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驾驶员来说,夜晚驾车时正确地使用灯光非常重要,合理地利用其他车辆的灯光能对安全行车起到帮助。 出入胡同先晃大灯 市区道路除宽敞的马路,还有狭窄的胡同和交叉的路口。常有车辆或行人突然从胡同内出来,如果司机不能及时发现采取措施极易发生危险。若能注意观察口内驶出车辆的灯光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如果发现胡同中有灯光直射出来,说明有车辆要从口内驶出;根据灯光的亮度和灯光的高度可以判断出车辆的大小:灯光亮、高度低的为小轿车,灯光暗、位置高的为大型车。这时驾驶员应减速、鸣笛、交替使用远、近灯光提醒对方。 影子闪烁须防行人 如果灯光中有影子闪烁,说明其汽车前还有行人或骑车人,且距离路口已很近了。为防止行人的突然出现一定要提前减速,不要心存侥幸以免造成事故。 没有护栏减速让行 很多混合车道没有中心护栏,遇对向车辆排队等候而本方车道畅通时,可以发现对向车辆灯光是均匀和有规律的。此时,有行人抢行横穿马路,司机往往因对向车辆的灯光而产生盲点。司机要注意减速通过,当车前灯光发生变化时说明车前有人移动通过。 进出主路先看车灯 为了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城市中建设了很多设有主辅路的道路。在夜间行驶到主辅路进、出口时,注意观察进出口处有无灯光照射。若有则表明有车辆要从主路驶出或从辅路驶入。因为交通部门设计的进、出口方向与主、辅路方向是有一定角度的,正常行驶的车辆灯光不可能直射出,只有进、出主、辅路的车辆灯光才可以直射以便被其他车辆发现。 灯光波动路面不平 此外,可以通过对向驶来车辆灯光的上下波动判断前方路面的平整度,也可以利用前车尾部反射的灯光观察发现本车前照灯是否有缺损。 在晚间驾驶车辆时有效地利用其他车辆的灯光,可以提高驾驶员的判断能力,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有车族必须注意的事项 开车发短信车祸概率提高23倍 根据美国研究人员对100多名卡车司机长达18个月的跟踪调查发现:司机边开车边发短信时,发生车祸的概率是正常驾驶时的23倍,而打电话是2.8倍。 同样,英国运输研究实验室也公布了一组统计数据:驾车时用手机发短信的司机的反应时间会比正常情况慢35%。可以说,“开车低头族”的危害,在某些程度上已完全不亚于人们熟知的“酒驾”、“毒驾”。 有媒体实验証明,司机低头看清楚手机上的内容再抬头,所需的时间大约在2秒左右。这2秒鐘之内能发生什么呢?以市区行车为例,在正常状况(非堵车)时,一般车辆的行驶速度约在50-60码。50码时,2秒鐘车辆会行驶27.7米﹔60码时则达到了33.3米。 而在高速方面,一般的家用车,出厂状态下100码紧急制动到停下所需要的距离约在40多米,如果再耽搁2秒鐘,车辆会驶出55.5米,总剎车距离就达到了近百米。 2013年4月7日,临沂市河东区90后男孩张某开车因玩手机分心,车辆失控,发生车祸,被撞者当场死亡。 2013年5月13日,湾跨海大桥,客车司机开车时低头拿手机,未看到前方变道车辆,导致两车相撞。 2013年5月14日晚8点左右,扬州市民小陈开车回家,恰好朋友发来一条微信,小陈边看路边回復,车辆右侧磕上了墙。 2013年7月25日,沧州女子张某在路口边玩手机边过马路时被轿车撞伤。 2013年6月25日上午,杭金衢高速公路上发生连环车祸,交警提供的行车记录仪显示:事发前驾驶员顺手拿起了放在旁边的手机,并看了一眼,随即车祸发生了。
喜欢越野的人看见坡就想爬上去,这辆车前轮已经在山顶上,可是轮胎在空转。 车辆的性能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驾驶者的个人 喜欢越野的人看见坡就想爬上去,这辆车前轮已经在山顶上,可是轮胎在空转。 驾驶常识一: 车辆的性能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驾驶者的个人技巧 四驱车爬坡技巧 在动力和附着力之间寻找平衡 驾驶常识二:开车爬山坡时成功登顶的关键在附着力。把附着力保持多久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这时,比悬挂和轮胎更重要的是驾驶者的技巧。 从理论上说,应该保持一定的速度,然后尽量加速,尽量在坡上走得更远。初学者容易认为保持附着力的最佳途径是用最低挡。一点一点往上蹭。但是如果不管什么人都可以用这个方法驾车爬上山坡,爬山坡也就没什么意思了。爬山坡最有意思的办法是利用轮胎空转,一边保持住附着力,一边向上走。 一开始不要想那么多,只需把节气门开得大大的,勇往直前,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走到一定的高度时,车轮会开始空转。到普通的方法已经无法使车身前进时,就停下来。如果想继续前进,就得使用特别的技术了。 根据坡度和地面调节行车挡 驾驶常识三: 爬山坡的要点在于合理使用速度和动力。要正确地使用速度和动力,就必须选择适当的行车挡。初学者容易认为坡度越大行车挡应该越低,其实不然。如果一道坡仅靠轮胎的附着力就能越过,上述办法当然有效。但是陡坡之所以难爬,不仅因为坡度大,还因为来自地面的附着力小。这时,速度优于扭力,选择行车挡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当然,如果你选的挡太高、坡度突然变陡时你就会突然失去速度,同时失去扭力。在这种情况下,切记尽可能用高挡保持足够的扭力。具体情况根据车型、坡度和地面情况的不同会有变化。因此在什么情况下哪挡最好,不可一概而论。 因此,不要一次不成功就罢手,多试几次,用不同的行车挡,走不同的路线,找出最佳方法。 适时加速,保持最佳路线 驾驶常识四:如果你想找到使用最大节气门的极限,应该从学习如何保持附着力开始。最能保持附着力的办法不见得是把节气门完全打开。最有效保持附着力的办法,是把节气门开到车轮开始空转的地步。 必须学会把握这一时机,并保持住这种状态,但是老手也不容易做到这样。打开节气门,直到车轮开始空转,然后把节气门关上一点。一旦感到附着力回来了,就再次打开节气门,直到车轮开始空转,然后再放开一点。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直到你对车轮空转和附着力有了一种感觉。放开节气门时当心不要过度。如果节气门关闭得太多,引擎转速就会太慢,就没有最基本的速度了。
他们是一群快乐的车主“实习生”,在大街小巷之间穿梭,他们学会了礼让,积累了经验;他们也知道新车没出磨合期,技术没有练过关,最好不要跑长途。但春节在即,归心似箭,管不了那么多了,先跑着再说吧! 且慢!您的这种心情我们理解,但仓促上路,对车、对人都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所以,本期专题,为了打消“见习新手”的顾虑和疑问,也为了让他们的回家路更顺畅,记者搜罗了一些有开新车跑长途经历的车主遇到的问题,并请经验丰富的老手、专家齐亮招,为“见习新手”导航。 实景再现 大货超载很危险,这个不用细说您也知道。可是作为新手的您,有没有想过轿车其实也会超载?而且后果也很可怕——直接把人扔在了高速路上。 2009年春节前,徐晓刚买了辆新捷达,开新车回肥城老家过年,一想到不用挤火车了,他心里就乐:有车就是好,不仅能顺道捎着其他3名老乡,还能想带啥就带啥,什么海鲜啊、啤酒啊、酱货啊、小电器啊……统统装进车,把后备厢塞得没有一丝缝隙也不怕!徐晓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捷达那一路跑得很辛苦,车子明显下沉,几乎贴着地走,减震似乎都不管用了,在路上愣是把右前轮胎给“压”爆了。 徐晓是新手,哪里晓得第一次跑长途有这些门道,他还不知道新车闹脾气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甚至不知道轮胎是何时撒气变瘪的,他只是一个劲儿地说:“这新车四轮定位不好啊!怎么老是跑偏。”直到后来经过一个收费站,被收费的大哥指点,徐晓这才猛然醒悟。
?随着油价的上涨,车主们对节油驾驶技巧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7月8日,来自北京、天津、石家庄及唐山的奇瑞QQ节油高手经过预赛选拔,聚集在金港汽车公园,他们在这里展开了最后的较量。记者看到,比拼地点选在F3赛道,全长2.4公里,既有不同形式的弯路,又有比较长的直路。直道部分相当于畅通路况,弯道部分相当于拥堵路况或者是狭窄路况。经过一天惊心动魄的比拼,来自北京的选手陈珏佳以百公里油耗3.35L荣登冠军宝座。奇瑞QQ百公里油耗3.35L创造了城市路段油耗新极限。省油省到了家,这其中是否有着特别的秘方呢?记者在对这位节油冠军进行采访时,发现他的“十不”民间节油偏方对广大车主而言很实用。 1 不虚荣??微型车够用就好 ??众所周知,微型小汽车比大排量汽车要省油。但是,还是有不少的车主朋友放弃了微型小汽车,而选择高档的大排量汽车。这其中有部分车主选车不是以实用为目的,而是出于虚荣心,盲目攀比。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收入不高,但却爱慕虚荣,因此,养车时的高额费用便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陈珏佳说他是QQ车第一批车主,如今已开了两年了,在此之前,他开的是夏利车。他选车的原则是够用就好。陈珏佳认为,如今早已不是过去只有两厢夏利和奥拓满街跑的时代了,各款鲜艳夺目、外形时尚的微型车在道路上都可以张扬个性。CD、ABS、助力转向……微型车的实用、省油让陈珏佳爱不释手。他说,家用轿车不一定越贵、越豪华就越好,选车需要考虑自己的收入水平、家庭成员状况和个性喜好诸多方面的因素。在选车时还要注意,不要选带太多电动设备的车,这是因为电动设备会增加车身重量,由此会增加油耗。 ??2 不懒惰??经常清理后备厢 ?? 多余的东西会增加汽车的负重,从而也就增加油耗,所以,陈珏佳认为要想省油,车主就不要太懒惰、太邋遢,要记着经常清理后备厢,把没有用的东西“一扫而光”。此外,陈珏佳说,经常洗车和给车打蜡也可以省油。这让人多少有点吃惊,原来,经常洗车和给车打蜡可以减少空气阻力,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经常保养车内机械,使得车历久如新也有助于降低油耗。陈珏佳还说,每次停车等待如果需要超过3分钟以上就要熄火,这样也能省下不少油。如果不相信可以实地计算一下,结果一定会令人吃惊。 ??3 不逞强??爬坡时不硬撑 ??陈珏佳强调说,爬坡时一定不要硬撑,不少年轻人都有逞强的性格,本来上不去的坡也要“勇往直前”,这样太费油了。陈珏佳根据自己的经验解释道,不要等到汽车惯性消失时才减挡,这样容易造成换挡困难,等于在坡道上重新起步一样。低速挡不用大油门,因为变速器传动比是固定不变的,依靠大油门提高发动机转速使车稍许加速,这等于大功率低速度,同样是浪费汽油的。正确的方法是:油门只要掌握在动力足够克服上坡阻力即可。条件允许时,可以高挡高速冲坡。这些经验之谈,陈珏佳说,车主只能在实践中慢慢体会。 ??4 不娇气??低速不开空调 ??少开空调,尤其是在堵车或停车等待的时候;很多时在不太冷不太热时尽量利用汽车的通风系统及风扇,或多开窗而不用空调;需要开空调时也要调到适当温度,而不要过高或过低,把空气循环系统设定在车内循环挡,在车内温度达到足够时可以暂时关掉空调。陈珏佳说这个道理不是没人懂,只是做起来时,有的年轻车主觉得“好笑”,是太抠门。可是要想省油,必须这样做,除非你认为人民币无所谓,省油没必要。 ??陈珏佳表示,有的车主为了节油,在高速状态下采用关闭空调而打开车窗通风的办法,这是不可取的,当车速高于85km/h时,开窗后的风阻消耗比空调系统消耗的燃油更多,这会让您的燃油经济指数下降10%。陈珏佳的经验是:低速开窗,高速开空调。 ??5 不盲目??计划好行驶路线 ??每次开车出门前,最好对行驶路线进行一下计划,别开起车就走。尽量避开堵车热点;多留意交通广播,注意每次所经路线的路况。 ?行驶在路上时要注意的更改,留意修路改道情况。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比如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选择一条最不易堵车的路段,才能既减少路程,减少油耗,同时也极大地争取时间。 ??6 不变道??变道使路程更远 ??不要时常变道,变道会比直线多耗油25%。这是为什么呢?陈珏佳说,因为要不停地加速、不停地刹车,而且路线弯弯曲曲,路程就远了,显而易见要更费油。看来,省油涉及方方面面的事,哪里照顾不到都可能费油。陈珏佳说,若要省油,就要做个有心人。 ??7 不急躁??早出门几分钟 ??有些车主,特别是年轻的车主,喜欢“迟到”,不到时间不出门,所以每次出行时都心急火燎的,在路上使劲开快车,不停地加速、不停地刹车,陈珏佳说,这样耗油特别多。在高速公路上,要根据汽缸的大小和汽车当时的状态来决定开多快,一般的四汽缸小车最好不要超过时速100公里。据说,这种小车如果开到时速120公里的话,它就会比开时速100公里多耗油20%。所以,陈珏佳建议,车主出行多预留一点时间,轻轻松松地驾车,才能轻轻松松地省油。 ??8 不粗心??晚上加油多 ??陈珏佳说,有不少车主买回车后,根本就不仔细阅读汽车保养及维修手册,因此不知道何时进行各项保养与检测,比如,一般要根据时间表更换润滑油及机油;要定时更换空气及机油过滤网,这些如果置之不理都会影响耗油量。再如,每条轮胎都要时常检查,以保持在最佳状态,只要有一个轮胎胎压不足,这个轮胎就会减少使用寿命,而且令汽车的总耗油量多出不少。要说细心,陈珏佳还透露说,加油如果在晚上加,油加得就会多一些,因为越晚气温越低。此外,使用黏度最低的发动机油,发动机就越“省力”,自然也就越省油。 ??9 不空转??停1分钟就熄火 ??避免发动机空转,在排队、堵车或等人时,尽量避免车辆处于发动机空转的状态。节油试验证明,发动机空转3分钟的油耗就可让汽车行驶1公里。因此,如果滞留时间超过1分钟,就熄火。 ??10 不超速??中速行驶可节油 ?车速过慢或过快都会使汽车所消耗的燃油增加,一般情况下,中速行驶比较利于节油。一般情况下,60公里-80公里的时速是最省油的速度,时速继续提高,油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当然也不要猛踩油门来加速,这样只会大大增加耗油量,但省不了您多少时间。有的车主喜欢猛加油,一次猛加油和缓加油到同样的速度,油耗相差可达12ml。见空就钻、强行超车、抢行,陈珏佳说,不必要的高速行驶是“油耗的一大杀手”。 ?说到底,节省汽油不但能省钱,还能够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可以说是利己利人利社会的好事,聪明的车主们,从明天开始就把这省油“十不”搬到家吧。(崔庚/文并摄)
汽车上所有的车灯都由电瓶供电,电瓶的电是汽油转化的。无效使用车灯浪费汽油,损耗灯泡,损耗灯壳。灯泡是易损件,应有备件,随时更换。 78、夜行照明灯,俗称"大灯" 大灯有远光、近光两种形式。在市区有路灯的道路上用近光,在无路灯道路或高速公路行驶时开远光。 通过路口或者超车时,交替变换远近光来提示。 79、夜行示宽灯,俗称"小灯" 用来在夜间显示车身宽度和长度的,提示其他车辆和行人看到自己。当你从后视镜看不清楚后边的时候,就该点亮小灯,包括下雨天。 80、转向灯 应在转弯路口前 100米左右时打开。开得过晚会使后面尾随车辆、对面车辆、过往行人思想准备不足,忙中出错。在红绿灯道口排队等待转向时,只要不是排第一,就不需要长时间闪烁,等车可以转弯移动时再闪不迟,否则费电费灯,跟在后面的司机晃得心烦。 81、刹车灯 刹车尾灯用来告知后车要减速或停车。如果有故障极易造成后车追尾事故。刹车灯的双尾灯泡功率比一般小灯泡要大许多倍,会产生高温,长时间踩着脚刹,会让刹车尾灯长时间点亮,影响使用寿命,浪费电。 82、雾灯 可以帮助驾驶员在雾天提高能见度,告示对面来车,互相避让,安全会车。所以,雾天行驶一定要开雾灯,决不能用小灯取代。雾灯的功率通常为55W/盏,与大灯相似,但散热空间远不如大灯。所以,停车后一定立刻关闭,防止过热,烤坏灯罩。(来源:草根博览)
常言道:“马路上看不出新手老手,停车场才能分出高下”,可见,倒车的准确性、安全性是考验驾驶员驾驶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 杨荣生:技术员,42岁,驾龄22年 在路边两车之间停车,如果倒进车位,停车就变得容易多了。先向前开一点,让自己的车尾与前车车尾对齐,两车相距1米左右,停车;原地往右打满方向盘,以 45度角慢退,等到差不多入位过半,本车车头与前车车尾齐平时,迅速将方向盘向反方向打满,慢慢后退,摆正车身,车就基本能泊好了。在倒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车的右后角与路肩的距离,还要观察右前侧与前车车尾的距离。 杨桂芬:业务员,36岁,驾龄5年 如果是在野外停车,一定要在倒车前仔细观察一下车后的情况,如果能有同伴指挥一下则更好。我有一次去朋友家吃饭,去的时候明明知道车后有一棵大树,结果出门就把这事儿忘了。结果一倒车,就把车给撞了。再有就是倒车时不要急打方向,因为倒车时人的注意力都在车的后方,方向打得过急很容易使自己的反光镜和车的前边两侧与别的物体发生剐蹭。 李志强:检验员,42岁,驾龄16年 我认为倒车时应当充分发挥反光镜和后 视镜的作用。在回头观察车后情况时,要尽量将头部位于车内的中间,这样可以避免视觉上的差异,必要时可以探出车窗观察。如果不方便观察车后的情况,就要参照旁边的车型,尽量以同车型的反光镜为准,掌握前后的距离。再有就是倒车时,会有一些反光镜所不能看见的盲区,一定要小心应对。
“我的新车怎么刚买就打不着火啊?”“后门怎么突然从里面打不开了?”“后备厢怎么开不开了?”据汽车维修专家介绍,平时经常会遇到很多车主提出的类似问题,这时,可能车辆本身根本就没有出毛病,只是因为车主不了解车的功能,或者是进行了不当操作而引起的。 对此,专家提醒新手,开车前先看说明书,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可以自己轻松解决了。 -现象一:自动挡车挂D挡发动 很多驾驶者初开自动挡车时,有时会误将挡位放在“D”、“R”上启动车辆,但马上发现怎么都启动不了。其实,这是车辆的安全设置,自动挡车一定要将挡位放在“P”或“N”挡上才能启动。另外,一般自动挡车不将车挂回“P”挡是无法拔出车钥匙的。 提醒:这种情况不太会发生在车主早晨起来开车的时候,而是多发生在司机停车等人或者休息的时候,此时如出现上述启动不了的情况,要看一下挡位。 -现象二:方向盘锁死 “方向盘转不动,钥匙也扭不动,这是怎么回事?”不少新车主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其实原因很简单,一般的车辆在熄火后,方向盘会自动锁死,这是一种简单的防盗功能。这种情况并不是每次点火时都会遇到,一般用钥匙发动车辆后,方向盘也就自然解锁了,对此很多车主不太了解。但是,有时停车时方向盘摆放在某一个角度,而这个角度正好仅扭动钥匙点火而不能解锁,就会出现上述情况。这时,车主应该右手轻拧钥匙,左手轻转方向盘,方向盘就自然解锁了。 提醒:在停车时,尽量将方向盘回正。 -现象三:电瓶没电 早晨上班前,有的车主会发现车辆无法发动,这很可能是电瓶没有电了。夜间开车后,车主有时会忘关车灯和收音机,就将车辆熄火停放到车库或车位了。结果,车辆停了一夜后,蓄电池里的电被耗光了,导致车辆无法发动。 提醒:如果是手动挡的车,可以挂着挡让人帮忙推车,推行一段距离后,车辆有可能会启动;而自动挡的车,就只能借用别的车上的电瓶来启动了。 -现象四:连续“打火” 如果一次启动不了,有的车主会因心急而连续打火。其实,越着急就越不容易启动。 因为每启动一次就会消耗一部分电瓶的电量,上一次启动后,电瓶里的电被消耗了一部分,下一次启动就更不容易了。 提醒:每次打火间隔时间应该在30秒以上,让蓄电池里的电能够回流一些,再启动时可能就容易多了。 -现象五:一启动就猛踩油门 有的司机会在发动车辆后、挂挡前猛踩几脚油门,但是一松油门后,却发现车辆突然熄火了。这是由于发动机的峰值转速突然上升又突然回落造成的。另外,有的司机会在发动车辆之前踩几下油门踏板,认为这样车辆油泵得到润滑,比较好启动,其实这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种做法大多来自于一些老司机的传授,但它只适用于以前老式的机械油泵的车,对于现代的电子油泵根本不起作用。 提醒:发动车辆前,将钥匙打开,挂一挡后,最好先停两三秒,等仪表盘上的一些灯灭了之后再发动,这表示车辆经历了一个自检过程,已为驾驶做好了准备。 -现象六:后备厢打不开 有的车主会遇到用钥匙也打不开后备厢的情况,这是因为有的车型在车内有后备厢锁,有的车主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无意中按下了它,这样就打不开后备厢了,这时需要做的就是解除后备厢锁。比如皇冠,它的后备厢锁就藏在副座的手套箱里。 提醒:遇到后备厢打不开时,首先检查车内是否有后备厢锁。 -现象七:后门无法从车内打开 “后门从车内怎么打不开?”如果遇到这个问题,很有可能是车主不小心启动了儿童锁。为了防止儿童乘坐时偶然从车内打开车门,很多车辆都装备了儿童锁,儿童锁启动后,后车门就只能从车外打开。如果是这种情况,只要关闭儿童锁就可以了。比如,骐达的儿童锁位置在左右后车门的门把手边。 提醒:遇到后门无法从车内打开时,检查一下后车门有无儿童锁。 -现象八:转向助力突然失灵 有的车主为图方便,下班停车时,不将方向盘回正,而是向一侧打死,就这样将车停了一夜。其实这样对车辆是有损伤的,有可能导致助力泵一侧管道渗漏,有时甚至会当场出现管道爆裂的情况。车辆的转向助力是液压式的,当方向盘向一侧打死时,这一侧的管路就会承担着很大的压力。 提醒:方向盘打死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15秒。
“一脚离合还是两脚离合”这是困扰很多初次学车朋友的一个问题。出现这个困扰的原因在于在网上看了很多学车的视频和问了一些司机朋友所得到的结论都是:“换档,应该踩两脚离合” 所谓的两脚离合是指“两脚离合法”,具体操作是:加档时按照“踩(离合器)、摘(空档)、踩(离合器)、挂(高速档)”的原则,快速踩两脚离合器踏板,可以很轻松地增加档位。 减档时,按照“踩(离合器)、摘(空档)、抬(离合器)、轰(油门)、踩(离合器)、挂(低速档)”的原则,踩两脚离合器,并在第一脚离合器后轰一脚空油,并保持一会儿,然后再踩下第二脚离合器踏板,与此同时将变速杆变换到低速档。 以前的汽车变速器由于技术落后的原因,齿轮之间都是通过操纵变速杆自由齿合和分离。由于各齿轮之间转速的差异,必须通过油门调节主动齿和从动齿达到相近的转速才能顺利换档,因此才有了两脚离合器的操作规范!否则你就会听到内的齿轮尖叫声,这会非常损伤变速齿轮,严重是会造成打齿,因此对于解放CA10之类的没有同步器的车来说,两脚离合是必须的。 科技以人为本,随着同步器技术的成熟和大量使用,两脚离合逐渐的被一脚离合所取代,只是在一些使用老式大卡车和车的驾校还在使用,包括重型载货汽车之类的车都不用两脚离合了。 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两脚离合法已加逐渐的被人们所淡忘,但是老司机们仍然对两脚离合津津乐道,毕竟这代表着他们哪个年代美好的回忆。
“前面那车太混了,开大灯晃他!”黑夜行驶,这句话成了不少司机的口头禅,于是车灯这个原本用作照明和发信号的工具又被赋予了一个新的作用??武器。为了减少马路上的不文明行为,日前,由北京市某汽车销售公司发起的文明使用马路灯语活动得到了通州区政府的支持,然而近日记者调查发现,能够做到文明使用灯光的少之又少,而故意乱用灯光者却屡见不鲜。 调查 转向灯 三成不开抢空当 ●现场调查关键词:韬光养晦 ■地点:长虹桥下北向南方向 ■时间:4月12日傍晚6时30分 晚峰时间,长虹桥下等待左转向车辆排队至农展馆出口,辅路行驶缓慢。记者看到,拥堵的瓶颈出现在距红绿灯路口约50米处,桥下最内侧两条车道为左转车道,而大量车辆为“节省”排队时间,直接行驶到白实线前方伺机加塞儿,占据了中间多条车道。记者在路边观察30分钟发现,在前后100米的可视范围内约有150辆车并线变更车道,其中不开转向灯的约占3成,在开转向灯的车辆中,提前开灯示意等待礼让的不到一半。大多数的情况是,一侧车道有车辆起步慢时,旁边车道伺机而动的车辆就会猛踩油门钻入空当。大油门的声音、焦躁的喇叭声不绝于耳。 当记者问为什么不开转向灯时,出租车司机王师傅说:“你看谁开灯了?这种情况绝不能开灯,因为你一开灯,后面车就知道你要并线,会打起百分之百的精神跟紧,连空当都找不到了。” 正确用法:在行驶过程中遇转弯或变更车道时应提前降低车速,打开方向灯等待后车回应,在有安全距离保证不影响其他车道车辆通行的前提下,再变更车道或者转向。 文明规范:首先,变道车辆应该提前打开方向灯,在车流交汇处稍等,告诉后车“我能变道吗?”后车要是同意,就放慢车速,并闪一下大灯,表示“同意变道”,如果不方便,就连闪几下大灯,表示“不行,我不方便”。前车如果被允许变道,应亮一下双跳灯,告诉后车“谢谢你”,后车则可以再亮一下大灯,回礼“不用谢”。 交警提示:车辆强行并线行驶,非常容易导致刮蹭事故,使本就拥挤的道路更加寸步难行。根据交通法的规定,强行变更车道影响其他车道车辆正常行驶造成事故的,应予罚款200元的处罚。 调查 远光灯 一开到底看谁亮 ●现场调查关键词:对磕 ■地点:京顺路出京方向五环外路段 ■时间:4月11日晚9时 记者驱车行驶在京顺路上,由于五环外路段能见度较差,晚间车速较快,多数车辆都开起了远光灯。自五环至六环的十几公里道路上,记者发现超过一半的车辆远光灯都是一开到底。遇会车或超车时切换灯光的车辆不到一半。 “遇对面车开大灯时怎么办?”记者就此问题随机采访了包括上班族和职业司机在内的10名驾驶员,4人告诉记者会“立即打起大灯比亮”,6人称会先闪两下提示对方。若提示无效怎么办?大家的回答几乎一致:“没办法只能开,不然什么都看不见。”一位家住怀柔的上班族祁先生告诉记者,他夜间在没有路灯的路段行驶时经常会遇到“连锁反应”,情况是两个方向的车对着开,一旦其中一辆车亮起了远灯,则对面的第一辆与其相会的车也会亮起,紧接着双向所有车都“尽显其亮”。祁先生说,遇到这种情况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对面来的正面光和反光镜上的反射光会把眼睛照得一片花,什么也看不见。 正确用法:夜间用远光灯,在前方车辆较近或遇会车时切换成近光。 文明规范:对方若忘关远光灯,应给予提醒;对交会车亮亮大灯,或者向后车亮亮双闪灯,就能表示“您闪着我了,请切换近光灯。” 交警提示:夜间行车容易造成视觉疲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炫目的灯光,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和快速路上,加上夜间车速较快的因素,由于灯光导致的视线受限造成的事故屡见不鲜。 调查 刹车灯 突然减挡找“乐子” ●现场调查关键词:偷袭 ■地点:京沈高速进京方向 ■时间:前不久 记者随一好友前不久去北戴河游玩,归途中朋友驾车,突遇一“霸王车”野蛮并线,我们的车被挤得吱吱作响。朋友是一位有着7年驾龄的老司机,且脾气火爆。惊魂初定后大喊一声“看我办他”,立刻以130公里的时速超过前车,拉开约20米的距离后,突然由5挡换至2挡。本车随之立即减速,随之而来的就是后车的刹车声,再回头看时那车已经歪到了另一车道,所幸左右无车未发生危险。随后记者不解向朋友询问,朋友回答:“想别后车就要这么换挡,因为如果踩刹车他看见了刹车灯就会提前减速,达不到效果。” 正确用法:开车的人都知道,刹车灯会随着车的制动器亮起,踩刹车或者拉手刹的时候刹车灯都会长亮。在高速路行驶的过程中,刹车灯被赋予了另一种用法,即在后车距离自己车太近的时候,前车司机可轻踩刹车,提示后车“您离我太近了,应该远点。” 灯语?问题 版本太多 有车友认为,且不说目前灯语有多少人知晓,即使现有成文的版本,就多得数不清。在网上搜索一下,果然发现各种版本的“灯语”,其中有不少意思截然不同的灯光组合,某个版本的“谢谢你”,很可能在另一个版本中是“注意你的行为”。如此一来,就会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沟通不成,反倒新添误会。“光你会没有用,还要别人能看懂。”另一些车友表示,目前“灯语”的传播还是集中在小圈子内,绝大多数的司机肯定看不懂,如果对一个不懂灯语的人闪灯,不仅不起作用,还会让对方非常困惑,从而产生歧义。 过于繁琐 “祝福您是两声鸣笛两下远光,紧急求助是三下远光三下双闪……”如此复杂的灯光组合让许多车友对灯语敬而远之。一位车友表示:“这么复杂的组合,怎么记得住啊,比考驾照都难。”另一些车友也认为太繁琐的灯语不具可操作性,不说难以记住,到了使用场合,是否能在有限的会车时间内完成这些复杂的灯光组合切换仍是一个未知数。就算双方都能看懂,但专心解读“灯语”势必会导致驾驶员分心,随之带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