万辆汽车中,有一成司机选择陪驾,以平均花费100元计算,能收入100多万元”,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有陪驾师傅表示,准备长期从事此项工作,并招聘女性陪驾师傅专为女性顾客提供服务;另外,再推出酒后代驾等服务,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 有驾照不敢开车,找石家庄陪驾“回炉”练车 (2013-10-12)

    历经艰辛考到了驾照,可一看到滚滚车流就手忙脚乱;拿到驾照却几年没摸过方向盘……记者发现,随着考取驾照的市民越来越多,陪驾公司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主要原因就是很多人“只会考不会开”。有业内人士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很多驾校都是应试教育,导致一些人拿到了驾照还需要找陪驾“回炉”练车。 石家庄陪驾生意好,价格一路涨 “以前一小时四五十块钱就可以请自动挡陪驾了,现在,手动挡车的培训价格涨到了每小时60元,自动挡为每小时70元。车型好的话,价格还要往上调。”一位陪驾教练介绍。 家住共青团路的马女士今年9月考到了驾照,上个月,她买了私家车,可就在把车从4S店开回家的路上,马女士的心一直高高悬着,“我搞不清旁边的车离我有多远,一有车向我靠,我就吓得踩刹车;还不停有车变道,吓得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回到家后,马女士决定请个陪驾教练。 在聘请陪驾教练的顾客中,像马女士这样已拿到驾照,要“回炉”学习的市民不在少数。此外,也有早已拿到驾照,却几年没有摸过方向盘的“老驾驶”。 陪驾教练朱先生告诉记者,他原先在南京某大型驾校做教练,2004年辞职做起了陪驾。刚开始时,只有双休日生意好点,现在他每天都忙得不歇,每天晚上、每个周末都要加班,“五一”、“十一”等假期,他一天能有四五个顾客排队,每天在车上的时间都超过10小时。 陪驾市场无监管,私家车上阵当“教练车” 昨天,记者约了自称“有10年驾驶经验”的葛教练陪驾。葛教练开着私家车牌照的桑塔纳,除了副驾驶座处加装副刹外,没有教练车或陪驾车标志。葛教练没有教练证,这辆车是他3年前买的二手车,找修理厂改装了个副刹。 上车后,葛教练问了句:“你会启动吧?”得到记者肯定答复后,他便坐在副驾驶座上打电话。一个小时的练车,葛教练除了提醒几句“慢点”、“小心点”外,没有教授其他技巧。 市交通局驾培处一位工作人员说,目前驾培处对陪驾教练和陪驾公司没有任何管理规定。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充斥陪驾市场的大多是些“个体户”,一些陪驾教练购买价格低廉的二手车,有的车甚至连必备的副刹都没有。而且,陪驾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事故责任难以界定,这种“扯皮”官司往往对开车人不利。他建议,陪驾前最好先签订好协议。 驾校“应试教育”被指导致新手不敢开车 为何通过正规考试拿到了驾照,却还不敢上路开车,还要找陪驾?一位陪驾教练直言不讳地表示:“因为驾照考试过于‘应试’。” “石家庄驾校学的知识实在不实用。”刚取得驾照的王先生说,“在驾校学倒桩时,教练告诉我们当车身上划的那根线和竹竿成一条线时,就开始打方向……可是实际倒车时,没有那条线和竹竿,我就不知道怎么倒车了。” 一名陪驾教练诉记者,在他接触的学员中,近一半是刚拿照不久的新手,有的人连后视镜都不会看,还有的人倒车时根本不知道方向盘往哪里打,这样的人虽有驾照,怎么能上路呢? 市交通局驾培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驾校课程设计完全是按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设计的,但他也承认,不少课程设计确实有些不够实用,一些教练为了保证学员考试的通过率,琢磨出一些简单机械但实际上路时用处不大的方法,导致培训和实际开车脱节。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建议,不仅驾校要改进教学方法,考试科目也应进行改革,增加一些更为实用的环节,引导驾校教给学员“真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