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保养的4大误区需关注 (2014-02-14)

      汽车不再只是一部交通工具,它更像我们的朋友,甚至融入到我们的家庭中,成为了家庭重要一员。我们对自己的爱车关怀备至,甚至达到“爱”的程度,当然不能忽视自己的座驾的细节方面。即时你真的“爱”它,也不能爱的太过分。譬如,你为了更好的保护引擎,将机油加的过满,这些都是不对的!下面网编辑为您介绍下如何更好的去“爱”车,而不是去“害”车。  误区1:附件皮带宁紧勿松有些车主认为提高附件皮带的涨紧度,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制冷效果,以及发电机的发电量,因此便一个劲地提高皮带的紧度,殊不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附件皮带应当保持适当的涨紧度,因为皮带过紧会使轴承负荷过大,会缩短部件的使用寿命,还会导致皮带出现断裂,最终会影响到车辆的正常使用。伴随着岁月的流淌、时代的进步,汽车已悄然走入寻常百姓家。汽车不再只是一部交通工具,它更像我们的朋友,甚至融入到我们的家庭中,成为了家庭重要一员。我们对自己的爱车关怀备至,甚至达到“爱”的程度,当然不能忽视自己的座驾的细节方面。即时你真的“爱”它,也不能爱的太过分。譬如,你为了更好的保护引擎,将机油加的过满,这些都是不对的!下面我为您介绍下如何更好的去“爱”车,而不是去“害”车。  误区2:胎压宁高不能低  有些车主喜欢把轮胎气压充得很高,认为这样既能超载又可节油,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轮胎气压过高会使轮胎接地面减小,胎面磨损加重,降低了刹车时的制动效果,这会影响到行车安全。轮胎气压过低也不好,气压过低除了会影响行车安全和制动效果以外,还会加速胎肩的磨损,以及增加车辆的燃油消耗。车主在利用气泵自行充气的时候,应当按照厂家规定的气压进行充气,轮胎气压标签通常位于车身或是油箱盖上面。  误区3:车轮螺丝宁紧勿松  汽车各部位的螺栓,根据直径、螺距及用途的不同,其紧固力矩均有相应规定,达不到规定的力矩螺栓会松动,超过紧固的力矩螺栓会被拉长。在对各部件紧固之前,需要先掌握各螺栓的紧固力矩,例如车轮螺栓,通常情况家用轿车轮胎螺栓的紧固力矩在100-130N·m之间。  误区4:机油宁多不可少  曲轴箱内的机油不可多加,也不能少加,机油过多会增加曲柄连杆机构的转动阻力,还会使飞溅到气缸壁上的机油增多。机油过多会导致燃烧室积碳增加,发动机功率降低,从而会影响到排放。车主在检查或添加机油的时候,应按照机油标尺上面的刻度添加,机油液位最高不能超过标尺刻度上限,最低不能低于标尺刻度下线,机油液位通常添加到两刻度中间偏上的位置比较合适。

  • 如何防止车辆爆胎 (2014-02-14)

      据不完全统计,高速公路42%的意外交通事故是由高速爆胎而造成的,而时速在160公里以上发生高速爆胎死亡率接近100%。高速爆胎已成为高速公路交通意外事故的“头号杀手”,其中,爆胎后驾驶员无法及时作出反映是爆胎演变成交通事故惨剧的根本原因。  或许大家都知道,胎压是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的,冬天胎压就要充足一些。如果胎压不足,很可能导致爆胎。一般情况下,亏气轮胎的爆胎几率要高一些,如果轮胎亏气时还继续行驶,会使轮胎侧壁发生变形,开车时间长了,轮胎内部就会堆积大量热量,而热量最终会导致轮胎内部气压发生变化,从而引发爆胎。  据悉,轮胎亏气引发的爆胎事故几乎占到爆胎事故的一半,所以,建议车主在平时一定要养成定期检查轮胎气压的好习惯。车主可以购买一个胎压监测器,每隔一两周监测一下,也可以经常目视胎压,看轮胎是否亏气。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每隔半个月或一个月去4S店检测一次。  轮胎气压过低-爆胎  一些驾驶员在夏季因为害怕“爆胎”,往往在充气时降低标准,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轮胎气压过低,胎面与地面摩擦增加,滚动阻力上升,造成胎体温度急剧升高,胎面橡胶变软,老化速度加快,引起胎体局部脱层和胎面磨损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就很有可能发生爆胎。  轮胎充气过高-爆胎  一些驾驶员在充气时喜欢超过轮胎的标准气压,孰不知这样做加快了轮胎的磨损速度,从而加大了爆胎的可能性。因为胎压过高,胎体帘线张力增大,使帘线的疲劳过程加快,特别是在过量充气又超载超速行驶时,更增加了帘线的内应力,胎温快速上升,橡胶老化速度加快,从而引发爆胎。  轮胎安装错误-爆胎  1、车轮不平衡。有的驾驶员在更换轮胎时,没有对所要更换的备胎进行动平衡试验就直接使用,如果换上的是不平衡的车轮,特别是在100公里/小时以上的高速行驶中,由车轮的不平衡引起的磨损非常剧烈,最终导致爆胎。  2、前轮定位不当。汽车前轮是起转向作用的,一旦前轮发生爆胎,汽车将会失去转向能力,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有些驾驶员在更换前轮轮胎时,对车轮的外倾角和前束没有准确定位,这样在行驶时,就容易引发爆胎。  轮胎缺乏必要维护-爆胎  有些驾驶员忘记了对汽车的经常性维护,不对轮胎进行换位和保养,这样轮胎就会出现磨损不均的现象,容易形成薄弱处,导致爆胎。此外,如果不及时清除夹在轮胎花纹内的石子,也会加快轮胎的磨损速度,导致爆胎。  高速爆胎了,你要这样做:  行驶途中如轮胎突然爆裂,不要惊慌,只要双手紧握方向盘,仍可控制汽车。在注意后面车辆的同时,缓慢制动并驶离主干道。爆胎后切勿紧急制动,以免因制动力不均而使车辆甩尾或翻车。  如果是后面的轮胎爆裂,汽车的尾部就会摇摆不定、颠簸不已。只要驾驶者保持镇定,以双手紧握方向盘,通常都可以使汽车保持直线行驶。此外,最好反复一下一下地踩踏制动踏板,这样可以把汽车的重心前移,使完好的前轮胎受力,减轻爆裂后轮胎所承受的压力。记住,不要过分用力踩制动踏板。  如果爆裂的是前面的轮胎,会严重影响驾驶者对方向盘的控制。遇到这种情形,应该尽可能轻踩制动踏板,以免车头部分承受太大的压力,甚至导致轮胎脱离轮圈。还要用双手稳握方向盘,这样在汽车大幅度偏左或偏右行驶时,还可以立刻矫正。  过期轮胎坚决不能用  有的车主以为轮胎只要不坏就可以继续使用,其实不然,轮胎是有使用寿命的,如果轮胎过期了就不能继续使用。徐站长说,一般情况下,轮胎的使用寿命在2年~3年或行驶6万公里左右,超过使用寿命或已经严重磨损的轮胎应及时更换。  据悉,橡胶的保质期一般为5年左右,而轮胎的使用寿命与使用方法、储存等条件有密切关系,因此,车主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轮胎,一旦发现轮胎有老化现象、意外损伤和磨损严重等都应及时更换。  每隔一段时间要给轮胎换位  轮胎每跑一段时间就要进行换位,这样可以保持轮胎磨损的均匀。车辆每行驶5000公里应做一次轮胎换位,每行驶5000公里~1万公里做一次四轮定位,以避免轮胎非正常过度磨损。不允许在同一轴上安装不同型号或者新旧差异较大的轮胎。车轮不平衡度超标,高速行驶时将会产生高频摆动,造成轮胎偏磨,不利于行车安全。轮胎修补后应该进行动平衡检测调整,轮胎单边动平衡检测值应该小于等于40克。  “带伤”轮胎千万别再使  所谓的“带伤”轮胎一般是指发生在轮胎侧壁上的漏孔,车主在日常行车中走的道路比较复杂,因此扎胎现象在所难免。徐站长告诉记者,轮胎扎伤一般是正面的漏孔可以进行修补,补好后也能正常使用,但如果轮胎侧壁或轮胎侧壁与轮胎面夹角中的漏孔就不能修补了,即使修补好了也不要再使用。  提醒车主,日常行车中要经常检查轮胎是否有损伤,如:看轮胎的表面是否有扎钉、割伤等现象,一旦发现损伤要及时修补或更换。如果发现轮胎花纹沟中存在一些石子等,也要及时剔除,避免轮胎冠变形。另外,不要让轮胎接触油类和化学物品。

  • 空调滤清器每年需更换两次为宜 (2014-02-14)

      今年冬天,更大范围的雾霾侵袭国内,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出门戴口罩,而驾车出行也同样需要“口罩”——即空调滤清器,来降低车内颗粒物浓度。汽车维修专家介绍,通常车主都是在爱车大保养时才更换空调滤清器,但目前随着雾霾天气和粉尘的增多,建议车主定期更换空调滤清器,一年最好更换两次滤清器。  空调滤清器生产商曼胡默尔介绍,测试结果表明,如果没有空调滤清器,驾驶员所吸入的污染物的浓度比道路行人要高很多,就像吸尘器那样,汽车通风系统吸入的空气中含有受到污染的颗粒和有害气体,而每小时有高达42万升的空气通过滤清器、空调、加热系统和风箱进入车辆内部。某滤清器的研发人员介绍,随着时间的推移,滤清器的核心——过滤介质会逐渐堵塞,风箱的容量会降低50%到70%。为了确保完全有效的空气过滤和良好的通风,空调滤清器应该得到及时、定期更换。因此,对于经常开车或者跑长途的驾驶员来说,定期更换滤清器是一项必要的健康投资。

  • 简单日常保养DIY (2014-02-14)

      有车的朋友一定有这样一个感慨,车辆后期养护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无论什么保养,只要一进4S店,姑且不说配件材料,光工时费就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就真的没有什么办法省下点银子么?理论上讲,汽车是一个严谨而复杂的机器,任何与其相关的操作都需要在专业的维修站进行,但在实际生活中,不乏一些配件与机器本身关联不大,凭借自己也完全能够更换和检查,既增加了对车辆的了解又省去了不少花费,的确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些,不去4S店,自己就能进行的小保养吧。  ● 更换空气滤芯推荐指数:★★★☆☆  与空调滤芯相同,空气滤芯更换间隔也要在1-1.5年左右,具体更换时间要根据污浊程度来决定。至于更换方法,各车款不太相同。  拿本次实验的雨燕车型为例,空气滤芯位于发动机舱内侧,更换时需将两侧卡子手动松开,随即会露出空气滤芯的边缘,然后从一侧将其抽出即可。有条件的车主可以在前几次保养时询问一下维修师傅,通过一两次练习之后就可以熟练操作,简单又可以节省保养费用。  ● 更换空调滤芯推荐指数:★★★☆☆  大多数车型空调滤芯的更换间隔为1年,当然不同用车环境下的车辆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除了少数车型由于安装位置导致自行更换有困难以外,很多车型的空调滤芯都可以自行进行更换。  首先应该了解自己车型空调滤芯的位置,大家可以从车辆使用手册或4S店处得到答案,一般车辆的空调滤芯都在中控台的下方(左右不定)。更换的过程没有什么困难的,无非就是拆开外壳将滤芯取出并更换新的,由于每个车的空调滤芯位置不同,拆装方法也并不同,我们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车辆拆卸过程要遵循固定的顺序或者需要一些工具和,大家可以在保养时咨询工人师傅,按照正规的方法回家多试几次。  利用这种方法车主可以定期对该配件进行检查,当发现空调滤芯变脏但还没有到达更换程度时,可以进行简单清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空调滤芯切忌水洗清洁,否则滤芯遇水很容易软烂。同时购买新配件是需要注意的方面,尽量选择比较正规的配件店进行购买,否则为了省下几个保养钱用上了假货不仅浪费金钱,对车辆和用车人都是一种损失。  ● 更换玻璃水推荐指数:★★★★★  相信更换玻璃水都要去4S店进行的朋友没有几个,如果你不幸在这少数人之列那可要注意了,这是一个极为容易的工作,当玻璃水亏少不能正常喷出时,购买一瓶玻璃水,将发动机盖打开,在左侧找到一个标有玻璃和喷水标志的盖(常为蓝色或黄色),将玻璃水灌入即可。

  • 修补轮毂刮痕6步走 (2014-02-14)

      提起爱车的保养,车主们往往会首先想到车漆和发动机,轮毂则是最容易忽视的地方。但要知道轮毂外观给人的视觉印象是第一位的,正是这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却能恰到好处地流露车主的品位,所以装备爱车时千万别忽视了轮毂。  当轮毂表面有难以清除的污渍时,要选用专业的清洗剂,这种清洗剂往往能够温和有效地去除污渍,减少对铝合金表面的伤害。此外,轮毂本身就存在着一层金属保护膜,所以清洗时还要特别注意不要使用油漆光亮剂或其他研磨材料。在行车过程中也要小心,避免刮蹭给轮毂造成的“硬伤”,一旦有了划痕或变形,应该尽快对其进行修复和重新喷漆处理。  有了刮痕如何修补  第一步:检查伤痕,如没有伤至轮毂内侧,可以简单地修补好,使用油漆稀释液,擦拭伤痕周围,去除脏污。  第二步:刮伤最深的部分很难去除脏污,这时可用牙签将它彻底弄干净。  第三步:为了防止误将无关的部分涂上油漆,最好仔细地将胶纸贴在伤痕的周围。  第四步:整理好毛笔尖,涂上修饰漆,漆干燥后稍稍收缩,最好涂得稍稍凸出一些。  第五步:涂装后,待完全干燥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干燥后用耐水纸蘸上肥皂水涂抹,使表面平滑。  第六步:用耐水纸擦过后,用混合剂擦出光亮,然后再打上蜡。  若遇到较深的伤痕,重点是观察金属面是否露出,如果看不见金属面就不会生锈,可以专心地涂上修饰漆。用笔尖一点一点地点上去,然后等漆完全干燥。而要避免这样的现象,车子在刚开始使用的时候就要勤于冲洗轮圈,每天驾驶的车辆至少每个星期要洗刷一次轮圈,先用清水冲湿之后,再用清洁剂以海绵刷洗、然后再用大量清水冲洗。

  • 验车技巧帮助通过尾气检验 (2014-02-14)

      车辆行驶时间长了不知道尾气是否合格,但是每年还必须要去检测,如果不合格多花钱不说还浪费时间,下面就教大家一些小技巧,不能说百分之百可以通过尾气检测,但是成功的几率会高一些。前提是你的三元要是好的,并且没有严重的烧机油现象。  1.验车前的一箱油开始,使用97号汽油。  2.在去验车场的路上,提高发动机转速。  3.检查完外观后,大脚轰油门。  4.如果担心自己的车有问题,可以摘掉空滤。  5.也可以在空滤上少量喷一些水。  6.验车前清洗一次节气门。  当然如果你的车尾气不合格,还是应该尽早修理,拖下去的话对车辆肯定没有好处,而且对环保也很不利。

  • 夏季用车需留神 避免爱车陷入十大误区 (2013-10-12)

     上周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立夏过后,渐渐进入夏季,这对您的爱车维修保养又提出了考验;同时,夏季已至,该如何避免陷入行车安全误区也是时下购车一族困扰的问题,您的爱车准备好了吗?   误区1   遇水轻易踩刹车   尽管已经立夏,但佛山最近的天气仍然处于“雨季”,这其中提出的考验是雨天行车问题。如高速行驶时,一边的轮子突然压到积水的路面,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踩刹车,很容易侧滑发生危险,这时控制好方向盘比踩刹车更重要更安全。   雨天在泥泞的道路行驶突然猛加油门或突然放松油门也会引起侧滑。因为汽车高速行驶时突然松油门,会造成汽车突然减速,使车轮与地面之间产生了瞬间制动,因而产生侧滑;而猛加油门与之相反,突然提速也易产生侧滑。因此,雨天应低速行驶,平稳操控。   误区2   夏季胎压低点好   夏季气温高,有些司机怕轮胎受热膨胀,造成胎压过高而爆胎,有的甚至人为降低胎压,实际上,胎压过低比胎压高更危险。   胎压过低使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行驶时胎内温度反而会迅速增加,行车过快很容易爆胎,危及行车安全。此外,胎压过低会使轮胎变形、磨损加剧、油耗增加。专业测胎压,保持正常胎压在夏季行车中尤为重要。   误区3   冷却水温越低越好   夏季天气炎热,有的司机认为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尽可能低些,其实,过低的水温会使发动机受损。汽车发动机既怕热又怕冷,如果冷却水温度过低,会使燃油燃烧恶化,油耗增加,加剧磨损,机油黏度增加,发动机功率降低。不同车型的发动机对水温要求可能不一样,关键要控制在合理范围。   误区4   机油多些或更好   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不足时,润滑不够、磨擦加剧、发动机受损;但机油过多的话,发动机在工作时曲轴柄、连杆大端会产生剧烈的搅动,使发动机工作不稳,而且还会因激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从而产生烧排机油故障,特定情况下还可能产生危险。因此,机油应以控制在机油标尺的高、低刻线之间为宜。   误区5   夜晚开雾灯更安全   灯光抬得越高、灯光越亮越危险,因为会影响对面来车的视线。所以,夜晚行车打开雾灯不但不安全,反而更危险,尤其前雾灯的白光束非常强,影响对面行驶的车辆也就影响了自己的安全。遇到恶劣的天气,无论白天或夜晚都应打开雾灯。   误区6   锁死中央门很安全   有人喜欢一启动汽车后就将中央门锁锁死,认为这很安全,其实这极其危险。中央门锁锁死后,汽车一旦出现事故时,会打不开车门,危险率大幅提高。正常行驶最好不要锁死中央门锁,在堵车时或等红绿灯的时候再将中央门锁锁死。   误区7   下坡空挡滑行很方便   下坡时挂空挡滑行,仅以刹车来控制速度,相当危险,尤其是长坡、陡坡。因为长时间使用制动,会使制动摩擦片过热,摩擦系数下降,造成热衰退,导致汽车的制动性能下降甚至失效。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实际车速挂上合适的挡位,让发动机制动,同时辅以刹车,遇到陡坡或盘山公路时,依靠挡位制动很重要。   误区8   转弯的同时刹车   转弯时汽车在离心力作用下,重心外移,此时刹车会加重侧倾,造成单边制动,若速度过快,或刹车过猛,则有翻车危险。正确做法应在进入弯道前降低车速换入低挡,入弯后,缓慢加油让车身保持平稳,同时,过弯时要保持“慢进快出”原则,从外车道大角度过弯,尽量将弯道拉直。   误区9   先踩离合器后刹车   有的人怕刹车熄火,养成刹车前踩离合的习惯;还有的认为切断动力后刹车会更有效,这都是错误的,任何情况下,踩离合器行驶会增加汽车的惯性。踩下离合器后,发动机转速迅速降低到怠速,合进气管总的真空度降低,真空助力器的辅助力大大降低,刹车距离会反而变长,制动不力。正确做法是应当先踩刹车,等车快停下时再踩下离合器。   误区10   高挡超车或爬坡   高挡位扭力较小,油门反应迟钝,加速度反而减慢,用高挡超车很危险,正确超车应该减慢一挡,自动挡则只需将油门踩到底。   高挡位爬坡同样危险。高挡位、大油门冲坡时,车辆行驶阻力大而使发动机转速低,燃烧室内混合气扰动小,由火花塞触发的火焰速度较慢,使可燃混合气自动爆燃。长时间强烈爆燃,会造成局部过热,相关部件熔化损坏,还可能使发动机曲轴瓦负荷过大和曲轴扭矩过大,导致烧瓦甚至曲轴折断等恶性事故发生。

  • 夏季 打响爱车保卫战(图) (2013-10-12)

      1、散热降温 防“开锅”   夏季开车不仅司机饱受炙烤,车辆也会耐受不住高温,比较常见的就是水温超标,甚至“开锅”沸腾。因此,夏季车主要经常注意查看水温表,看一下水箱是否缺水。   行驶中,如果发现水温表的指针快接近红线,就应该尽快降低车速,把汽车开到阴凉的地方停下。为避免对发动机造成损伤,停车后不要马上熄火,而应该让发动机先怠速运转一段时间。如果水温还是降不下来,就应将车熄火,检查发动机的冷却液。但要注意不要马上打开水箱盖,否则容易被蒸汽烫伤。如果是因为冷却液不足,那就先补足。   提醒:如果出现水温过高的现象,不要让车长途行驶,因为长时间在水温不正常的情况下行驶对发动机的损害很大;也不要减速行驶,尤其不要选择拥堵的路段。   2、下调胎压 防爆胎   夏天由于气温高,如果轮胎质量不过关或是本身胎压过高,胎内气体膨胀后将会导致爆胎。因此,建议车主将胎压下调10%,调整到2.2千帕。   车主这个季节更要注意对轮胎的养护,如果发现有损伤,应该及时地修补或者替换。如果有补过的轮胎,最好能放在后轮或者当作备胎。另外,夏季尤其注意不要让轮胎冲撞障碍物,因为这样容易使轮胎侧壁受伤造成隐患。   提醒:如果在行驶当中发生爆胎,司机应用手紧紧控制方向盘,缓踩制动,使车辆平稳减速停车。千万不能紧急制动,因为这样容易导致甩尾甚至侧翻。   3、定期检查 防自燃   定期给汽车做保养,检查发动机、电路和油路,看有无老化和漏油情况是防止汽车自燃最基本的方法。行驶时,车主也应该留意车辆发生自燃的征兆,如异味、异响或车用电器功能失灵等。   提醒:车内最好常备一个灭火器。一旦发生自燃,首先要马上将车在人少的地方靠边停下,熄火,取出灭火器,寻找起火点,给油箱和燃烧的部分降温灭火,避免爆炸。  

  • 车辆进水有区别 多雨季节应加投车辆涉水险 (2013-10-12)

    北京遭遇强降雨天气,截至当天16时30分,市区大部均出现明显降雨。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许多车辆陷入水中动弹不得,不少车辆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车辆涉水险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相关车险专家介绍,目前市面上的保险车损险大部分包括了发动机进水造成的损失,但是其前提是车辆在静止情况下被淹,车主没有强行发动的情况下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会负责赔偿。在可以预见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依旧涉水行驶造成的车辆损失,车损险不给予赔偿。车主只有同时购买了“发动机特别损失险”(即“涉水险”),才能相应获得包括发动机损失在内的赔偿。   根据保险条款,涉水险主要适用于在遭受暴雨、洪水的当时,机动车被水淹及排气筒或进气管,驾驶人继续启动机动车或利用惯性启动机动车;遭受暴雨、洪水后,未经必要处理而启动机动车。在这两种情况下造成的损坏,涉水险可以予以赔偿。   不过,由于赔付数额高、风险大等原因,许多地区的涉水险已经“停售”,还在销售的也多是附加险的形式,而且不同价格车辆涉水险的保费也不同。   车险专家提醒,如果遭遇特大暴雨,车辆被淹,车主还强行启动发动机而造成了损害,保险公司将不予赔偿。因此,如果车辆在积水中熄火,建议车主不要再次强行发动车,应及时联系4S店或保险公司将出险车辆拖到维修站。  

  • 夏季高温 安全行车防爆胎不可忽视! (2013-10-12)

    轮胎在长时间持续高速行驶后会发热,因此温度升高和内胎气压略为增加均是正常的。轮胎在滚动过程中消耗了能量,一部分被轮胎吸收转化为热量,如果热量散发不及时,使胎温升高,过高的升温(超过95度)会导致轮胎脱层,直至轮胎爆破。所以车主在夏季应特别留意车胎状况,尽可能预防爆胎发生。   专家建议,夏季防爆胎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经常检查   经常检查各轮胎气压,随时观察轮胎外观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由于无内胎轮胎的弹性好,柔性强,对气压适应范围大,即使已有很高的胎压也没有普通车胎那种发硬的感觉,而且一般不会自行放气,因此充气时要用气压表进行检查并保持规定的压力,切不可像对普通轮胎一样凭手感来决定是否进行气量补充。   ●防止车速过快   防止车速过快,车胎受冲击加重,致使胎温上升、气压增高。切不可放气或向轮胎泼水,否则会造成胎面、胎侧胶层各部分收缩不均,产生脱层、裂纹,缩短轮胎使用寿命。   ●停车注意   做到平稳驾驶,起步、转弯和制动要稳,保持汽车直线行驶,尽量减少制动,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以滑代刹”,减少车胎与地面因起步停车过快所造成的非正常磨损。   遇有路道不平或有硬物冲击时,易产生胎损或爆胎事故。尽量选择较为平坦的道路行驶,遇有凹凸路面时应提前减速慢行,避免高速冲击轮胎。勤查轮胎气压,勤挖嵌入胎面花纹的小石子。紫外线会导致轮胎的老化,所以停车应尽量停放在荫凉处,避免阳光下曝晒。   ●轮胎充气   专业轮胎店或者专业汽车维修服务店都有为轮胎充氮气的服务项目。车胎充入氮气,不仅可以延长轮胎使用寿命,更可以长时间保持胎压稳定,减少爆胎几率,增加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避免超载   车辆超载对于轮胎危害不言而喻,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超载的大货车,这样的车辆轮胎更容易发生爆胎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