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控制车速,是安全行驶的一个必要条件,所谓“中速行驶,安全礼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般来说,许多驾驶员根据自己所驾驶车辆的车型和性能,经过实践和侧试,大都能摸索出自己最喜爱、感觉最自如的一种车速。如果这种行车速度能够符合交通法规中的有关规定和交通环境,即可把这种车速定为自己的安全车速。当然,城市与乡村不同,山区平原不同.正确控制车速.环必须注意下列车辆的行驶环境. (1)密切观察沿途,遇有限速标志(图4-2)时,须严格按标志规定行驶。 (2)根据行驶道路状况和运行条件,灵活掌握和控制车速,该快就快,该慢就慢。 (3)在交通拥挤、车辆较多、车流已有自然速度节奏的道路上行驶,要使自己的车速随车流速度行进,不要性急超车。 (4)尽量保持经济车速,避免高速超车和低速慢行。汽车载重量小、道路条件好时,经济车速可适当高一些,而汽车载重量大、道路条件差时,经济车速就必须降低一些。 (5)行驶中,车速与同向行驶车辆间距相适应。在不同天气、道路、车速条件下,与前车间距也不相同,间距大小以确保安全为适度(图4-3).
在高速公路进口处前通常设有较宽敞的停车场和各种服务设施,专供准备进人高速公路的车辆使用。在这里,车辆必须做好进入高速公路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1.检查车摘的技术状况(图2-117) (1)停车前。注意:车辆各种仪表是否正常。车辆有无异常响声。车辆有无超常振动;转向有无卡滞、松旷.停车时制动是否失灵和跑偏。 (2)停车后。检查:燃油箱内的燃油存t,是否能使用到下一个加油站.发动机的润滑油存I及有无严重漏油。冷却液的存I及有无严重漏水。风扇传送带有无损伤、风扇传送带的松紧度。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要求,清理轮胎花纹间的夹石、异物等。传动部分、悬架部分是否连接牢靠,有无松脱现象(特别是传动轴的紧固螺母、轮胎的紧固螺母)。转向系统中的传动机构连接是否牢靠,各连接铰链处是否严重松旷.电气设备中的蓄电池、起动机、灯光信号、喇叭等的工作状况,以及发动机能否迅速启动,灯光是否明亮(高速公路一般是没有路灯的),喇叭音A是否洪亮。 2.检查汽车装载情况 要求:载货高度、宽度、重符合要求。装载物品包捆牢靠,不得取散,不得滚落.客车不得超载。 3.检查乘员情况 要求:轿车驾驶员和前排座乘员系好安全带。货车除驾驶室外,其他任何位里均不得载人。客车内不准乘车人站立,不准乘车人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向车外,不准向车外抛弃物品。 4.准备好规定的紧急停车用标志及修车工具 在高速公路上,因故障需要停车时,应设置停车指示标志,因此必须准备停车指示板(白天停车时用)、停车指示灯(晚上停车时用)。另外还需准备临时修车时用的工具和备件。 5.指定好行车计划(图2-118) 计划好行车路线,并预计车辆驶离高速公路的大概时间(长时间高速驾驶是危险的),要适当安排休息时间(休息必须驶离高速公路),了解该高速公路的基本结构形式,驶离地点的匝道形式及驶出方式,以及了解天气预报和交通管理部门发布的气候信息、路况信息,做到心中有数,早做准备。 以上所有项目均必须在车辆进人高速公路(尤其是长路程的高速公路)之前检查和准备完毕。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项目,驾驶员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无法解决的必须请交通管理部门及汽车维修点协同解决,切不可抱侥幸心理,贸然进人高速公路.
上坡时,重力作用在车后部,因此必须在上坡之前先加力才能上去.下坡则相反,重力作用导致自然加速,如不加以控制则会因车速过快导致危险,因此要慢慢减速行驶。 1.上坡(图2-68) 上坡时,手动挡车必须根据坡道坡度的大小选择挡位。自动挡车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将变速杆扳到正常行驶的D位置,根据坡度用油门加速即可以上坡。上坡时可能会稍稍感到力f不足,所以将变速杆调到2挡就可以强有力地上坡。 特别提醒:快接近坡道顶端的地方,因为视野受到限制,看不清前方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地段(图2-69)。交通规则明确规定必须减速慢行。所以,一定要松油门减速。 2.下坡 下坡时会出现自然加速现象。速度过快时会出现制动失灵,非常危险。 因此,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车速,缓慢下坡。 下坡操作时,切忌产生只要踩制动随时都可以减速的错误观点。频繁地使用制动会造成制动装置过热,而出现汽车因温度过高导致燃油在管道中产生气泡,造成发动机熄火或制动不良等现象。所以,下坡时一定要采用以发动机制动为主、睬脚刹制动为辅的方法进行减速操作。 小窍门:一般情况下,自动挡车用正常行驶的D挡驾驶,但D挡有一个很大的缺憾,那就是发动机制动几乎不起作用。 在需要发动机制动的下坡时,如果坡度较小,只要关点火系统就可以使发动机制动勉强起到一点作用,再配合使用脚制动就可以顺利下坡。如果坡度很大,只采取上述操作无法控制车速加快时,必须换成2挡。在2挡发动机制动才可以发挥作用,大多数的下坡时都采用这种方法通过。如果即使放在2挡发动机还需要频繁地睬制动时就要换成1挡。发动机制动在1挡时作用最强,以至于有时不得不轻轻踩下油门才能顺利下坡。 总之,下坡时如果过多地踩制动,会导致制动系统发生故障而失灵,造成重大事故。这一点要切记。在训练场内练习时,最好在下坡前换成2挡,然后轻踩脚制动控制车速缓慢下坡。
常说,驾车是个熟练活,这话不假,但又不完整。其实,驾车真算不上是脑力劳动,但一定要用脑子。驾车真算不上是体力劳动,但开长了还真的会比较累。关于驾车特别是新手驾车,已经有许多讨论,驾校和陪练也教过,这里谈一点经验。 1.稳住神,心莫慌 新手刚拿到“本子”初次上路时除去兴奋之外还有什么?紧张。因此,心态对新手上路影响很大。所以,调整心态、稳定情绪很重要。调整心态、稳定情绪不是一句空话,也不仅仅是个心理调节的过程,而是需要具体办法和措施的。具体说,除去心理调节外,不妨可以用下面的办法试一试。 (1)预先计划好行车路线。就是说,事先把你要去的地方所要经过的路线都在脑子里过一遍,把主要的路口、主要道路都有几排行车道等都先想一追。比如,遇到多排车道的时候,在什么位置应该选择哪排车道,大概在什么位置开始并线.比如,在某交叉路口遇到堵车的时候应该选择等还是选择绕。比如,目的地是萦华地带时,如何确定停车位。不妨把情况预先多想想,多准备几个方案。 (2)确定出行时间。如果驾车技能尚不熟练,就应该结合线路的选择避开高峰时段,或者是在线路的选择上绕开高峰路段,待熟练后逐渐适应,在时间安排上也要给自己多留一些富余。 2.应潮流,随大流 先说明,这里的“应潮流,随大流”不是随波逐流去学别人违章的意思。什么样的行车节奏最安全、最便捷、最舒适?适应整个车流的行车节奏最安全、最便捷、最舒适!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交通特点,其中行车节奏也各不相同。不能适应当地的行车节奏,如果你走得过慢,总是被别人插进来绕出去的,既别扭又不安全。如果你跑得过快,就要时不时地紧急制动、变道,遇到生疏路口还会不知所措,既坏了好心情又自找紧张。因此,入城时不妨有意避开高峰时段,并有意识地观察并适应行车节奏。 3.顾左右,看镜子 车上左、中、右三块小镜子是用于扩大驾车者的视野,目的是让你及时了解周边情况和你所处的位置关系。正常行驶的时候即使是直线行驶,也应该“不定期”地至少在4s-5s内对这三块小镜子环视一遍,当然这是以不忽略前方情况为前提的。当并线、转弯和倒车的时候,尤其需要看镜子。关于看镜子,应该从一开始就养成习惯,这一点和步行走路是一个道理(一个人低头匆匆赶路的情景就不再重复了)。因为多数镜子都是曲面的,所以多数人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里有几点建议。 (1)停车的时候坐在车里从镜子看看后边的距离,然后再下车实地看一下有个比较,反复多次就可做到心中有数。 (2)窍门是位置关系。通常镜子中的景物会比直接目视时要小,通过位置关系和位置(距离)变化来判断,是看镜子的一个窍门。比如行车时,如果镜子中后车距离迅速变小且后方来车迅速“变大”,说明后车距离你已经很近了,再比如倒车时,镜子里的马路(停车位)边线与车身呈一个夹角,如果在汽车移动过程中这个夹角是不变的,那你的车身与这条线就是平行的,夹角扩大说明车尾已经偏向那条线了(注意,这时应该是缓慢后移的)。 4.守规矩,拘小节 交通规则自然是应该遵守的,这里更多是说一些不太起眼的小细节。 (1)比如有的城市是全城禁止鸣笛的,这个时候应该格外注意行车时的横向间隔,不要再寄希望通过喇叭“开路”。注意,除非紧急情况,不要把安全寄托在喇叭上,这个时候更需要的是精力集中和预先判断。 (2)遇到左转路口严重堵车时最好的办法,是继续前行就近利用方便安全的右(左)转重新回到这个路口。 (3)正确选择停车位。停车时要避免堵“门”、挡“生意”,你堵人家门、挡人家生意对你的车没有一点好处。 言而总之,行车的一个原则就是:给人方便,自己方便.予人安全,自己安全。
新车出厂后开始行驶,由于汽车和部分的运动部件还没有完全磨合。因此需谨慎使用,否则将会缩短汽车使用寿命。所以一般从速度到维修保养到装饰都需要步步为营,爱车才会永葆青春。 1 .2500km内爱惜你的新车 (1) 100km。内摩擦制动片尚未达到100%制动效果,轮胎摩擦力也不够,因此制动时要比正常情况多用力。 (2) 100km-150km。轮胎附着力尚未达到最佳效果,驾驶员应尽量避免快速过弯时紧急制动。 (3) 500km一2500km,驾驶员应温和驾驶,时速不超过100km/h,转速不超过2500r/min. 2.使用时,要注意的事项 (1)启动先预热,切勿全踩油门。 (2)切勿紧急制动。紧急制动不但使磨合中的制动系统受到冲击,而加大底盘和发动机的冲击负荷。所以在最初300 km内不要采用紧急制动。如有突发情况,也尽A先踩离合器踏板,抬起油门踏板。 (3)行车及时换挡,不要长久用一个挡位或高速挡行驶。 (4)用油要规范,新车在磨合期内使用的汽油不能低于厂家规定的标号。 (5)切勿超负荷驾驶,新车满载运行将会对机件造成损坏。 所以在最初1001m内,国产车不能超过额定载荷的75%一80%,进口车不能超过90%, 3.维护保养 除在汽车的磨合期进行正确的驾驶和使用,驾驶员还应加强磨合期的维修保养。 (1)第一次清洗千万不能马虎。如清洗不当,会损伤外部的油亮部分,最好去无尘手工洗车房,遵循专业人士意见。 (2)新车漆面虽无老化问题,但使用前应该做彻底的保护处理,及时正确的养护能使爱车永葆青春,所以在选择保护蜡的时候要留心。 新车蜡有两种:一是新车蜡。一是新车保护蜡。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蜡,一辆新车应先使用新车保护蜡,在日常洗车后可使用新车蜡。新车保护蜡的特有功能是超强的抗氧化、抗腐蚀功能,涂抹一次,一般可保持一年之久,日常洗车不会被洗掉。新车蜡是一种柔和性蜡,一般里面没有抛光剂,不能经受洗车的考验。 (3)新车内饰保护,车内饰一般有两种材料:皮革和化纤。拿到新车后最好立即做保养。皮革有两种上光剂:蜡质和树脂。蜡质只能上光,不起保护作用,充其量可以防水.树脂型皮革上光剂,强调产品的保护功能,抗磨、抗紫外线、抗腐蚀性油污侵蚀。化纤物的保护一定要分清内饰“清洗剂”和内饰“保护剂”,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产品。内饰保护剂一般含有硅酮树脂,能在纤维表面形成保护膜,这样油污就不会直接侵蚀化纤,紫外线也不会氧化内饰材料,使其褪色、发白了。内饰清洗剂分为平绒清洗荆、化纤清洗剂、皮革清洗剂等多种。喷在化纤表面,用干毛巾擦拭即可。这时一定记住,别忘了头顶上的顶篷。
在实际道路行驶时,必须汇入其他车辆组成的车流中行驶。因此,能够根据车流的速度来调整自己的车速是非常重要的。从缓加速或必要时的急加速,到减速时的提前松油门自然减速或紧急情况下的急制动等,有关速度调节的练习是驾驶操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1.加速 用正常行驶的D挡松开制动,利用惯性现象使车辆开始移动后,立即踩油门加速。开始时,油门的灵敏度之高经常出人意料,因此要注意踩油门用力过度会导致加速过快。相反,如果过于担心急加速而不敢踩油门也是不好的。踩油门右脚腕不要用力,要以脚跟为支点主要靠脚尖用力进行操作,如图2-66所示。 在训练场内的环形道路上要习惯于将速度提高到30km/h左右,这是提高驾驶技术的捷径.一旦出现险情时,坐在旁边的教练员会使用辅助制动及时帮助你,因此,要幸出勇气来练习。 2.减速 自动挡车与手动挡车相比,即使松开油门发动机制动也几乎不起作用,所以减速效果不好。因此,要想减速必须尽早松开油门,尽早用力踩制动,如图2-67所示。必须牢记这个要领。对松开油门后速度下降的程度及制动的效果,要在各种车速下加以体验,尽快掌握。 小窍门:手动挡车在行驶中松开油门后,发动机转速下降,与其连接的驱动轴的转速也随之降低,相反,踩油门后则加快‘松开油门即可导致车速下降,表示发动机制动有效,但它不是机械构造意义上的制动。发动机制动在低速运转的齿轮上效果最好,另外,踩离合器后,改为惯性行驶,当然发动机制动不起作用。 自动挡车处于D(正常行驶)状态时,因发动机制动几乎不起作用,所以要注意预先使用脚制动。另外,下坡时如果要使用发动机制动时,须放人2挡才有效,如调到1挡则效果会更强,能达到降低下坡速度的目的。
(1)使用预见性制动。凡在高速挡行驶时,要先踏制动踏板,待车速降到l01an/h以下时再踏离合器踏板,这样既能避免造成发动机熄火,又可发挥较大的制动效能。凡在低速挡行驶时,可先踏离合器踏板,然后再踏制动踏板,这样既能保持发动机怠速,又能使车平稳停住。 (2)汽车在狭窄弯道或雨、雾多、冰冻、泥泞等路上行驶时,不得作紧急制动。若制动过急,容易使车轮抱死而发生侧滑或倾翻等交通事故。 (3)除制动器失效或不宜使用制动器等情况外,严禁由高速挡直接换人低速挡来代替制动。 (4)紧急制动时,切不可先拉驻车制动器操纵杆,后踏制动踏板,不得先踏离合器踏板或者把变速杆挂入空挡。 (5)没有ABS的汽车需急制动时,尽量不要猛踩死制动踏板,应采取“点制动”,即在紧急制动时反复迅速地几次踏下、抬起,再踏下制动踏板。 (6)汽车涉水或车辆的一侧处在泥泞、冰雪等滑路上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行车制动器。
1.城市道路的主要交通特点 (1)行人多。城市的人口密度高,尤其在上下班的交通高峰时段,道路上的行人十分拥挤。个别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交通法规观念淡薄,违章行走,抢占机动车道。在无安全防护设施的路段和无指挥信号的交叉路口处,经常会有行人随意地横穿公路或在车道上行走。这种人、车混行的交通混乱现象,严重地影响行车安全。 (2)车辆多。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各种车辆与日俱增。出租车、公共汽车数量多,尤其是个别驾驶员的交通法规意识淡薄,运行无规律,争道抢行,任意停车,妨碍其他车辆行驶,摩托车快速、灵活、任意穿行超车。自行车数A庞大,骑行灵活,常常占道行驶。这种交通状况致使机动车辆行驶速度减慢,道路通行能力降低,容易造成堵塞,甚至发生事故。 (3)道路少。道路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虽然各城市对道路进行了大f的维修改造,但由于种种原因,城市的道路状况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交通的需要,路少车多始终是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一大矛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另外,道路网络布局不合理,违章建筑和占道摆摊设点,降低了现有道路的利用率,使原有的矛盾更为突出。 (4)交通设施完善,管理严格。城市的交通安全管理设施较为完善,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特别是立交桥的出现,缓解了城市交通不堪重负的局面。城市交通管理人员多,管理严格,维护了良好的交通秩序。 2.不同城市的交通特点 我国的城市有大、中、小(城镇)等不同规模,除了具有上述的特点外,城市的大小不一样,交通状况也不尽相同。以下是不同城市的交通特点: (1)大城市。作为地区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人多车挤,街道密布,交通情况错综复杂。但交通管理设施完善,组织严密,管理人员多,人们有遵守交通法规行进的良好习惯和较强的交通安全意识,人、车各行其道,秩序良好。 (2)中等城市。行人、车辆较多,有相应的交通设施,少数人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较差,除城市干道外,交通秩序较为混乱,会给行车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 (3)小城市(城镇)。街道狭窄、管理设施不完善,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组织不严密。人们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和常识,人、畜、车辆混杂而行。非机动车违规占道、乱停乱放,若遇集市,人、车十分拥挤、秩序紊乱,常会造成交通堵塞。 3.城市道路驾驶操作 (1)汽车在快慢不分的车道上行驶时,驾驶员必须遵章守法,认真执行右侧通行的规则,各行其道,如图2-109所示。在快慢车道行驶分两种情况:①在无漆化标线的线路(若路宽大于或等于14m时,则两侧各3.5m为非机动车道,其余路面为机动车道。若路宽小于14m但大于或等于l0m,则居中的7m为机动车道,两侧至少各有1.5m的路面为非机动车道,若路宽小于10m但大于或等于6m的,则两侧1.5m路面为非机动车道,其余路面为机动车道)行驶时,机动车一般居中偏右行驶,非机动车则紧靠道路右侧行驶。如果因超车、会车等情况,必须占用他车的行驶路线时,按规定必须让有通行权的车辆先行。②在只划有中』白线的道路,机动车应靠中心线右侧行驶,非机动车则靠道路右边行驶。 (2)汽车在两种车道上行驶(即划有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白色连续实线为车道中心线,划在道路的中间将道路纵向分成两部分,从而解决了车辆往来路线不分的问题。白色间断线为车道分道线,用以区分车道,靠中心线一侧的车道为机动车道,供机动车行驶.机动车道右侧的是非机动车道,供非机动车行驶,如图2-110所示,根据各行其道的原则,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别在各自的车道内享有通行权,各种车辆必须在规定的车道内顺序行进。在通常情况下,不允许车辆越过中心线或压线行驶。若因故借道行驶,不准妨碍该车道正常行驶的车辆。一当车辆越过人行横道时,不得妨碍有先行权的行人通行。 (3)汽车在三种车道(即划有小型快速车道、大型载货汽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上行驶时,机动车、非机动车都只准在规定的车道内行驶,不准跨线或压线行驶。划有黄色实线处,表示严禁车辆越线改变车道或越线超车。 (4)汽车在城市里行驶时,应控制行驶速度。目前,城市交通规则所规定的最高时速是为我国主要车型的经济速度而制定的。对于通过繁华交叉路口、行人稠密地区、铁路和街道交叉地点,转弯、掉头、上下桥以及大风、积水、结冰、雾天等能见度在30m以内,行驶中遇有喇叭发生故障或下雪下雨时刮雨器损坏等情况,最高速度不得超过15km/h, (5)合理控制行驶间距(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后车车头与前车车尾间距离)和行驶横向距离。如遇特殊情况,行驶间距可增大1倍~-2倍.在会车、让车或超车过程中,驾驶员必须根据车辆的位置、车速、道路、地形等变化,照顾到前后及两侧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车速和两车外侧间的横向距离。根据我国道路实际情况,交通管理部门对各种不同车速的最小横向距离和车轮至路边的最小距离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与非机动车间的行驶横向距离,在提前观察好各种车辆动态的情况下,要保持1m-2m以上的距离。 (6)城市中驾驶车辆,应首先了解城市的交通路线和当地交通管理细则,必须集中思想,谨懊操作,严格注意行人与车辆的动态,正确判断交通情况的变化,遵守交通法规关于驾驶员的交通道德、指挥信号和交通替察的指挥手势、和标线。不得驶人禁行路段,注意安全车速和安全距离。掌握变更车道、通过交叉路口及人行横道的方法,确保安全。 (7)通过学校、公园、体育场馆、影剧院等公共场所,集市或农贸市场时,应低速缓行,懊防行人突然横穿,更不得用汽车去挤开人群。严格遵守禁止鸣喇叭的规定,减少噪声污染(图2-111), (8)超越电车、汽车或与其会车以及经过有公共汽车、电车进站停靠的汽车站时,除注意超越(或相会)的车辆外,要随时做好停车准备,以防车前(或车后)跑出准备横穿街道的行人与自行车、靡托车等(图2-112), (9)需要倒车或掉头时,必须依照倒车和掉头的规定,选择合适地点。操作中要小心谨慎,必要时要有人指挥。确需停车时,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关停车的规定。 (10)在混合交通道路上,行车中遇到较多的自行车时,应注意观察动态,减速缓行,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交会或超越自行车时,要留有足够大的侧向间距。遇到自行车流时,要重点观察右侧超速骑行的自行车,车速保持相对稳定,要苦惕骑车者突然骑入机动车道,在自行车流中或被自行车包围时,车速应保持与自行车流的速度相等,要稳住方向,需转向时要缓慢,除鸣笛发出转向信号外,还应用手示意转向方向,不可猛打方向,更不得骤然起步或停车,注意保持随时可制动停车的状态,确保行车安全。 (11)摩托车已成为目前交通工具中的又一重要参与因素,它速度快,稳定性差,具有自行车与机动车的双重特点。因此,在城市、集镇驾驶汽车应引起足够重视,行车中不宜尾随康托车,应保持足够间距。与之会车和超车时,侧向间距要大。 (12)通过交叉路口。由于交叉路口的视线盲区较大,驶过交叉路口的车速不得超过20km/h。车辆在行近交叉路口时,要提前50m-100m减速。最好将车速控制在5km/h-10km/h。通过有快慢车道或多车道的交叉路口时,均要在离路口50m-100m处交换车道。 ①通过有自动信号灯的交叉路口(图2-113):不但要严格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原则,而且还必须了解先行权和放行权的问题。被放行的车辆享有先行权,但在通过有行人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时,被放行的行人在人行横道上,享有先行权。通过没有行人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时,也必须确保行人的安全。被放行的直行车辆与转弯车辆相遇时,直行车辆享有先行权。左转弯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遇时,左转弯的机动车享有先行权。在有交通民签指挥的路口,oli应以交通民警的指挥手势为谁。在交叉路口遇到红灯时,直行或左转弯车辆应停在停车线外,右转弯车辆在不影响被放行车辆正常行驶,并保证路边行人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右转。若车辆在快慢车道不分的道路上行驶,则不能偏左停车,以免妨碍交通。如路口已经有车辆停放,便应依次停下。列队通行时,应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并随时做好停车准备,待绿灯亮时依次通行。 ②通过无人指挥的交叉路口: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相遇时,机动车享有先行权.同方向的右转弯机动车和直行非机动车相遇时,直行非机动车享有先行权。在支干不分的道路上转弯机动车和直行机动车相遇时,直行车享有先行权.双方都是直行或左转弯的机动车,则右面先来的车辆享有先行权.左转弯机动车和右转弯机动车相遇时,右转弯机动车享有先行权.先进入交叉路口的车辆比尚未进人交叉路口的车辆享有先行权。应当指出的是:若对方违反让车规定,我方应主动谦让,要养成礼让行车的良好习惯。应按“一慢,二看,三通过”的操作方法,驾驶车辆通过交叉路口。 ③通过环形交叉路口。 a.进人交叉路口后,所有车辆都要绕岛右侧转行,但不开转向灯。行驶到预定道路,准备驶出路口前再开右转向灯,然后离开环形交叉路口,如图2-114所示。 b.在进入环形交叉路口前,应将车速控制在15km/h左右,井注意来自左方的车辆。进入环岛后,则应将注意力转到右侧向环道内驶来的车辆.出路口时,应注意右侧直行的非机动车,以确保安全。 c.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车道的环形路口,靠环岛的内侧为快车道。当车辆由内侧车道离开环形路口,驶向预定道路前,一定要及时发出转向信号。先驶入外侧车道,然后驶离环岛,决不可从内侧车道直接右转弯驶出环岛,以免与在外侧机动车道行驶的车辆相撞. d.进人环形交叉路口的机动车和驶出路口的机动车相遇时,驶出路口的机动车享有先行权。另外,在早、晚行驶时,必须注意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反方向行驶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13)通过立交桥。通过立交桥时,必须按设在路口的标志所规定的方向行驶。在未看清标志内容时,应停车了解,决不可贸然通过。立交桥上不可随意停车、倒车或掉头逆行. ①直行车辆可在主干道上正常行驶。 ②右转弯车辆应开右转向灯,转入规定的路线,靠右侧行驶。 ③左转弯车辆须驶过立交桥后方可转弯,转弯时不能直接左转弯,而应开右转向灯向右转弯行进,然后再右转弯,便进入了主干道,也达到了左转弯的目的。 ④掉头车辆接左转弯的方法接连两次便可实现。 ⑤爬越较长的立交桥坡道时,为了保持足够的动力,迅速而稳妥上坡,必须注意观察坡道的交通情况。若条件允许,可提前在100m左右处采用高速挡加速上坡,或提前换进低一挡位并加速上坡,如图2-115所示。上坡时,应设法与前车保持30m以上距离.以防前车倒退时发生冲搜。 ⑥在下立交桥坡道时,一般应将速度控制在30km/h以内.若下较陡而长的坡道时,则应先在坡顶试踩制动踏板,检查制动作用是否良好,确认正常的前提下,与前车保持5m以上的间距,缓缓行驶,如图2-116所示. ⑦车辆在首蓓叶形立交桥上通行时,各方直行车辆均按原方向行驶,各方右转弯车辆须通过右侧匝道行驶,各方车辆左转弯或掉头时,必须直行驶过线桥后,再以右转弯行驶的方法通过匝道进人桥上或桥下来完成。 ⑧立交桥上是不准车辆停放的,尤其是在立交桥的坡道处严禁停车。如遇车辆发生故障必须停车时,应尽量将车停靠路边,挂上低速挡或倒挡,拉紧驻车制动器,垫上三角木,并示意等告信号。
1.汽车行驶的方法 1)正常的行驶方法(图2-64) 正常行驶时,变速杆放到D位置即可。踩油门后,通过齿轮的调节而加速,松开油门后即可减速。速度很快时,单靠油门无法达到减速目的,必要时要使用制动。 2)下坡的行驶方法(图2-65) 因处于D(正常行驶)位置的发动机制动不起作用,下坡时车速会越来越快。为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要换到2挡,并同时使用制动。 特别提醒:单纯依靠制动减速,制动装置会由于频繁使用导致过热,失去作用,非常危险,因此以上操作非常必要。 2.汽车的换挡操作技术 1)自动挡汽车行驶过程中挡位操纵杆的位置 自动挡汽车在行驶时,如果是把挡位操纵杆位置按L-2-D的顺序进行变换,可以不受任何车速条件的限制,即不管汽车的行驶速度高还是低都可以按此顺序变换挡位操纵杆的位置。如果是按D-2-L的顺序变换挡位操纵杆的位置,就必须要在实际车速不高于相应的升挡车速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如D挡位降挡的车速一般在80km/h左右,超过100km/h能降挡的情况不多,若在超过规定降挡车速的情况下强制降挡操作,则会造成发动机转速降低,而此时变速器一侧的转速仍保持着高速。在这种转速差的作用下自动变速器内的液压油(自动挡F)会因此而迅速升温,从而将降低自动变速器的功能并损坏系统中的橡胶件,因此,在自动挡汽车的驾驶操作中要特别注意。 驾驶自动挡汽车爬长坡时,应将挡位操纵杆的位置变换到2挡或L挡的位置(尤其是L挡,它具有1挡的锁止功能),就能避免自动变速器的“循环跳挡”。 驾驶自动挡汽车下长坡时,应将挡位操纵杆置入L挡的位置,禁止将挡位操纵杆置入N挡的位置。 2)减小节气门开度提前升挡(收油门提前升挡) 自动挡汽车虽然能自动换挡,但不是在D挡起步后,一直加大节气门,就可以快速地换到高速挡的,因为对自动挡汽车来说,一定的节气门开度与车速之间有着确定不变的关系,当发动机节气门开度不变时,必须在汽车加速到一定的车速时,变速器才能自动地升上高挡位。所以,为了让变速器能提前升到高挡,驾驶员需掌握“收油门提前升高挡”的驾驶操作技术。 在用D挡起步后,先以较大的节气门(约50)将汽车迅速加速20km/h-30km/h,然后快速地收一下节气门(2s-3s),这样自动变速器就会自动地从1挡升到2挡,待汽车在2挡时又加速到50km/h左右,再快速地收一次节气门,则自动变速器又会从2挡自动地升到3挡。采用这种驾驶操作方法,不但升挡速度快,而且由于发动机转速的增加幅度相对较小。既降低了发动机的磨损,又降低了汽车加速过程的油耗和噪声,使汽车内的乘客有较为舒适的感觉。 3)加大节气门提前降挡(加油门提前降挡) 与“收油门提前升挡”相反,自动变速器还具有“加油门提前降挡”的功能。即当汽车以D挡中高速行驶时,如将“油门”稍稍迅速加大,则自动变速器就能自动地降一挡。采用这种驾驶操作技术,由于变速器降了一挡而车速并没有下降,就使得发动机转速的增加要比缓慢加大节气门时快得多,从而能够使汽车更快地加速。这种加速的驾驶方法,尤其在需要瞬间加速超车时很适用,而且还会使汽车的加速过程显得比较轻松。 同样的道理,在自动挡汽车以D挡中速行驶,且车速低于70km/h时,如果将加速踏板迅速踩到底,自动变速器就会自动地换入低挡。当收回加速踏板时,变速器又会再升回到高挡位。采用这种方法时,发动机有强烈的瞬间加速增扭的效果。因此要注意:当汽车加速增扭的要求得到满足后,应立即收回加速踏板,否则待发动机转速升至极限速度后,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此外,当自动挡汽车有故障需要拖曳时,注意:拖曳的速度不要超过30km/h,拖曳距离不要超过801mi,否则旋转零件上残余的润滑油膜会因油泵不能工作而消失,引起变速器卡住。若变速器本身有故障或漏油严重,拖曳时应将驱动轮与地面脱开,或拆下传动轴。
通过隧道、涵洞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进人隧道、涵洞时,要在离洞口l00m处减速,注意观察交通标志和文字说明,特别是装载高度和宽度的限制要求,并严格遵守。 (2)通过单行隧道、涵洞时,应观察前方有无来车,再视情况缓行通过并适当鸣笛或开启前后灯。 (3)通过双行隧道、涵洞时,应靠道路右侧,以正常速度行驶。并视情开启灯光。一般不宜鸣笛,特别是距离较长、车辆密度较大的隧道、涵洞更不能鸣笛,以防噪声影响其他车辆行驶。 (4)隧道、涵洞内不可停车,如车辆出故障而在隧道、涵洞抛锚,应迅速请其他车辆帮助拖出。 (5)隧道、涵洞路幅不宽,视线较差,有些路面潮湿、路滑,应随时注意前方来车和交通情况,并做好防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