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方向盘打死 方向盘朝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到底,称作方向盘打死。用于汽车以及其它交通工具短距离转向,使得交通工具可以以较小的移动距离完成较大幅度的转向动作。 方向盘打死的坏处 在车辆转弯时,如果将方向盘打死的话,助力泵压力会增大几倍甚至更高,持续打死方向盘更会缩短助力泵寿命。 为什么不能把方向盘打死 方向盘非特殊情况原则上不可以打死,这是因为:打死了容易损坏助力泵,如果打死了有异想大可能是助力泵的声音,这时应该检查一下助力泵是否缺油,轴承是否损坏。 汽车在行驶中转弯时,转向助力器将产生很高的油压,并传送到转向机中起到助力作用。助力泵如果缺助力油,自身润滑不良就会出现“沙沙”的响声,这样时间长了,在继续行驶中就会造成汽车故障。因此朋友们应经常检查一下动力转向储油罐的油面高度,不足时应当及时补充。如果发现助力油在刻度以下,油变稀或者油的颜色变得发黑,就说明要更换助力油了。一般汽车行驶2年或3万公里更换一次液压油。 助力转向是协助驾驶员作汽车方向调整,为驾驶员减轻打方向盘的用力强度,当然,助力转向在汽车行驶的安全性、经济性上也起一定的作用。就目前汽车上配置的助力转向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机械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一种是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君越就是这样的类型;另外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不同类型的助力转向系统保养也不同。对于机械液压式,平时的检查一定要多注意储液罐中的助力油不能缺少,此外,尽量别打死弯时间太长。平时,注意转向时是否很沉,是否有噪声等现象。如果有这样的情况,请一定检查类似油泵V型带、内部压力等方面的问题。而电子液压式,平时也要注意助力油的多少,当警告灯亮时,一定注意检查。对于电动助力系统,尽管结构相对简单,但保养起来不是肉眼就能看透的;如果出现方向沉,不听使唤的问题,办法就是拿仪器测量。 朋友们经常会遇到在一些路口要转弯的时候,需要将方向盘打到尽头,但是刚好遇到要避让的车辆,这时候无法将方向盘往回打,这种时候,助力转向打死尽量不要超过10秒以上,否则超过十秒对车辆会造成一定损害。 打死方向盘的后果,会引起转向机和转向高压油管内的油压增大,加剧转向系统的损害。其实开车的朋友都知道,在打死方向时起步,汽车的表现并不好,因为此时车辆的动力方向与车辆前进方向夹角大,有一部分力被损耗。因此建议不要打死方向盘,更不要时间超长,尤其长时间停车时,一定要把方向盘摆正。
驾车算不上是脑力劳动,但一定要用脑子;驾车真算不上是体力劳动,但开长了还真的会比较累。关于驾车特别是新手驾车,已经有许多讨论,驾校和陪练也教过,这里仅试图从相对生僻的角度谈一点经验。 ■稳住神 心莫慌 新手刚拿到“本子”初次上路时除去兴奋之外还有什么?紧张。因此,心态对新手上路影响很大。所以,调整心态稳定情绪很重要。所谓调整心态稳定情绪不是一句空话,也不仅仅是个心理调节的过程,而是需要具体办法和措施的。具体说,除去心理调节外,不妨可以用下面的办法试一试: 1.预先计划好行车路线。就是说,事先把你要去的地方所要经过的路线都在脑子里过一遍,把主要的路口、主要道路都有几排行车道等等都先想一遍。比如,遇到多排车道的时候,在什么位置应该选择哪排车道,大概在什么位置开始并线;比如,在某交叉路口遇到堵车的时候应该选择等还是选择绕;比如,目的地是繁华地带时,如何确定停车位……不妨把情况预先多想想,多准备几个方案。 2.确定出行时间。如果驾车技能尚不熟练,就应该结合线路的选择避开高峰时段,或者是在线路的选择上绕开高峰路段,待熟练后逐渐适应……在时间安排上也要给自己多留一些富余。 ■应潮流 随大流 先说明,这里的“应潮流,随大流”不是随波逐流去学别人违章的意思。什么样的行车节奏最安全、最便捷、最舒适?适应整个车流的行车节奏最安全、最便捷、最舒适!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交通特点,其中行车节奏也各不相同。不能适应当地的行车节奏,如果你走得过慢,总是被别人插进来绕出去的,既别扭又不安全;如果你跑得过快,就要时不时地急刹车、变道,遇到生疏路口还会不知所措,既坏了好心情又自找紧张。 因此,入城时不妨有意避开高峰时段,并有意识地观察并适应行车节奏。 ■顾左右 看镜子 车上左、中、右三块小镜子是用于扩大驾车者的视野,目的是让你及时了解周边情况和你所处的位置关系。正常行驶的时候即使是直线行驶,也应该“不定期”地至少在45秒内对这三块小镜子环视一遍,当然这是以不忽略前方情况为前提的。 当并线、转弯和倒车的时候,尤其需要看镜子。关于看镜子,应该从一开始就养成习惯,这一点和步行走路是一个道理(一个人低头匆匆赶路的情景就不再重复了)。因为多数镜子都是曲面的,所以多数人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里有几点建议: 1.停车的时候坐在车里从镜子看看后边的距离,然后再下车实地看一下有个比较,反复多次就可做到心中有数。 2.窍门是位置关系。通常镜子中的景物会比直接目视时要小,通过位置关系和位置(距离)变化来判断,是看镜子的一个窍门。比如行车时,如果镜子中后车距离迅速变小且后方来车迅速“变大”,说明后车距离你已经很近了;再比如倒车时,镜子里的马路(停车位)边线与车身呈一个夹角,如果在车子移动过程中这个夹角是不变的,那你的车身与这条线就是平行的;夹角扩大说明车尾已经偏向那条线了(注意,这时应该是缓慢后移的)。 ■守规矩 拘小节 交通规则自然是应该遵守的,这里更多是说一些不太起眼的小细节。 1.比如有的城市是全城禁止鸣笛的,这个时候应该格外注意行车时的横向间隔,不要再寄希望通过喇叭“开路”。注意,除非紧急情况,不要把安全寄托在喇叭上,这个时候更需要的是精力集中和预先判断。 2.遇到左转路口严重堵车时最好的办法,是继续前行就近利用方便安全的右(左)转重新回到这个路口。 3.正确选择停车位。停车时要避免堵“门”、挡“生意”,你堵人家门、挡人家生意对你的车没有一点好处。 行车的一个原则就是:给人方便,自己方便;予人安全,自己安全。
当你拿到驾照,可曾想过,不少实用驾驶技术,师傅并没有教你,还有些技术师傅压根就教错了? 这不是师傅的错,因为他们的一些驾驶方式在10年前或许是对的,可现在汽车技术改进了许多,驾校里还都是老掉牙的“破桑”;师傅也不是故意把一些有用的技术藏在肚子里,“应试教育”为本嘛,师傅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学员通过考试,不考的东西,教了又有什么“好处”? 如果你正是这样一名新毕业生,不妨听听以下老法师的指点。 1、如何拐弯进窄门? 首先目测是否能够进得去,不要紧贴着门边的障碍物拐弯,尽量减小转弯的夹角。 2、上坡、上桥怎样防止旁车“插入”? 坚持“走自己的道”,不要理会别人。若在中间一根道,则保持车辆居中;若在里车道,则居中偏外,这样别的车辆就不容易插入。还要注意车距,一定要保持相当的车距,防止前车溜车。 总之,让速不让道,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在自己的固有位置上。 3、怎样把车“嵌入”一排车的中间? 采用倒车停车方法。通过反光镜,以车位前方车辆车头的中线为参照物,当后车轮的一半过了这条线时,开始打足方向盘倒车,待车辆进入2/3以后,再回方向盘。 4、要不要放空挡? 不建议经常放空挡。在速度不快、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空档滑行,但省油效果不明显。下坡时切勿放空挡,不仅容易导致刹车失灵,而且一旦熄火,车辆可能失控。 5、如何超车和变道? 要坚决、果断,尽量贴近前车,尤其是双向车道,可以节省超车的时间。 变道时一定要通过反光镜仔细观察隔壁车道的车流情况,不仅要判断距离,而且要判断后车的速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可以变道,否则一旦发生碰撞,变道车要负全责。 若行驶过程中,前方有公共汽车靠站,看不清车头处是否有行人过马路时,可以看公共汽车车头前轮的空隙处,若地上有脚或阴影移动,则表示有人,超车时一定要注意。 6、绿灯闪烁,是否可以继续往前开? 按照新的交通法规,不建议绿灯闪烁的时候过,最好绿灯一闪就停车,避免闯黄灯。并且尽量避免停在斑马线上。 7、怎样换挡最有效率? 换挡的诀窍在于学会听发动机声音。车速快、挡位低、拖挡的时候,会发出嗡嗡的声音;反之,低速高挡的时候,声音也会异常,会很响,同时还会发生车身抖动的现象。 一般来说,起步后,车子开动之后放2挡,40码左右就可以换3挡了。 8、怎样把速度保持在60-80码? 很多路段超过80码会被电子警察揪住,但开得太慢又会影响交通顺畅,因此60-80码是最安全的行车速度。 首先,一定要养成不猛踩油门的习惯,至于踩油门的最佳力度,每一辆车都不一样,要尽快熟悉自己车子的油门轻重。 9、遇到红灯,如何把车停得稳一点? 提前从油门收脚,刹车不要猛踩,第一脚踩得略深一点,让速度迅速降下来,待车辆停之前,微放刹车,汽车就不会向前“冲”了。 10、如何把车开到上街沿? 一般不主张把车硬生生开到上街沿,容易损坏车辆。长时间“凝”离合器,车内会传来一股焦臭味,这是离合器磨损的味道。 有的地方停车紧张,实在需要把车开到上街沿,也要放慢车速,一个轮子一个轮子地上去,千万不要两个轮子一起冲上去,这样很容易造成避震系统的损坏。下来的时候,也最好从侧面下。
坡路的情况跟平坦路面有很大不同,原因很简单,因为车在坡路上有下溜的趋势。为了防止溜车,必须加大跟车的距离,不论是上坡还是下坡。至于跟车技巧,要根据实际路况来操作。总的来说,跟车注意三要素:速度、距离、视野,也就是平稳合适的速度,安全的距离和开阔的视野。 另外,在行驶过程中,这两类车千万不能跟,一是遮挡视线的车,比如大货车、公共汽车、大客车和车膜很深的;二是不能跟行驶不平稳的车,比如新手开的车、出租车、犹豫的外地车和改装车。这些车行驶速度忽快忽慢,或急停或急加速,这样对跟车造成很大不便,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除了以上所说的,还有车队跟车等内容,大同小异,保持尽量一致的车速和队形,注意头车和尾车的沟通就好。
对越野这项运动来说,最关键的便是要正确地为车辆选择轮胎,从而适应上下颠簸的复杂路面。反之,如果选择了不适当的轮胎,便会极大地制约四轮驱动技术的效能。无论是沙地、碎石还是冰雪路面,人们都要依据路况采用不同类型的轮胎,现在市面上还没有一种可以应付各种不同路况的全能轮胎。 沙地 轮胎在沙地路面行驶时,承受的空气压力要明显小于在碎石或是柏油路面。将轮胎内的空气放出一部分,轮胎的受力面积也相应地扩大了将近2倍,这对提高车辆的抓地力大有裨益。有时也许你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车轮伴着马达的轰鸣在沙子里飞快地旋转着,车辆非但没有逃离困境,反而倒是越陷越深辆。在沙漠中进行越野运动,以下这两种情况是十分危险的:第一种情况是沙丘,人们驾车翻越一个接着一个的沙丘,就如同在进行着上天入地般周而复始地摆动运动;另一种情况便是庞大的沙坑,一旦驶进去,要想顺利地再驶出来可就难上加难了。应对上述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估测出沙丘的坡度,利用车辆下滑时的强大冲力,一举跃上前面沙丘。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的车辆即将驶进沙坑,此刻应该尝试沿着沙坑的边沿行驶,从而不断提升高度,最后一举成功脱离险境。当然,在完成沙地越野运动后,不要忘记给轮胎充气。 泥地 车辆从泥泞中穿过后,轮胎上必然会附着上污泥,污泥不仅会留在轮胎表面,还会包裹上其他的污物。这种情况不同于沙地,轮胎很容易受到损伤。此时要保持低速行驶,从而避免污物被甩到水箱等设备上。测量过水面高度,并且参阅车辆的使用手册后,将车开到溪流中冲洗,应该算是解决此类情况的最佳途径。当然水面的高度绝对不能超过汽车的涉水高度(一般越野车辆的涉水高度为半米左右),专业人士则会通过改装手段提高车辆的涉水高度。不过在水中行驶时,切记要保持低速慢行。 山坡 在崎岖陡峭的山崖上行驶时,车辆保持良好的附着力是必不可少的。在石面上通常会覆盖着一层潮湿的、薄薄的苔藓.因此在这样的陡峭山崖上行驶可能面临着极大的风险,稍有不慎便会遇到意外。如果此时遇到车胎损坏的情况,人们应立即将车停置于较平的地面,待故障排除后再继续上路。 草地、碎石,积雪路面 车子在恶劣路况产生失控倾向时,电子辅助系统便会自动侦测到这一情况,并立即做出合理的反应。如果车辆在碎石和积雪路面进行刹车,车载的ABS会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在积雪路面上行驶,为车辆配备冬季轮胎不失为上上之选。
现在随油价上涨大家都在讨论怎么节油,但是太多的人都认为低速高档省油。而且有一种说法叫3档起步5档走车。这是极不科学的做法,而且对发动机是一种极大的损坏。 如果档位高而车速低则发动机转速非常低,这个时候也就要发动机在每一次做功行程中都要发出很大的力。 这样的坏处一:单次行程力量过大容易损坏活塞和缸套给曲轴和连杆的压力都属于过载状态。坏处二:由于发动机转速低使得发动机的温度一直上不去,低温工作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发动机内部基碳,基碳一多反过来就会直接影响发动机运转,使发动机工作无力,费油,甚至会顶缸和拉缸。最终不得不清洗发动机。 上两点坏处都是由低速高档走车带来的后果,而修一次发动机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如果曲轴连杆组坏了就要换总成或者整太报废,带来的损失远比省下的油钱多的多。 下面来说一下科学的节油方法,科学的方法节省的油钱很有限,但是对发动机保护是有利的。 图中的上面2条功率线和扭距大家都经常看到,但是下面的占空比线想必大家就不太清楚了 占空比就是一次喷油时油气混合气中空气和汽油的比例,线越低说明油的比例越少,反过来越高的部分说明油喷的越多。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发动机中等转速的时候是最省油的部分。 待速和低速运转时:0.9--1.1 中速运转时:0.4--0.75 高速运转时:0.75--1.4 为什么有高于1的比例呢?因为喷射压力高于大气压所以混合气的实际体积大于所在空间的体积处于高压状态下,而实际计算是非常复杂的,在这里就告诉大家一个基本概念: 在发动机的扭距最大点开始到发动机最高转速的一半转速的位置一般是发动机占空比最低的部分,也就是最省油的部分。 有些人会说那发动机转速高了很多也不费油吗? 这是和原来的低速高档相比转速高了很多,但是如上所说,发动机转速太低本身对发动机就不要是一种非理想工况运转,所以按我的方法中转速走车一般10W公里中修,而按一开始所说低速高档走车最多5W公里发动机内就会有相当的基碳出现,而且发动机寿命会大受影响。 如何开才可以做带中转速走车呢? 首先2档起步是可以的,比1档要稳,也省一些油。 起步以后要尽快加油加速把速度提起来(堵车时就2档走用理合控制速度) 速度到25KM/H--30KM/H时上3档依车不同而不同,按说明书中要求的上档时机上档一般就可以了 城市道路一般3-4档30KM/H--60KM/H 高速路上5档走车一般80KM/H到100KM/H为宜看车辆不同而不同 重点就是尽快加油加档使用高速高档走车。
一段时间以来,论坛中有关在多少发动机转速(或多少车速)换档的讨论比较多,我是今年1月13日买的vela1.5mt,当然也非常关心恰当的换档时机,也在论坛中发帖子请教过"班长"和各位dx们。但各方面的意见好象相差较大,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1)一档起步,车动挂二档走,加油门走起来换三挡,速度提上来换四档。------老职业驾驶员的观点与操作习惯(并不关注发动机转速,一般车动起来立即挂2档,加油到20公里/小时速度换3档,30-35公里/小时速度换4档,50公里/小时速度换5档)。(2)一档起步,10公里/小时以上速度换2档,加油到25-30公里/小时以上速度换3档,35-40公里/小时以上速度换4档,60公里/小时速度换5档------根据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换档,高于以上速度换档的效果是换档前踩油门加速的发动机声音将骤然变的轰鸣起来而不平顺。(3)发动机转速达到2000-2500转甚至3000转换档------论坛上普遍的观点,认为可以保护发动机,也认为前面的两种做法拖档(我特意查阅了“爱卡网的在线专家----天津一汽的某维修站的副站长的4次在线答疑问的文稿,他的专家观点是要2500转换档,低档高速废油但保护发动机,提倡2500转换档)。这种观点对吗?为此,我特地电话请教了天津一汽售后服务中心的有关人员,并通过他们取得了天津一汽负责发动机技术的专业部门的电话,并进行了电话咨询,现将获得的咨询结果以及我本人的驾驶感受向大家汇报交流一下:根据 天津一汽负责发动机技术的专业部门022-28010616张工的电话介绍总结交流,在正常情况下,2000转甚至2500转换档是不合适的(当然你速度上到从4档换5档时另当别论),一般市内行车的换档转速正常在1000-1200转,不可能达到2500转,2500转的速度足以跑到60公里/小时的速度,过大地轰油门反而对发动机不好,当然现实情况确实存在喜欢急加油加速的人的车跑了一段时间以后好象比一些不喜欢急加油加速的车更容易提速的状况,他们现象地称为车随人变或车在逐渐地适应开车的人,但着并不能说是乎更容易提速的车的发动机保护的好。我汇报了我自己的驾驶习惯(一档起步,6-10公里/小时以上速度换2档,加油到30公里/小时以上速度换3档,40公里/小时以上速度换4档,60公里/小时速度换5档-----但转速表1档在900转、2档在1000-1200转、3档在1500转左右,从来也达不到2000转)他认为没有问题,只要行车平顺就好,不存在观点(3)的说法。我还特别就行驶中的一个特别情况请教了张工。当行驶中遇到红灯放油门车速下降到25公里/小时速度,而前方变绿等可以加速时,该挂3档还是2档?实际上挂3档车能够提速行使但论坛中都认为拖档,而挂2档车子会铿一下速度反而被拖下来。张工答复:应该挂3档,但应稍缓一点加油提速,没有必要挂2档,如果一定要挂2档又不铿一下,那就需要踩一下油门。但这没有必要。总之,低档高速保护发动机的所谓专家说法没有道理,而且费油。所谓的“拖档”是指低速时挂高速档,此时加油车子会有速度提不上去,马上就有要熄火的铿一下的感觉,这才叫“拖档”。“铿车”不好,抢挂低速档又没有踩油门不也同样铿车”。但张工同时也告诉我,我现在虽然能够不加油门用怠速1档起步,但这不正确,应该略给点油为好,当然如果堵车时一点点挪就不需要了。以上是我了解到的比较权威的观点,特与vela车友们分享。
汽车近几年在大城市的普及,使很多家庭圆了有车梦。很多车主把汽车当做家庭的一员看待,但就像早些年很多人刚有点钱猛吃猛喝结果带来富贵病一样,很多人并不知道该怎样善待自己的车。其实,爱车就应该像爱自己一样,需要从小处入手关注汽车的健康,需要未雨绸缪。 前几年夏天,每次暴雨过后,我们都会在大街上、在小区里、在地下车库看到水淹的车,在电话里听到不少车主投诉暴雨带来的车险纠纷等一系列问题,《大河车城》也经常就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这些报道对于未受损失的车主来说,是一种参考,一种借鉴。但对于不少已受损失的车主来说,报道只能起到安慰和释疑的作用。有消息说,今年我省降雨将多于往年,现在已经逐步进入雨季。如何保证雨季行车安全?如何避免停车被淹?车内怎样防潮?车辆在水中熄火怎么办?本期《大河车城》将做全方位的解读,力争让广大车主尤其是新车主做到心中有数,在暴雨突然袭来时避免损失或减少损失。
1、夜晚远光灯越强行驶越安全;错误,灯光的照射角度越大越安全,灯光抬得越高越亮越危险。 2、常常使用大油门对发动机不好;错误,发动机在挡位上转速经常提到4000以上不但无害,还对发动机有一定的好处,常常空挡踩油门或长时间在高转速上才对发动机不好。 3、习惯性踩离合器是减少麻烦的办法;错误,习惯性踩离合器不但对机器不好,反而麻烦会更多,更重要的是不安全。 4、汽车行驶时将中央门锁锁死是安全的办法;错误,这是极其危险的办法,汽车一旦出现事故时,会打不开车门,因而危险率进一步提高。避免小偷抢夺车内的物品,最好在堵车时或等红绿灯的时候再将中央门锁锁死。 5、习惯泊车后只拉紧手刹;错误,在不平的地面泊车后不但要拉上手刹还要挂在挡位上,这样才是防止汽车因路面不平避免下滑的最好办法。 6、单向行驶时如果有双道,压虚线行驶最安全;错误,这最容易出现事故,因为无论是前后行驶的车辆无法判断你行驶的意图。 7、高速拐弯时一边踩离合器一边踩刹车行驶最安全;错误,不可踩离合器,无论任何情况下,踩离合器行驶会增加汽车的惯性,应该将挡位放低后再踩着刹车行驶。 8、汽车加装ABS系统后是为了缩短刹车距离;错误,ABS最大的优点不是缩短刹车距离,而是防止轮胎抱死,因此,即便遇到特殊情况将刹车踩死,其方向盘也是可以操控汽车的方向,学会紧急刹车后缓冲这段刹车的距离是认识ABS的关键所在。 9、遇到其他驾驶不熟练者或违章者应通过喇叭或大灯提示他;错误,应该尽快远离他,按喇叭或大灯提示他只会增加他的紧张情绪,使他更加难以控制汽车。 10、拐弯或并道时应先看反光镜;错误,应先扭头看一下车的后面再看反光镜,因为,有时反光镜调节得不好会有死角现象,此外,转向灯打开后会使靠近自己的车辆增加提速或放慢的几率,仅从反光镜不能完全判断正确性。 11、开车时听音乐会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错误,好的音响设施和自己喜欢的音乐能进一步抑制疲劳的精神状态,能进一步调整更好的心理状态。 12、开车行驶时只注意保持前后车辆的距离;错误,除了保持与前后的安全距离外,还应尽量避免与左右手的车辆保持并列行驶,通过提速超车或放慢速度来错开并列行驶者,并列行驶的最大坏处是分心,容易使注意力从前方分散到左右,对初学驾驶者更容易造成紧张不安的情绪。 13、将驾驶座椅调得越靠近方向盘越有安全感;错误,这纯属心理作用,反而越靠近方向盘越容易增加紧张情绪,除不影响脚手操控外,驾驶座椅越远离方向盘越好,一是驾驶时的视觉更广大,左右眼的余光看到的会更多,二是座椅靠方向盘太近,必然蜷着腿驾驶,长时间容易疲劳,三是出现紧急情况身子与汽车的操控台、方向盘缓冲的余地大,安全系数高。 14、除车窗反光镜的位置不贴太阳膜外,在其他地方大面积贴太阳膜不影响驾驶;错误,驾驶者的视线不光是前方,侧面和后方同样需要经常看,影响驾驶者的视线就增加了危险的程度,此外还会减少驾驶者的乐趣。 15、高速行驶时一边的轮子突然压到积水的路面很危险;错误,如果盲目踩刹车才危险,遇到这种情况控制好方向盘比踩刹车更重要和更安全得多。 16、光滑的路面应学会用好手刹和脚刹来控制汽车行驶;错误,应学会用好挡位来控制汽车行驶。 17、空挡行驶时省油;错误,没有科学根据,熄火行驶才省油,但两者同样不安全。 18、习惯开快车的人驾驶技术高;错误,驾驶技术好的人是判断准确和果断,并将最坏的可能考虑在内。 19、提速超车时首先是观察和判断前方对应驶来的车辆情况;错误,首先是观察和判断后面行驶的情况,在确定后面没有车辆欲超自己的情况下再观察和判断前方的情况。 20、晚上行驶将前后的雾灯打开更安全;错误,更危险,尤其前雾灯的白光束非常强,影响对面行驶的车辆同样会影响自己的安全。只有遇到恶劣的天气无论白天或夜晚才可以使用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