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验驾驶员驾驶技术的关键环节--倒车 (2014-02-18)

       常言道:“马路上看不出新手老手,停车场才能分出高下”,可见,倒车的准确性、安全性是考验驾驶员驾驶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   杨荣生:技术员,42岁,驾龄22年   在路边两车之间停车,如果倒进车位,停车就变得容易多了。先向前开一点,让自己的车尾与前车车尾对齐,两车相距1米左右,停车;原地往右打满方向盘,以45度角慢退,等到差不多入位过半,本车车头与前车车尾齐平时,迅速将方向盘向反方向打满,慢慢后退,摆正车身,车就基本能泊好了。在倒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车的右后角与路肩的距离,还要观察右前侧与前车车尾的距离。   杨桂芬:业务员,36岁,驾龄5年   如果是在野外停车,一定要在倒车前仔细观察一下车后的情况,如果能有同伴指挥一下则更好。我有一次去朋友家吃饭,去的时候明明知道车后有一棵大树,结果出门就把这事儿忘了。结果一倒车,就把车给撞了。再有就是倒车时不要急打方向,因为倒车时人的注意力都在车的后方,方向打得过急很容易使自己的反光镜和车的前边两侧与别的物体发生剐蹭。   李志强:检验员,42岁,驾龄16年   我认为倒车时应当充分发挥反光镜和后视镜的作用。在回头观察车后情况时,要尽量将头部位于车内的中间,这样可以避免视觉上的差异,必要时可以探出车窗观察。如果不方便观察车后的情况,就要参照旁边的车型,尽量以同车型的反光镜为准,掌握前后的距离。再有就是倒车时,会有一些反光镜所不能看见的盲区,一定要小心应对。   ■专家点评:   杜存信,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宣传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开车需要驾驶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倒车则更需要格外小心,要求驾驶员“后脑勺都要长着眼睛”。反光镜、后视镜是必须借助的倒车“助手”,除此之外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车速,周围的车辆、物体都可以作为倒车参照物。对于车后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都要考虑周全,这样才能确保倒车安全。

  • 声讨4大驾车恶习 (2014-02-18)

    驾车右转时,一辆车冷不丁地从非机动车道或公交车道超车,会吓得你一身冷汗;雨天步行逛街时,一辆车在积水路面冲浪,溅你一身泥水;北环路快车道上,一辆车在“散步”,后面的车辆排了一长串……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我们是受害者,有时我们就是那些惹人厌烦的家伙。 想知道哪些开车恶习最不安全最讨人嫌吗?让我们来检讨一下,自己开车有没有讨人嫌。 恶习1:会车、跟车不关远光 讨厌指数:★★★★★ 远光让自己把路看得真真切切,却让对面车辆或前方车辆驾驶者眼前一片茫然。其实,不要以为开远光就很安全,如果其他车辆看不清道路而发生事故,那你的车也通常不能幸免。你可能会为自己的恶习埋单。 恶习2:堵车还加塞 讨厌指数:★★★★★ 前方堵车了,还开着车往前蹿,见空当就往里面塞。更让人鄙视的是,开车往对面不堵车的车道上蹿,让对面的车也过不来,小堵变大堵,大家都走不了。还有素质高点的,把车开上公交车道或者非机动车道,堵个水泄不通。 .恶习3:都市狂飙 讨厌指数:★★★★★ 城市道路,限速是多少?时速40公里、60公里恐怕已经算是高速了吧。你开个70公里/小时就是超速了,开100公里/每小时?够胆量!如果街上没车没人也就罢了,大不了是你自己在玩命,可是在人多车多的闹市区狂奔,你是不是想杀人呢? 恶习4:乱变道 讨厌指数:★★★★ 见过从右边慢车道直接横跨3根车道到快车道上的车没有?这并不算稀奇,还有那种在路上玩“蛇形绕桩”的车更牛。更有胆大者,越过双实线在对面车道超车,在对面车辆逼近的一刹那才紧急变道,驶回自己的车道,让对面车的驾驶员吓出一身冷汗。 其他不安全的开车恶习还有不少,诸如往车外扔垃圾、乱停车、乱踩急刹车、乱鸣笛等,这里不再一一表述,其实违规违法的人几乎都知道自己违规违法,也知道自己怎么开车会被别人讨厌。所以,请各位开车的朋友克制一下自己“作恶”的冲动,做一个文明的交通参与者,请记住:平和、安全地驾车,对你自己对别人都是做好事。

  • 雨刷并非越长越好 (2014-02-18)

    不同车型应选不同型号的产品 目前,北京已经进入夏季,雨水也会越来越多,“休息”多时的雨刷器就将派上用场。汽车前挡风玻璃,就像我们平时戴的眼镜需要常常擦拭,而它的眼镜布就是那两个细细长长的雨刷器。雨刷器是个比较小的零部件,很多车友可能会不太在意,其实,选择一款好的雨刷器也是非常重要的。 雨刷器价格在20元-110元之间 目前雨刷器的种类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传统间歇式,这是最常见的雨刷器,有三四段不等的运行频率,由驾驶者依照雨势以及视线状况做调整;另一种是雨珠感应式,近年来多使用于中高级车型上。 目前市面上的雨刷器价格在20元-110元不之间。 雨刷器并非越长越好 优质雨刷器必须具备耐热、耐寒、耐酸碱、抗腐蚀、能贴合挡风玻璃、低噪音、拨水性强、质软不刮伤挡风玻璃等特点。在选购雨刷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认雨刷器连接方式以及规格。支杆连接雨刷摇臂,有的支臂是用螺丝固定到摇臂上,有些则是用凸扣锁死,而自己车辆使用的雨刷器型号则可参考随车手册。 2.雨刷器橡胶条是否老化。将雨刷器拉起来,用手指在清洁后的橡胶雨刷上摸一摸,若叶片老化、硬化、出现裂纹,则此雨刷器不合格。 3.不同速度下雨刷器是否保持一定速度。将雨刷器开关置于各种速度位置处,特别是要留意在间断工作状态下,雨刷器是否保持一定速度。 4.检查刮水状态。如果橡胶的接触面与玻璃面无法完全贴合,产生擦拭残留的,则此雨刷器不合格。 5.电动机有无异常噪声。如果雨刷器电机“嗡嗡”作响而不转动,说明雨刷器机械传动部分有锈死或卡住的地方,这时应立即关闭雨刷器开关,以防烧毁电机。 6.雨刷器并非越长越好。有些人认为雨刷片的长度越长、刷的面积越大、视野越好。其实,加长雨刷片长度虽然可以增加视野可见的范围,但相对也会增加雨刷器马达、雨刮杆的负担,如要加长则要保证绝不能妨碍雨刷器的正常工作。 ■链接 雨刷器需及时检查 把雨刷器开关置于各种速度位置处,注意一下雨刷在工作中是否会产生大的震动或者发出异常响声,同时注意刮水时是否会出现速度与摆动不均匀,甚至出现漏刮的现象。如果有这些情况,则要及时更换雨刷器或橡胶条了。 而有些情况,如雨刷工作时玻璃表面呈雾状、呈细水珠状、产生条纹或局部模糊,这是由于油膜、脏污或车蜡的影响,只要将挡风玻璃和雨刷片清洗干净就可以了。 雨刷器故障应急方案 在天气晴朗时,很多车主往往都不会注意检查雨刷器,一旦遇上雨天,才发现雨刷器出现了问题,这就对行车产生了安全隐患。 雨刷故障先查保险丝 雨刷有了故障不能动时,大多是因为保险丝烧掉了。排除时只要打开保险丝盒,找到雨刷器的保险丝,抽出来更换上新的就可以了。 保险丝主要分两种:片式保险丝和玻璃管式保险丝。片式保险丝烧断了如果没有预备的,又恰巧行驶在雨中,可以用其他次要线路上的保险丝来代替。如借用喇叭的保险丝,白天还可以借用前灯的保险丝。至于玻璃管式的保险丝烧断后,可以用香烟盒内的锡箔纸来代替(但绝不能用铝箔代替)。方法是把锡箔纸向外在玻璃管上绕几圈就可以暂时代替起作用了。 挡风玻璃涂肥皂可暂代雨刷器如果雨刷器的故障无法排除,还可以在前后挡风玻璃上面涂一层肥皂,可以维持三四十分钟的清晰视线。 如无肥皂,在路边拣一些烟蒂在挡风玻璃上面涂一涂,或者在路旁找一些稍厚、水分含量较多的树叶,捏碎后涂在挡风玻璃上面照样能起作用。

  • 自动挡驾车学问大:善用限位挡 减少换挡次数 (2014-02-18)

    日益拥堵不堪的城市道路让更多人爱上自动挡,但是自动挡真的就像有些人形容的“一个油门,一个刹车”那般简单吗?     驶自动挡车型的朋友可能常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平时能用上的,也就是P、R、N、D这几个挡位,那其它挡位是干什么用的?日渐流行的“+、-”挡变速箱又是否真有手动挡的驾驶乐趣呢?会有这些问题的朋友,说明你对自动变速箱了解还不够深刻,或者说你还没有完全掌握自动挡车型的驾驶方法。别急,看过下面的介绍,相信你会对自动变速箱的认识有一个质的飞跃。     自动变速箱解密     还是先来了解一下自动变速箱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吧。     自动变速箱大体上可看作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和电磁分离器三部分组成。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带动液力变矩器内的主动涡轮转动,通过油液介质的传递,将动力转置于从动涡轮;从动涡轮又带动星星齿轮旋转,通过控制电脑的计算以及电磁分离设备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星星齿轮组将合适的动力传递至驱动车轮。     善用限位挡,减少换挡次数     接下来我们详细解释很多人不甚清楚的OD、3、2、L以及手自一体等模式的用途。     一些自动变速箱的拨杆或者面板上会有“OD”键,它是“OverDrive”(变速箱的超比挡)之意。按下OD键,作用是阻止变速箱上到最高挡位。为了达到省油和行驶平顺的目的,自动变速箱通常倾向于尽可能使用最高挡行驶,但在城市道路上时常会遇到车流量较大、车速较慢的情况,需要频繁地加速和刹车。每次加速的时候变速箱会降到低挡配合,收油的时候为了平稳,变速箱又会自动升挡,这样频繁转换挡位不仅不利于平顺行车,时间长了还会影响变速箱的寿命。在频繁上下坡的山路上,启用OD功能也能显著减少挡位跳动。如果你的车子有OD键,下次遇到合适路口不妨试试它的功效!     当然,有好些自动变速箱是没有OD键的,但几乎所有自动变速箱都有挡位限制挡,例如4速自动变速箱会有3、2、L挡位限制,5速自动变速箱则会有4、3、2、L挡位限制。将挡位挂在最高的限制挡,可以达到与OD键相同的作用;而较低的限制挡如2、L,则是用在连续的下山路或者较陡的下坡路面,利用低挡时发动机的牵制作用来保持低速,避免频繁制动导致刹车过热。     发挥手自动变速的威力     很多性能挂帅的车型以手自一体变速箱为卖点,对一般消费者来说“手自动一体”听起来好像很高科技,但手自一体的真正乐趣到底有多少?我们见过一些人,买了手自一体变速的车子回来,摆弄了两下手动换挡功能就再也不用了,这都是因为他们还不完全了解手自一体的用途所在。     其实,手自一体变速箱并不像某些车厂宣传的那样是用来“提供手动挡驾驶乐趣”的。手自一体变速箱骨子里就是一台自动变速箱,它还是具备自动换挡的功能,正常行车中完全不需要用人手去加减挡,因为那样就失去了自动变速的便利性。但在多弯的赛道或山路上,加减挡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因为在这正是一般自动变速箱最为“糊涂”的时候,而用手动模式去主动地选择想要的挡位,就能在山路上利用发动机制动,或者在赛道上实现弯前拖挡减速、弯心加速的流畅过弯过程。     我们评价一台手自一体变速箱的好坏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施加加减挡指令时变速箱反应的快慢??通常应该在半秒钟之内就完成换挡动作;二是各种状况下给予指令时变速箱的服从性如何。有些手自一体变速箱在由高挡位强行挂入低挡位时有过强的自我保护措施,不能快速执行(或干脆不执行)降挡的指令,我们就会说这样的变速箱服从性不够好。     D挡走天涯可以吗?     说过自动变速箱的一些“附加功能”后,我们再回到最基本的??D挡行车上来。你也许会说,D挡不就是一个油门一个刹车那般简单么?但实际上D挡却蕴藏了许多自动变速的巧妙原理。     驾驶自动挡车有一个需要养成的习惯,就是要学会用油门控制变速箱的挡位。不同的油门力度,在同等车速下变速箱自己选择的挡位是不同的。例如在60km/h时,自动变速箱可选的挡位有2挡、3挡或4挡,依据便是驾车者踩下油门的轻重程度。正常驾驶时,变速箱一般很快就上到最高挡位,这样的设定一方面是为省油,另外可使行车更平顺。只有在油门力度较重时,变速箱才会延迟升挡,以榨取更多的动力。自动变速箱的工作原则就是:平时注重省油,需要时才会提高换挡转速。在试车文章中,我们会经常提到“Kickdown”一词,什么是Kickdown?简单说来,就是一个一脚将油门踩至最大的动作。对于变速箱来说这是一个榨取最大动力的强烈指令,此时只要转速不高,任何自动变速箱都会自动降一挡甚至两挡来榨取发动机更强大的扭力。     驾驶自动挡车     经常遇到的一些疑问     自动挡的车上坡起步一定不会溜车?     这个认识是错误的。自动挡车型在怠速下就能缓缓前进,这是传动系统所设置的“余量”,但当车辆停在一个较陡的斜坡、其重力大于怠速时的动力“余量”时,车子还是会溜坡。因此,驾驶自动挡车在陡坡起步时,有时出于保险(如后面停有其它车),还是应该配合手刹来起步。

  • 汽车是否需“热身” (2014-02-18)

     这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不过从结论上来说,最好是先“热身”。   为什么呢?引擎及汽车各部分的运动会产生摩擦,如果这些零件突然进入高速转动状态,当然是不太好。虽然说不热车也不至于发生太大麻烦,但长此下去,难保不会有不良后果。   而且,一发动引擎就行驶,引擎的回转快,自动排档的车起是不太好。虽然说不热车也不至于发生太大麻烦,但长此下去,难保不会有不良后果。   而且,一发动引擎就行驶,引擎的回转快,自动排档的车起步往往会很猛,而司机开始的反应又比较迟钝,易发生危险。   所以,发动引擎后如能让引擎稍微回转稳定之后再开行,照说是比较理想。

  • 女性驾驶注意事项之不要将后视镜当成化妆镜 (2014-02-18)

    女性驾驶员上路前一定要将左、中、右三面后视镜调至合适的方位,在行驶过程中要养成时刻注意后视镜的习惯。不然容易造成视线"盲区",埋下安全隐患,实在要化妆,也要找到一个安全的路边停车处,做好了再开车。

  • 自动挡驾车学问大:善用限位挡 减少换挡次数 (2014-02-17)

    日益拥堵不堪的城市道路让更多人爱上自动挡,但是自动挡真的就像有些人形容的“一个油门,一个刹车”那般简单吗?     驶自动挡车型的朋友可能常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平时能用上的,也就是P、R、N、D这几个挡位,那其它挡位是干什么用的?日渐流行的“+、-”挡变速箱又是否真有手动挡的驾驶乐趣呢?会有这些问题的朋友,说明你对自动变速箱了解还不够深刻,或者说你还没有完全掌握自动挡车型的驾驶方法。别急,看过下面的介绍,相信你会对自动变速箱的认识有一个质的飞跃。     自动变速箱解密     还是先来了解一下自动变速箱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吧。     自动变速箱大体上可看作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和电磁分离器三部分组成。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带动液力变矩器内的主动涡轮转动,通过油液介质的传递,将动力转置于从动涡轮;从动涡轮又带动星星齿轮旋转,通过控制电脑的计算以及电磁分离设备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星星齿轮组将合适的动力传递至驱动车轮。     善用限位挡,减少换挡次数     接下来我们详细解释很多人不甚清楚的OD、3、2、L以及手自一体等模式的用途。     一些自动变速箱的拨杆或者面板上会有“OD”键,它是“OverDrive”(变速箱的超比挡)之意。按下OD键,作用是阻止变速箱上到最高挡位。为了达到省油和行驶平顺的目的,自动变速箱通常倾向于尽可能使用最高挡行驶,但在城市道路上时常会遇到车流量较大、车速较慢的情况,需要频繁地加速和刹车。每次加速的时候变速箱会降到低挡配合,收油的时候为了平稳,变速箱又会自动升挡,这样频繁转换挡位不仅不利于平顺行车,时间长了还会影响变速箱的寿命。在频繁上下坡的山路上,启用OD功能也能显著减少挡位跳动。如果你的车子有OD键,下次遇到合适路口不妨试试它的功效!     当然,有好些自动变速箱是没有OD键的,但几乎所有自动变速箱都有挡位限制挡,例如4速自动变速箱会有3、2、L挡位限制,5速自动变速箱则会有4、3、2、L挡位限制。将挡位挂在最高的限制挡,可以达到与OD键相同的作用;而较低的限制挡如2、L,则是用在连续的下山路或者较陡的下坡路面,利用低挡时发动机的牵制作用来保持低速,避免频繁制动导致刹车过热。     发挥手自动变速的威力     很多性能挂帅的车型以手自一体变速箱为卖点,对一般消费者来说“手自动一体”听起来好像很高科技,但手自一体的真正乐趣到底有多少?我们见过一些人,买了手自一体变速的车子回来,摆弄了两下手动换挡功能就再也不用了,这都是因为他们还不完全了解手自一体的用途所在。     其实,手自一体变速箱并不像某些车厂宣传的那样是用来“提供手动挡驾驶乐趣”的。手自一体变速箱骨子里就是一台自动变速箱,它还是具备自动换挡的功能,正常行车中完全不需要用人手去加减挡,因为那样就失去了自动变速的便利性。但在多弯的赛道或山路上,加减挡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因为在这正是一般自动变速箱最为“糊涂”的时候,而用手动模式去主动地选择想要的挡位,就能在山路上利用发动机制动,或者在赛道上实现弯前拖挡减速、弯心加速的流畅过弯过程。     我们评价一台手自一体变速箱的好坏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施加加减挡指令时变速箱反应的快慢??通常应该在半秒钟之内就完成换挡动作;二是各种状况下给予指令时变速箱的服从性如何。有些手自一体变速箱在由高挡位强行挂入低挡位时有过强的自我保护措施,不能快速执行(或干脆不执行)降挡的指令,我们就会说这样的变速箱服从性不够好。     D挡走天涯可以吗?     说过自动变速箱的一些“附加功能”后,我们再回到最基本的??D挡行车上来。你也许会说,D挡不就是一个油门一个刹车那般简单么?但实际上D挡却蕴藏了许多自动变速的巧妙原理。     驾驶自动挡车有一个需要养成的习惯,就是要学会用油门控制变速箱的挡位。不同的油门力度,在同等车速下变速箱自己选择的挡位是不同的。例如在60km/h时,自动变速箱可选的挡位有2挡、3挡或4挡,依据便是驾车者踩下油门的轻重程度。正常驾驶时,变速箱一般很快就上到最高挡位,这样的设定一方面是为省油,另外可使行车更平顺。只有在油门力度较重时,变速箱才会延迟升挡,以榨取更多的动力。自动变速箱的工作原则就是:平时注重省油,需要时才会提高换挡转速。在试车文章中,我们会经常提到“Kickdown”一词,什么是Kickdown?简单说来,就是一个一脚将油门踩至最大的动作。对于变速箱来说这是一个榨取最大动力的强烈指令,此时只要转速不高,任何自动变速箱都会自动降一挡甚至两挡来榨取发动机更强大的扭力。     驾驶自动挡车     经常遇到的一些疑问     自动挡的车上坡起步一定不会溜车?     这个认识是错误的。自动挡车型在怠速下就能缓缓前进,这是传动系统所设置的“余量”,但当车辆停在一个较陡的斜坡、其重力大于怠速时的动力“余量”时,车子还是会溜坡。因此,驾驶自动挡车在陡坡起步时,有时出于保险(如后面停有其它车),还是应该配合手刹来起步。

  • 汽车是否需“热身” (2014-02-17)

     这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不过从结论上来说,最好是先“热身”。   为什么呢?引擎及汽车各部分的运动会产生摩擦,如果这些零件突然进入高速转动状态,当然是不太好。虽然说不热车也不至于发生太大麻烦,但长此下去,难保不会有不良后果。   而且,一发动引擎就行驶,引擎的回转快,自动排档的车起是不太好。虽然说不热车也不至于发生太大麻烦,但长此下去,难保不会有不良后果。   而且,一发动引擎就行驶,引擎的回转快,自动排档的车起步往往会很猛,而司机开始的反应又比较迟钝,易发生危险。   所以,发动引擎后如能让引擎稍微回转稳定之后再开行,照说是比较理想。

  • 女性驾驶注意事项之不要将后视镜当成化妆镜 (2014-02-17)

    女性驾驶员上路前一定要将左、中、右三面后视镜调至合适的方位,在行驶过程中要养成时刻注意后视镜的习惯。不然容易造成视线"盲区",埋下安全隐患,实在要化妆,也要找到一个安全的路边停车处,做好了再开车。

  • 新手上路忘放手刹最易犯 (2014-02-17)

       新手总是免不了会犯错。近日,网上一项关于“新手上路最容易犯的错”的调查结果显示,“行车忘放手刹”、“车上很多配件根本不会用”以及“后视镜折叠后忘了复位”成为新手最容易犯的三大糗事。也有不少网友跟帖讲述自己当年的糗事。当然,调查的目的不是为了说笑话,而是给新手们提个醒。 新手乌龙 No.1: 开车忘松手刹    网友“famousPan”描述了自己处于新手期时的两次失误:两次都是在十字路口拉起手刹等红灯,绿灯亮起步时生怕被后车鸣喇叭催促,心一急,没放手刹就走,结果,第一次跑了三四公里才发现,第二次好些,开了几十米就发现了。    老手支招:忘放手刹时,如果油离配合好,车辆一样可以行驶,但是车辆的损耗会增加,油耗上升,而且还会伴随着焦煳的气味。其实手刹不松,起步时会有报警声,并且仪表盘也有指示,但因为新手上路往往需要顾及太多,所以对这些提示不太敏感。建议新手养成起步摸手刹的好习惯,或者多瞄两眼仪表盘。 新手乌龙 No.2: 车上很多配件不会用    网友“爱司巴索”就曾为此损失500元。提到新车的当天晚上,他就急不可耐地开着车子上路,由于恰逢大雨,关上车窗后,前挡风玻璃开始起雾。    “这该怎么办?驾校里可没教过。”“爱司巴索”将车子慢慢靠边,想停下来给朋友打个电话求助。没想到马路边缘正好是一个30厘米深的水渠,车子的前轮胎一下就掉进去了,再一把方向扭回来,后轮胎也跟着“沦陷”,车子底盘就这样被搁在路肩上,最后只好花500元叫来吊车把车子吊起来。    老手支招:很多新手不知道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差别,不晓得晚上如何开大灯、不会用雨刮器、不懂方向盘锁……其实,对于车上配件的使用方法,汽车说明书里都有详细解释。因此,别忽视了说明书的作用,熟读操作技巧,可以少吃很多苦头。如果实在嫌看说明书麻烦,那就在买车付款之前,在4S店的试驾车上反复试验直到熟练吧。 新手乌龙 No.3:  后视镜折叠后忘记复位    网友“宝贝熊”说起自己的一段经历,至今还觉得尴尬。有次老公出差,家中的“车辆行驶权”就落到了身为“本本族”的她手里。在公司停车时,为了防蹭,“宝贝熊”把车子的左右后视镜都收了起来。下班后去老爸家吃饭,“宝贝熊”双手紧握方向盘穿梭在晚高峰的车流中,辛辛苦苦挪了9公里路。到家后,她叫老爸下来帮忙停车。老爸走到车边,惊呆了:两个后视镜居然都还是收着的!“宝贝熊”这才明白,为什么一路上有好几个司机向她投以诧异的目光。    老手支招:后视镜的作用是为了消除视野盲点,让驾驶员看到车辆后部和两侧的交通情况,还能适当看到自身的情况,这样更有利于倒车和停车。鉴于犯这类错误的大多是女司机,建议女新手们不妨将上车照镜子作为一个“必修课”。 这些乌龙事新手也常会遇到    “熄火n次后才发现不是一挡起步”、“晚上开车不知怎么开车灯”、“车胎漏气了根本没感觉,照样开”等,这些都是新手们曾经遇到过的尴尬事。    挂着三挡就起步,熄火n次。车主孔先生曾经有一次在十字路口闹了一个笑话:绿灯起步时,他排在第一位,正要右拐弯,一放离合器,车子就熄火,足足试了六七次,车子还是习惯性熄火。后面车子队伍排得很长,喇叭声不断。等到交警走过来一看,发现孔先生是在三挡起步,怎能不熄火?    上坡时应当使用低挡位。网友“爱司巴索”有次开车出去,路上需要经过一个上坡,结果他一路三挡开上去,速度越来越慢,直到最终熄火。他一开始还纳闷儿,怎么动力跟不上?老司机提醒了他:速度越慢,挡位越低,你没学过?“爱司巴索”嘀咕:驾校里教过,在平路上是这样,没说上坡时也要这样,我还以为能冲上去。    停车时别忘拉起手刹。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溜车,特别是在坡形路面。老司机常讲:开车首先要从停车开始。所以对于新手来说,“停车拉起手刹”是养成合理用车习惯的第一步。    开空调时,应该打开外循环还是内循环?车主刘小姐曾经抱怨:真羡慕别人的车空调制冷那么好,自己的车即使把空调开到最大,也只能是“不太热”,而且每次在太阳下启动空调,要很长时间才能冷下来。    老手支招:这是忽略了内外循环按钮的作用,如果车辆启动了空调外循环,制冷效果就会明显下降,但优点是空气比较新鲜。相反,如果单纯使用空调内循环,制冷能力将大幅提高,但缺点在于缺乏内外空气交换,车厢空气不够清新。 多看说明书找朋友能减少乌龙事    分析这些新手乌龙事件的原因,其实不难看出问题集中在这几方面:一是对车辆性能不熟悉,二是开车不熟练,三是本身学艺不精。    对车辆性能不熟悉,这很大程度上要怪车主本人——很多操作和配件,说明书上写得明明白白。不同的车在功能上会有所不同,因此,新车买来,最好先详细阅读使用手册。而很多车主正是因为忽略了这个“必修课”,着急上路,才导致各种乌龙事件的发生。    开车技术不熟练,这无可厚非,谁都有是新手的时候。需要提醒的是心态,有些新手一坐上驾驶座就心慌慌,这种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对自我的不肯定,其实只要在起步前把所有动作在心里“演练”一遍,就能给自己增加不少底气。另外一种压力来自外界,其他车辆拼命摁喇叭会增加新手的紧张度。那么,还是老老实实地在车上挂上“实习”标志吧,相信大多数车主会给予宽容的。    至于学艺不精,如果考试时是靠“误打误撞”“蒙混过关”才拿到本本的,那有必要找个技术过硬的朋友或是专业教练陪驾,再好好“温故知新”一下。 驾校培训大多是“应试教育”新手缺乏系统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调查中,不少车主说起当年新手期的“乌龙事”时,都会提到一句:这个在驾校时没人教过我。事实上,正如一位资深教练所说:“尽管驾驶技术要在磨炼中逐渐成熟,但一些关乎安全最基本的概念还是应该在真正上路前就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