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鼻子可能都给气歪了:这么简单的问题,好意思说出来?尤其对老司机,简直是一种“侮辱”!先别急,您一定记得,刚到驾校学车,师傅命令你做的第一个驾驶动作,就是熟悉脚下刹车的位置。 一些道路悲剧也告诉我们,有的新司机,正是由于情急之下错把油门当刹车,才造成血案的。 我听说,那些保持几十万公里无事故的老司机,只要某天踩过一脚急刹车,事后便时常陷入反省,他要回忆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因为在他们心中,踩急刹车就意味着事故隐患。所以,行车时采取制动措施,一定注意两点:第一,新司机必须熟悉刹车位置,把刹车动作变成一种本能。第二,无论新老司机,尽量不要踩急刹车。一旦做了这个危险动作,就说明你已经超速,或者当时正心不在焉。 眼下, 赛车吸引着年轻人眼球,运动版轿车又成新宠,买车的追求驾驭快感,卖车的喜欢炫耀动力和提速,却很少有制造商以自己的制动系统为荣耀。消费者应该懂得一个事实:买车之后,只要瞧瞧周围有多少电子眼和红灯,就知道哪怕您的车具备 “登月速度”,想在城里开车,也不过是羊圈牧马而已。说老实话,一辆车产品最重要就是它的安全性。包括车壳、结构是否结实?安全气囊是否能及时打开?此外一个最要紧的问题就是制动灵不灵。行家公认,在这方面德系车做得最好。不信就找辆奔驰试驾看看,无论底盘多重,速度多快,一脚踩下去,车子保证能在允许距离内稳稳站住。 一项调查结果称,70%的司机认为,时速60公里的汽车发现目标4米前踩刹车就能成功避免事故。这个重大认识错误,让每个人怀里都揣着一颗“定时炸弹”。在汽车的实际驾驶过程中,车子不可能是驾驶员踩下刹车即可停下。相关试验证明,司机从发现危险到踩下刹车需要时间,这样计算的话,时速60公里的汽车司机发现危险或者紧急情况后,踩下刹车前所走过的距离在26米左右!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驾驶员,认为ABS系统能够帮助汽车在紧张情况下化险为夷。行家说,这种观点很片面。据介绍,ABS系统只能保证车辆在制动过程中各个车轮不会出现完全抱死的情况。在踩下刹车后的制动距离上,它不会有任何作用。除了了解必要的刹车知识,车主在保养车辆时,一定请师傅查看刹车盘和蹄片的磨损程度,一旦有问题,不讲价钱,坚决换掉。我还想提醒汽车制造商:车壳可以少喷两遍漆,内饰也不必豪华,但你的制动系统必须无条件过硬。 专家警告,汽车刹车不及时发生碰撞的危险性非常大。时速50公里的两辆车子碰撞,就相当于车辆从3层楼坠落到地面的破坏作用。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买车是为了尝试“跳楼感”的。所以说,驾车第一要务,不是飙车提速,更不是追求舒适。一副卓越的刹车系统和稳妥沉着的驾车经验,就像你可靠的兄弟。 文章来源:石家庄学车网 http://www.0311xc.net
文章来源:石家庄学车网 http://www.0311xc.net
新手加新车,本来是应该磨合一段时间才正式上路的,但对于即将到来的“十一”国庆长假,还是有不少新手跃跃欲试,打算开着自己刚刚“进门”的新车去远征。自驾游原本是一件开心的事,但新手配新车,无疑增加了旅途中的不确定因素。在这里,除了提醒各位自驾车新手们在旅途中要胆大加心细外,熟悉爱车的各项性能用途以及使用方法也非常必要,不熟读车辆使用手册就匆忙上路,容易闹笑话,严重的还有可能损坏车辆甚至导致交通事故。以下10项注意事项属于车主应该了解的基本常识,作为新手的你可一定要搞清楚。 1 后门打不开 现象:后座乘客要下车,却发现车门怎么也打不开,结果用门外把手轻轻一拉就开了。新手可能会想,糟了,看来门锁坏了!其实,这只不过是儿童安全锁起了作用,当时买车的时候,经销商应该和你提起过这个功能,可是实际使用时就忘了。 解析:后门从里边打不开,只不过是因为不小心启动了儿童锁。为了防止儿童乘坐时偶然从车内打开车门,很多车辆都装备了儿童锁,儿童锁启动后,后车门就只能从车外打开。如果是这种情况,只要关闭儿童锁就可以了。一些车的儿童锁位置在后车门的门把手边,还有一些车将锁位安排在后门侧边的位置,只有打开门才能调节。 2 空调不够劲 现象:真羡慕别人的车空调那么好,坐别人的车经常觉得发冷,但自己的车把空调开到最大,最多也只能是“不太热”,而且每次在太阳下启动空调,要很长时间才能冷下来。 解析:不要羡慕别人家的空调,先翻阅一下说明书,你大概就知道为什么了。你忽略了内外循环按钮的作用,如果车辆启动了空调内外空气循环时,制冷效果就会明显下降,但优点是空气比较新鲜。相反,如果单纯使用空调内循环,制冷能力将有大幅提高,但缺点在于缺乏内外空气交换,车厢空气不够清新。另外,太阳膜的质量以及发动机的工况都会对空调效果造成影响。 3 变线没车让路 现象:每次想变线总要费好大的力气,好像没有人愿意让我变线,车开得真累!不少新手会有这样的想法,甚至觉得一肚子委屈,这个城市的驾驶者怎么都不能谦让一点呢? 解析:越是大城市的驾驶者开车越不礼让,这也是共识。但新手们也该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第一,你变线时打灯了吗?如果没有,你就会给人留下强行变线的印象,自然从心底里就不愿意让你;第二,你是跨实线变线吗?很多新手没有提前变线的概念,往往都是到了停车线前才意识到要变线,但此时已经属于实线变线,别人当然不愿意再让你插进来,而且此时如果发生擦碰,由于你违章变线在先,承担事故责任的还是你自己。如果你有意识地在这两方面留意一下,并且通过后视镜准确地判断隔壁车道车辆与自己的间距,并判断变线时机,其实变线也不是那么难。 4 常被大灯晃 现象:经常被别人用大灯晃,这是新手上路经常受到的待遇。同样,在不得不承认现时开车风气不佳的同时,新手们也该检视一下自己是否在某个方面冒犯了别人? 解析:新手被别的车辆用大灯晃,主要是出于以下两种可能。一是自己开远光灯在先,新手们往往没有意识,只觉得开远光灯看得更清楚,有些新手甚至不知道远近光灯的调节按钮在什么位置。其实就如同自己被别人用大灯晃的感觉一样,别人被你的远光灯照得满眼昏花自然心中也会不爽,用远光灯照你属于一种报复,有时候应该学会换位思考。 另一种可能则是新手们开车尤其是上高速路之后喜欢长期霸占超车道行驶,觉得超车道车少也没有别人挡着自己,殊不知自己不太高的速度却成了别人眼中的拦路虎,如果你对身后车辆的紧逼置之不理,后方车辆对你晃动大灯甚至鸣笛也是情理之中。 5 自动挡车打不着火 现象:新手,尤其是没有熟读使用手册的新手,常常容易把一些正常情况当作故障。拧钥匙打不着火就是其中之一,稍微细心一点或是多开一段时间熟悉,就应该明白其中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解析:很多驾驶者初开自动挡车时,有时会误将挡位放在“D”、“R”上启动车辆,但马上发现怎么都启动不了。其实,这是车辆的安全设置,自动挡车一定要将挡位放在“P”或“N”挡上,并且踩下刹车才能启动。 另外,一般自动挡车不将车挂回“P”挡是无法拔出车钥匙的。这种情况不太会发生在车主早晨起来开车的时候,而是多发生在司机停车等人或者休息的时候,此时如出现上述启动不了的情况,要看一下挡位。 6 方向盘卡住了 现象:启动车辆时惊讶地发现车钥匙拧不动,或者是方向盘卡住了,你都不要担心以为是车子坏了,更无需大惊小怪,请人来修理,因为这不过是车辆的一个小功能――方向盘锁起了作用。 解析:方向盘锁死,几乎所有的轿车都具备这个功能:每次用完车拔下钥匙后,轻轻转动一下方向盘,就听“啪”的一声,方向盘就锁止了。虽然和大多数电子防盗器相比,方向盘锁显得原始,但对于盗贼来说,即使成功地将车启动,方向盘也无法转动,因此仍然具有很好的防盗作用。但是,有时停车时方向盘摆放在某一个角度,而这个角度正好仅够扭动钥匙点火而不能解锁,就会出现上述情况。这时,车主应该右手轻拧钥匙,左手轻转方向盘,方向盘就自然解锁了。 7 新车总是没电 现象:早上启动车辆,却发现打不着火,经过检查发现,竟然又是电瓶缺电!新车买回没多久,因为电瓶没电而无法启动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几次,难道出厂时电瓶就有问题? 解析:电瓶一出厂就坏的可能性不大,新手操作不当造成问题的可能性倒居多。仔细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习惯了一上车就开空调,从来不给电池充电的机会?是不是经常停车熄火等人时,也长时间听着收音机?是不是还发生过几次车灯忘关的情况?这些情况都容易造成电瓶亏电,轻则难以启动汽车,严重的甚至造成电瓶永久性失效。因此,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考虑,既要给电瓶充沛的充电时间,同时也要尽量减少电瓶的消耗。 8 悬挂感觉太硬 现象:明明在买车的时候试过,当时感觉蛮舒服,怎么现在开起来悬挂这么硬?要是自驾游去路况差一点的郊区,还不得把车子给颠散了?而且坐别人和自己同款式的车子时,也没觉得有那么不舒服? 解析:轮胎其实是车上很重要的减振设施,当胎压合适的时候,轮胎可以很好地吸收来自路面的颠簸,但如果胎压不合适,尤其是胎压过高,轮胎就失去了减振的能力。现代汽车的胎压大多保持在2.0mpa-2.5mpa之间,但一些粗心的维修店可能不负责任,把轮胎气压充至3.0mpa甚至以上的水平,此时不仅车辆舒适性大大下降,就连轮胎也更加容易损坏。 9 油耗过高 现象:新手们经常头痛的还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油耗。同样两辆车,别人的油耗总是在10升/百公里内,自己就经常跑出13升、14升/百公里的“纪录”。 解析:油耗是区别新手和老手最重要的一个标准。作为一个老司机,知道什么时候换挡,什么时候提前减速,选择哪条路线行驶最顺畅。但新手不仅对路线的了解不够,对车辆脾性的认识也不够。开手动挡车,经常低挡高速或是高挡低速行驶,都会对发动机和油耗造成很大的影响;开自动挡车,新手又不了解如何利用油门的深浅控制挡位,油耗居高不下也是情理之中的。 10 刹车总有“咔咔”声 现象:新车挂D挡等红灯时,刹车总有“咔咔”的声音发出来,难道刹车有问题了? 解析:对配备了碟式刹车并且是自动挡的车辆来说,驾驶者遇到的这类情况比较多。其实只要是老司机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自动挡车和手动挡车有一些不同,当车子挂在D挡上时,即使不踩油门车子也会缓慢地向前溜。而此时如果刹车没有踩紧,则刹车卡钳与刹车盘之间必然产生摩擦,发出“咔咔”的声响,这完全不是什么毛病,再高档的车也会遇到。 文章来源:石家庄学车网 http://www.0311xc.net
女性开车早已不是新鲜事,但由女性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逐年增多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男性不同,女性开车发生事故的原因通常是五花八门。女 司机不妨加强以下方面的锻炼,就可以避免很多无谓事故再次发生。 ■第一课:方向感训练 训练项目:看地图,按顺序记住某条路上的所有立交桥,一天至少记三座 方向感差是女性开车的大忌之一,很多女性都不认路,而有意识地加强对方向辨别和记忆方面的训练十分重要。 女性的方向感的确不如男性,这主要表现在不分东南西北的女性比较多。而往往不识路的女性又不注意记路,这导致她们在行驶中犹豫不决。很多时候要分神去思索到底应该走哪条路,这也是给其他司机造成危险的重要因素。关键是不少女性表示她们并不是不愿意记路,而是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因素致使她们这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 ■第二课:力量训练 训练项目:举柚子(等效于举哑铃)、仰卧起坐、蹲起 力量不足是女性天生的弱项,也是造成部分女性变成“马路杀手”的最重要因素,增强力量训练势在必行。 要知道,驾驶车辆是一件需要力量的事情,没有充足的力量储备是难以将汽车玩于掌中的。很多人都能回忆起驾校中的女学员由于力量不够而不能顺利过“杆”的场景,不论是旋转方向盘,还是挂挡或者刹车,都需要上下肢力量甚至腰部力量。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汽车安装了转向助力,但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女性往往由于不能将方向盘“打死”或将刹车踩到底而造成事故。 ■第三课:协调力训练 训练项目:换手扔橘子,由扔两个增多到三个或以上;左手写字 协调力是考核一个驾驶员水平高低的最重要因素,女性朋友在这方面并不比男人差,只是这方面的能力开发得相对较晚。 从专业上讲,手、脚、脑的配合熟练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赛手的成绩。而如何培养和锻炼协调能力则要因人而异。就像有些人“天生”不会踢足球、打篮球一样,协调力的大小强弱有时可以锻炼,有时却是注定的。由于原始人类分工的不同,男性在整个成长发育过程中对协调力的锻炼远大于女性,这使男人身体的协调配合能力高于女性。对于开车这样要求高度配合的活动,女性要提高对车辆的熟悉程度,稍加锻炼就可以达到手脚和谐自如。 ■第四课:空间感训练 训练项目:停车入库,自己设定标志记号,看是否能对准对齐 对空间感的把握在驾驶车辆时同样至关重要,女性对空间的敏感程度往往超过男性,这里的训练正是要弱化女人对空间感的敏感度。 判断车体间的前后距离,观察车身间的左右间隔都是由人体的空间感知系统控制的。科学资料显示,女性由于处于社会的相对弱势,往往对空间的拥有比男性更强烈一些。这主要体现在她们对旁车的安全距离判断要大于男性,即她们一般认为自己离周围车辆的距离越大越好。这对安全驾驶原本是件益事,但她们总希望获得绝对安全距离的念头使紧急情况中的女性驾驶员过多地躲避危险车道而抢入其他车道,给正常行驶的车辆造成潜在威胁。 ■第五课:反应训练 训练项目:极品飞车或任何赛车类电子游戏,射击类警匪游戏更好 反应时间的快慢在重大的交通事故中往往意味着生死,女性提高反应能力的便捷方法是多玩些电子游戏,尤其是考验反应力的那种。 驾驶员提早对路面情况做出判断会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率。科学研究显示,人体的反应时间不但与其注意力的集中与否相关联,同样取决于体内肌肉构造的敏感程度。而女性的神经传递速度稍慢于男性,这主要是由于女性体格一般弱于男性造成的。这就会产生女性将信息传递给肌肉的速度慢,导致她们不能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判断。所以,女性应加强反应训练。 文章来源:石家庄学车网 http://www.0311xc.net
每个人开车都有不同的习惯,一般都是凭感觉去调后视镜。实际上,后视镜的调整还是有一定的规矩。调整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对于车内后视镜,左、右位置调整到镜面的左侧边缘正好切至自己在镜中影像的右耳际。这表示,在一般的驾驶情况下,从车内后视镜里是看不到自己的,而上、下位置则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镜面中央即可。 对于左侧后视镜,上、下位置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中央,左、右位置则调整至车身占据镜面范围的1/4。 对于右侧后视镜在调整上、下位置时地面面积要较大,约占镜面的2/3。而左、右位置则同样调整到车身占1/4面积即可。 文章来源:石家庄学车网 http://www.0311xc.net
行车道德、行车素质的话题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不管是车子开得挺“溜”的驾驶员,还是新手,都很容易忽视这个问题。殊不知,很多事故的发生,就在于司机缺乏行车道德,或是司机不具备足够的行车素质,驾照这个本本虽然拿到了,但在很多方面还很无知。 有些问题交管部门好管,有些问题交管部门却不大好管,例如夜间行车怎么用灯的 问题。也许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开车或者骑车走路的时候,对面一辆汽车疾驶而来,雪亮的灯光刺得人睁不开眼,心里慌张不已,弄不好,还会由于这暂时性的“失明”,酿出祸事出来。 前晚,记者跟随南京交警上街,对夜间行车开灯问题进行了检查,发现不少驾驶员不会用灯,或者明知违规用灯却依然我行我素,而对如此行车带来的危险,以及给他人带来的不便不以为然! 现场目击:15辆车有14辆不会用灯 7日晚8点,南京交警六大队民警在辖区内组织了一次对车辆夜间行车不开灯等违规行为的检查。记者跟随执法交警检查时发现,在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一条马路上,竟然有十几辆公交车没有按照规定将车灯打开。 从三汊河大桥到郑和南路,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民警检查了15辆公交车,竟然有14辆公交车都没有开灯。违反交通规则的公交车被拦下后,不少司机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有的司机却不以为然,反而还怪交警耽误了他的时间,记者在现场看见,不开灯的公交车,无论是空调车还是老式的车,都有一个理由:害怕电瓶没电了,第二天车辆发动不起来。除了公交车以外,记者还看见一些出租车没有开大灯,而是只开了一个小灯,在郑和南路的十字路口,有不少小轿车都没有按照规定变换近光灯。民警告诉记者,像这样夜间在城区行车,虽然道路亮度足够,但在一些混合型道路,一些司机不开大灯或者不规范地使用大灯还是极其危险的。有不少事故就是不规范使用车灯引起的,但是很多驾驶员对此并不重视。 调查车主:不知远光近光啥区别 记者8日上午在新街口地区几处大型停车场对部分驾驶员进行了随机调查,记者在询问司机如何正确使用车灯时,一些刚拿到驾照的“新手”大多回答得比较含糊,而一些老驾驶员则回答得比较准确完整。 1988年就开始开车的郑师傅是位的哥,他告诉记者,夜间行车不如白天,对安全方面更加要仔细,一般情况下,在城市道路光照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夜间打个近光灯就可以了,基本上用不到远光灯,只是在会车的时候变光提醒一下对面的车。正确地使用车灯就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混合型道路,两辆车在会车时,如果你不更换远近光灯,给对面车辆造成视觉障碍,就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刚开上私家车的胡小姐面对记者的询问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记者问她应该如何使用远光灯和近光灯时,她竟然不知两者有何区别,胡小姐向记者坦言,自己很少在晚上开车,她只知道车上小灯和大灯的开关,至于远光和近光,胡小姐好像没怎么调过。 同样作为“新手”的赵师傅对记者说,有一次他开车从小区出门,由于小区内光线比较暗,赵师傅就将远光灯打开,可是到了大马路上以后,他却忘了将远光灯调回来。一路上,不少车辆都向他闪灯,刚开始他自己还觉得纳闷,后来在朋友的提醒下才想起来是自己一直打着远光灯。而另外一些新手则认为晚上开车打近光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打远光或是在会车时不停地闪光才最酷。 郑的哥还告诉记者,现在不少驾驶学校都是“速成班”,只教授一些基本的理论,对学员极度不负责,有的学员第一天报到就让上车跑道路,就更不谈车辆出现一些常见故障时的简单维修了,比如在有雾的天气,私家车主不开雾灯只是打着双跳,大部分估计都是不知道雾灯按钮在哪,有的新手甚至连自己的车有几个缸都搞不清楚。 市民痛陈:远光灯刺眼事故频发 在记者采访中,不少市民都把不规范使用大灯归结为道德问题,并称之陋习,几乎个个深恶痛绝。张先生家住在升州路,上个星期三晚上,他骑助力车回去,经过红土桥的时候,对面驶来一辆轿车,开着刺眼的大灯,音响震天。张先生觉得眼前一亮,那一瞬间什么都看不见了,他担心出事,赶紧捏住刹车。等轿车疾驰而过后,张先生眼睛还暂时看不见东西,此时他就感觉车身一歪,随即摔倒在地,手臂都蹭出血来了。等张先生回过神来仔细一看,原来地上有一根粗粗的木棍,正是刺眼的大灯让他难以发现,才会轧上去摔倒的。市民李小姐则说,有一次在水西门过了一半的马路,右边来了一辆车,闪着大灯,她晃眼之下赶紧往后退了一步,结果左边的一辆车急刹车停在其旁边,吓得李小姐一身冷汗。为此,李小姐还挨了该司机一顿骂,可她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不仅仅是过路市民,一些司机对此也深有感触。刚拿驾照不到一年的刘小姐晚上驾车经过热河南路时,旁边车道与她逆向行驶的一辆小车打着远光灯。强烈灯光长时间的刺激,致使刘小姐眼前漆黑一片,偏偏此时,一名行人在她车前数米处横穿马路。正常情况下,刘小姐完全可以放慢车速,从容应对,可她当时根本无法看清,直到发现情况紧急刹车时,车头还是将那人撞倒在地,最后赔了一些医药费。私家车主田先生则更是亏大了,今年上半年时,他开车经过312国道时,对面一辆高级轿车亮着夺目的白色大灯,结果把他晃花了眼,车子开到了路边一个窟窿里,底座破了个洞,变速箱的机油也漏了。后来,田先生把车开到了4S店,花了10000多元才修好。 助纣为虐:私装“时尚”氙气灯 一般的大灯已经让不少人吃了苦头,现在更有甚者,把车灯改装成更加刺眼的氙气灯。对此,有的司机认为这种灯光照射较远,而且非常亮,夜间开车时不会“吃亏”,而且很时尚。记者在后标营一家汽修店看到,有一名车主在换氙气灯,面对询问,该车主称有一次驾驶爱车行驶时,一辆亮着刺眼白光的轿车向他驶来,会车时,他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了。为避免出现意外,该车主一脚踩下刹车,自此,他便决定换一个更亮的大灯,至少以后在碰到类似情况时,自己不会吃亏。 记者从一些汽修专家处了解到,在欧洲,法律是不允许这种只换氙气灯泡,而不换总成的改装的,国内一些修理商其实是钻了法律的空子。而且原装氙气灯的车都带有透镜,这样出来的光才不会发散晃到对方来车司机的眼睛,在一些高档车里都有一个透镜,就是用来聚光用的。晚上对着墙壁开车灯,装有透镜的车灯总成,能明显看到墙壁上有一条明暗分割线,这就是用来保护对面来车司机的眼睛的,而私自改装的氙气灯则无法做到这一点。记者就此暗访了几家汽修店,后标营一家汽修店称换氙气灯需要2000元到3000元,并保证能通过年检。当记者提出能不能换总成以及透镜这方面问题时,该汽修店员工先是支支吾吾,之后又称不需要这样做,因为他们已经给很多车换过了,没有任何问题。和燕路一家汽修店则表示,如果车主真不放心,他们可以在年检时把原灯换回来,年检后再恢复原样,这都是免费的。 交管部门:违规用灯处罚取证难 记者就此采访了南京交管部门,有关人士对驾驶员不规范使用车灯也是“深恶痛绝”,他告诉记者一个案例,3个月前,一名私家车主晚上经过广州路时,不慎撞到了一名过路行人,交警接到指令后赶到了现场,面对询问,该车主也显得很郁闷,他称是对面驶来的一辆轿车,一直开着高亮度的大灯,导致他没能看清前面的路况,发生了这一事故。尽管交警也相信该车主没有撒谎,可他所说的那辆轿车已经离开,根本无法取证。 该人士还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夜间行车使用灯光做出了明文规定: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会车时,距相对方向来车150米内不能使用远光灯;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窄桥、窄路与非机动车会车时不能使用远光灯;机动车在夜间没有路灯、照明不良或者遇有雾、雨、雪、沙尘等低能见度情况下行驶时,同方向行驶的后车与前车近距离行驶时,不能使用远光灯;通过急弯、坡路、拱桥、人行横道或者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应交替使用远近光灯示意。如有违反以上行为者,处100元罚款,违法行为记1分。尽管南京每年有不少因不规范使用大灯引发的车祸,可由于取证难,无法进行具体的数字统计。 该人士告诉记者,交管部门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检查,发现一个查处一个,但更希望广大司机能够严格遵守这方面的规定,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别人负责。 文章来源:石家庄学车网 http://www.0311xc.net
1、千万别违章。 哪怕给自己破例一次也不行,很多事故都是在心怀侥幸的瞬间发生的,而且出了事后,责任全该违章车扛着。 2、驻车时务必把手刹拉上。 驻车时务必把手刹拉上,并且一定要挂档(下坡驻车挂倒档,上坡和平地时挂一档)。手刹只是辅助停车设备,且只作用于后轮,单纯地依靠手刹驻车是靠不住的,当司机不在的时候,就很容易溜车出事。 3、低速行驶别占着高速道不让行。 很多新手喜欢占着高速车道跑,以为这样离人行道远,安全。其实不然,你挡了后面的车的道,后面的车老是超不过去,心里容易烦躁,一冲动就把盘子打过来了,特别容易发生插挂。 4、车内别挂太多装饰。 尤其是家用车,很容易打扮的个性十足,车内往往很多装饰品。其实,这类东西越少越好,稍微点缀一下就可以了,太多会影响行车安全(尤其是后车窗,我是坚决反对贴新手上路之类的,一来挡自己的视线,二来让后面的老司机容易产生拣便宜的思想,趁你不注意就上来碰瓷)。特别是矿泉水瓶子,要注意存放,不然滚到刹车踏板下,后果不堪设想。 5、刹车用的越少越好。 刹车用的久了,很容易出现刹不住车的现象。对刹车来说,尽量不用是最好的维护方式。开车开的好的人士,一般多用油门和档位来控制速度,老是爱频繁踩刹车的驾驶员,那就反省一下看看自己的驾驶习惯了。 6、驾驶员旁边的车窗千万别关。 这里所说的关车窗,是指完全关闭。有的驾驶员喜欢在天气冷的时候和热天开空调的时候,把所有车窗关闭,这样就使自己完全陷入与世隔绝的地步,对外界(比如其他车辆的喇叭声和自己车辆的异常响声)感知能力下降,从而酿成事故。最好的办法是,把车窗稍微留点缝隙,以保证能听到外面的声响。 7、别重视路驾而忽视学习理论。 有的司机认为,开车不上路,和战士拿枪不上战场一样,没意思。其实开车人人都可以学会,理论却是很多人都掌握不了的。理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车辆个部件功能的熟悉,二是对交通相关知识的了解。有的人开了一辈子的车,但是始终成不了好司机,原因就在这里――曾经有个开了10年车的司机问我:那个有叉叉的路标只啥子意思?(禁止停车标志)。还有个骑摩托的老驾驶员告诉我:我发现摩托车有两个手刹,右边那个刹的住,左边那个(其实是离合器)只能用于减速。论驾驶技术,女人比男人上手慢的原因也和这有关,很多女人对车一点都不了解,你告诉她手刹要拉到位,她会反问你:为什么呀?犯的着使那么大的劲吗? 8、下雨天别飙车。 视线相当差是一个原因,对外界声音的判断离减弱也是一个原因,刹车距离变长更是一个主要原因。正常行驶的时候你可能感受不到雨天行车和平时有何区别,当你在紧急情况下猛踩刹车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是多么的愚蠢了…… 9、充分认识后视镜的作用。 很多帖子也提到过这一点,后视镜在行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你投向车前方的视线一样重要。它不但可以让你及时发现后车情况,以决定你的行动,还可以让你随时规避后车的风险。 10、遇路口注意点刹车示警。 在路口地方,往往也是事故高发的地段。很多车(特别是出租车)有冲黄灯的习惯。你如果不打算冲过去,那你就得轻轻点几下刹车(目的不是为了刹车),让刹车灯提醒你后面的车注意,本人要刹车了,你要冲黄灯就变道去,别来吻我的PP咯。 11、永远不要指望行人让你。 有的司机看到路中有人,就首先想到猛摁喇叭,车速度却半点不减,企图把人吓跑后通过。其实不然,路上或者街道上一般很嘈杂,很多行人的注意力都不怎么集中,你按喇叭和闪大灯都作用不大,最好的办法是按喇叭的同时减速,这时别往旁边打盘子,因为旁边的车道上也许还有其他车正等着你去撞呢。实在不行就刹住车,等人过去了再走,抢一秒永远比让三秒危险。 12、别没事老打大灯和按喇叭。 这种举动是典型的扰民行为,大多发生在新手和文化不高的司机身上,这时候其他的司机很容易对你产生反感。夜间行车时,你一晃大灯,对方也就会用大灯还击你,结果就是大家都看不见路面,两败俱伤了事。 其他情况还有很多,要记住的是:拿了本只是说明国家允许你开车了,但是不等于说你就真的会开车了。(和结婚证作用一样,只能证明你们可以在一起合法地生活了……当然也包括作爱,但是你们会不会生活,有没有能力生活又是另外一回事),真正的驾驶技术,是驾校里永远也学不到的,只有靠你自己在实践中去揣摩。 概括成一句话,那就是:你让别人的车走好了,你的车就好走了。 文章来源:石家庄学车网 http://www.0311xc.net
新手怕什么?对于新手来说,最怕莫过于新车上路,既担心车又担心自己,还要连带着担心逛马路的满世界的人。有好事者专门列出了新手十怕,转念一想,在这些最怕的地方强化训练,最怕的不就转变为最不怕的方面了吗? 一怕起步光熄火 油离配合的诀窍,很多人早在驾校就烂熟于胸,但是,理论掌握再好,实践起来没有三五十次的熄火,一般司机无法跨入“老手”的行列。特别在繁忙的路口,后面喇叭一催,越急越容易接连熄火。新手起步,不是离合松得太慢,就是油门加得过急。油离要想配合好,只有在实践中慢慢体会。 二怕换挡搞不清 新手无法分辨 发动机的声音,也感知不到实际速度,只能依靠仪表,再在心里套算公式,然后才决定该用几挡。所以,新手换挡前,发动机不是在轰鸣就是“嗒、嗒、嗒”地要断气,换挡时多有顿挫感。能够不用离合换挡而车子行驶平稳,坐车人没有丝毫感觉,这才是换挡的最高境界。 三怕眼睛不够使 过去说书的常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来形容一个人的灵敏。今天,司机开车更需要这种超常的信息采集能力。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限的精力要分配的方面又很多。老手方向、速度、换挡都心到意随,几乎是条件反射。而新手路线常走成S形,换挡常手忙脚乱,所以,眼睛就不知盯哪儿好了。 四怕他车硬加塞 新手不想让别人加塞,可当别的车靠近时,又不由自主地避让,无奈中只有看着丑陋的加塞者洋洋得意。特别是堵车时,前车加塞成功,后车往往尾随。你全部放行,跟在你后面的汽车长龙又不乐意,弄得新手两头受气。 五怕并线挤不进 老手并线时贴得很近,前方稍有空隙,车头一拐,正道行驶的车辆只有减速。而新手犹豫不决,更不敢靠近,有空可钻时,往往因为反应慢而错失良机。前天,笔者在北环的一个路口因为并线不成功,后面的车催得紧,又害怕违章罚款,不得不在下一路口再次并线才大功告成。 六怕坡起向后溜 新手最害怕在立交桥上坡时停车。按理说大脚油门,再加上手制动,坡起不难。可实际操作起来,不是油门大了而离合没松,就是手刹放得过早没起作用。笔者曾在北环立交桥闹了个笑话,坡不大,我却三次起步熄火。一检查,原来是图省事没摘挡――用的是三挡起步。 七怕拐弯站错道 新手车技不好,道路也不熟,往往到了路口才想起向哪个方向拐。想换道并不了线,想停车又堵住了别人的通行,最后的结果是硬着头皮挨骂或将错就错绕圈。一般新手只有在吃过两三次亏后才想到提前看路标和路旁的指示牌。 八怕小恙不会修 是机械就有出故障的可能,出问题后,老司机懂得毛病在哪,而新手一般只会开而不会“修”。有时一个保险丝断了也得喊人来服务,更不用说像换轮胎等“高技术”难题了! 九怕入库刮擦碰 真正上路开起来,只要速度不太快,一般不会出问题。刮擦碰往往发生在入库、出库或倒车时。新手预见性差,更做不到想哪到哪,常常管头不顾腚造成擦碰。我第一次入库时干脆熄火,让儿子帮着推,嗨,你别说,效果还挺好! 十怕油门当刹车 新手总是小心翼翼,但高度的紧张往往引发过敏反应。在小区内发生的 车祸,基本都是油门当成了刹车。这是开车的所有操作中最令人害怕的,一旦错乱,后果不堪设想。 文章来源:石家庄学车网 http://www.0311xc.net
前进容易倒车难是很多驾驶员驾驶技术的真实反映。不少驾驶员前进时很顺溜,丝毫没有问题,可遇到停车入库时就发怵,尤其是在车多、车位紧张情况下,不是前保险杠撞了,就是后视镜蹭了。 在电子桩考试现场,东莞车友驾校唐师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驾驶员觉得停车入库难,主要是由于后视盲区、 估计不准、反向操纵、姿势变形等原因造成的。他同时介绍了一些停车入库的技巧和方法。 倒车前估算好行驶路线 姿势:两脚不动,臀部向左前方移一点,左手握住方向盘,利用单手打方向,右手掌则贴在旁边坐椅的椅背上,稍微用力抵住。这样一则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二则左手打方向时利用右手可以借力。上身稍微向右侧倾斜,同时将上身尽量右转,使视线正好通过坐椅中间去观察车后情况。这种姿势可以看到车后很大部分,使盲区减小,而且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车尾的行进方向。 方法: 1.倒车前首先看清车后的情况,估计好倒车的行进路线,确定车头是否会碰到障碍物,倒车时尽量不要踩油门,控制车速不要太快。 2.根据车尾行进方向的需要,用左手转动方向盘:如果车尾需要向右后方行进,则将方向盘向右转动;反之,则将方向盘向左转动。实际上这和汽车向前行驶时的转向操作是一致的,记住这点就不会打错方向而手忙脚乱了。 3.在倒车过程中不要一直看着车后,在确认车后安全的前提下,需要不时地观察左右后视镜,注意障碍物与车身之间的距离,并据此利用方向盘来修正车身后退时的位置。 4.如果觉得在倒车过程中,车头有可能会碰到障碍物,则还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看看车的前方。特别是在方向盘转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由于汽车在转向过程中,转向轮的转弯半径要大于后轮的转弯半径,在倒车时车头部向外甩的幅度也大,所以一定要注意车头避免碰擦。 倒车时宜多利用后视镜 唐师傅表示,扭头时驾驶员是不能完全看清楚车体两侧物体的,如车体右后侧的小猫小狗,而通过后视镜对此就可一览无余。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镜中的物体不如用眼睛实际观察来得的真实。尤其是在副驾驶侧那一边的后视镜,它是带有微小曲率的凸面镜,一方面可以让驾驶员看到更为广阔的范围,另一方面会让驾驶员以为物体更远,不能及时采取避让措施。在倒车时,可以将这侧的后视镜调低15度,以方便观察车辆后部地面的情况。在司机一侧的后视镜是平面镜,反映视野相对小但也有更真实的距离感。 注意车辆周边环境 倒车时不要一心只顾车尾,尤其是在左右都有车辆时,不时要兼顾一下自己车辆的前保险杠是否会撞上两侧车辆。在停车前经过停车位时也要提早留意停车位周边是否有障碍物,地形是否平坦,停车位里是否有小动物等。 在停车时如果两边都有障碍物,那么往左倒车时就尽量让车身靠左,往右倒时尽量让车身靠右。这样更有利于提早打方向盘回正位置,缩短倒车距离。在车停稳前就要回正方向盘,甚至可以反方向打一把方向盘,这样车辆出库时就可以省事不少。 文章来源:石家庄学车网 http://www.0311xc.net
学会阅读新车说明书 购买新车以前,一般人都要翻翻新车说明。有些人只顾注意说明书上标出的款式、功率、价格等,而对于汽车设计上的优缺点则往往不太在意,这很容易导致在买车时出现失误。那么,消费者应该从新车说明书上获得哪些有用的信息呢? 在整个说明书中,技术规格是最实在的,这部分内容全部量化,明白其中数字的含义,就会得知该车的性能等指标。 尺寸:最主要的是全车的长度轮距。一般来说,车身越长,越难停止和驾驶,但可以有更大的空间载客和装行李。轮距越大,乘坐越舒适,但转大弯时比较困难;左右轮距越宽越能贴地,但驾驶时可能转向盘较重。中等长度的车长一般为3.8米左右,前后轮距为2.3米左右,左右轮距为1.2米。 重量:车子越重,燃料消耗越大。当然,还要视驾车人的使用情况而定。 发动机:如果是顶置凸轮轴(OHC),适于高速运转,但修理时比挺杆式气门)OHV)成本高,而且慢速时性能较差。 曲轴:轴承越多越好,可减少高速时的震动。传动系:离合器隔膜式的比弹簧压力式的好,使用起来比较轻。自动挡修理成本较高且较费油。油压式的离合器耐用,也较准确。变速箱的挡位越多越好,但修理费用高些。 制动系:现在的汽车多为双向液压四路的制动系,较为完善。 以上内容都是客观存在,将其作为选车时考虑的要素比较科学。而对于说明书中的其他内容,尤其是一般性介绍,不可不信,也不应全信。至于乘坐时是否舒适、驾驶是否方便,买车人自己上车一试即知,一些新设计是否合理,则只有等待时间的考验才行。 新车磨合“吃软不吃硬” 在领到新车时,相信是新车主们最兴奋的时刻了。想想看,从当初选购新车开始,历经了多少比较和取舍的内心交战,终于,新车钥匙到手,正式与爱车结为连理。 但自此便海阔天空、任我遨游吗?还早呢!且按捺住一颗跃动的心,尽可能保持着低转速,小心翼翼地带着新车前往加油站去吃它的第一餐吧。将车子比喻成一个人的话,磨合就相当于他少年时的体格锻炼。我们年轻时若能保持适度的运动,规律地生活起居,再辅以充分的营养,则所养成的健康身体绝对是将来延年益寿的最大本钱。 发动机磨合以控制转速为主 一辆全新的发动机,由于各配件间的接合与润滑还未达到理想程度,因此在初期最好不要施予过度苛刻的动转条件。尤其您若希望爱车的心脏常葆健康活力,那更是要将发动机当做温室里的幼苗来保护,否则揠苗助长,后果你我皆知。 发动机转速的控制,主要由踏油门来决定,但保持适当的挡位也很重要。目前越来越普遍的自动挡车,变速箱多能依行车状况自动选择合适的档位,驾驶者只需轻踩油门,转速自然保持适当。按《车主手册》要求磨合,随车所附《车主手册》,对于新车磨合期的驾驶方式都有说明。当然,车主手册中所列“xx公里内,勿转过x千转/分”,并不是说一旦超出,发动机就大伤元气,只是显示出造车人处处讲究“定性/定量”的观念。我们只要以它为基准,尽量照办即可。磨合准则――吃软不吃硬各种车主手册的要求大致雷同,大致上可以将磨合要求归纳成以下几点: 1.各挡位的时速或发动机转速不要超过规定的上限,不要猛踩、全踩油门踏板。将油门踏板想象成一只鸡蛋,这是磨合期间该有的心理素质; 2.避免以同一车速行驶太久。换句话说,最好多换挡让各挡齿轮得以充分磨合。自动档车也一样,但请留意配合发动机转速。 3.开车老手们都知道发动机转速表所表示行车信息的参考价值仅凭声音来判断只能大概差不多,但毕竟失之精确。 4.不要让发动机负荷过大,这包括前述的高速运转,以及拖曳重物。还有一项很重要就是避免以低转速“硬拖”高挡位行驶,这对发动机伤害极大。 5.包括自动挡车在内,在安全的前提下,避免利用发动机制动,以防燃烧室的真空将机油吸入燃烧室,造成不正常磨损。 6.防止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的动作,磨合期间对崎岖路面最好“敬而远之”。 7.新车的前1000至2000公里是多数车厂规定的磨合期,磨合范围不仅包括发动机,悬挂、刹车、变速箱等也包括在内。 8.不要添加抗磨损的油精,以免里程数已够而磨合不足。 文章来源:石家庄学车网 http://www.0311x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