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按侵权赔还是按消法赔,这场官司有点说头 驾校学员算不算消费者,赔偿相差一倍多 我们曾经说过一个法律问题,叫“竞合”,意指同一个事件可以用不同法律关系来打,最后产生不同结果。最近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律师魏小燕手里就有这么个案子。 两个年轻人在学车过程中遭遇车祸受了伤,那驾校到底是应该承担侵权责任呢,还是应该作为经营者来赔偿消费者呢。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赔偿金额算下来,一个是各赔20多万元,一个是 各赔50多万元。相差那么大,双方当然要打官司了。 练开着教练车出车祸 车上俩学员很受伤 去年2月16日,杭州某驾校教练带学员出车时发生车祸。 教练车一头撞上了驾校旁边4S店刚刚驶出的一辆新车,当时教练车由教练驾驶。后来经交警认定,造成车祸的原因,教练车拐弯没有让直行;4S店新车,限速路上超速。所以,同等责任。 但是,这一撞,最受伤的是教练车上的两名学员,男学员,锁骨肋骨骨折,女学员盆骨和肋骨骨折。后经鉴定为十级伤残。 但是,按什么法律关系来定义,应该怎么赔偿,双方协商不了、一拖再拖,不得不打起官司。 争议焦点: 学员到底是不是消费者 两学员把驾校告上了法庭,前几天滨江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驾校认为,这类事故应该算侵权之诉,赔偿上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作侵权赔偿。 赔偿项目包括:医药费、护理费、营养费、残疾补偿金、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 这样算下来,每人需要赔偿20余万元。 但是学员方面,魏小燕律师的主张是按照消法来打“违约之诉”。学员和驾校之间是教育培训合同关系,学员都受伤了,当然是驾校违约了,连基本安全保障义务都没尽到。 适用法律不同,赔偿项目也有很大变化,“消法”多了一项“一次性生活补助费”的赔偿。而且“残疾补偿金”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根据受害者伤残等级,“一次性生活补助费”按当地年人均消费支出的六倍至二十倍计算,“残疾补偿金”按六至十五倍计算。 这样一来,每个学员需要赔偿50多万元。 学员学车中出事故 都由教练和驾校负责 目前交通事故官司用消法来打还是用侵权法来打,在司法界是有争议的,各法院也有不同判法,而且相当部分是调解结案。 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交通事故都可以用“消法”来打,前提是受害方是不是属于消费者。 就像这个案子,魏小燕律师拿出了两个文本,一个是“浙江省机动车驾校培训合同(示范文本)”,合同开头就写“根据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有一个是“杭州市机动车驾驶 培训管理条例”,里面说到“培训机构的招生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就此,魏小燕说,这不是很明确吗,学员就应该是“消费者”。 法庭没有当庭判决。 不过这类案子中有一个法理倒是很确定的:学员在学车过程中,所有产生的违章或事故,由教练与驾校负责,与学员没有关系。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20条规定,学员在学习驾驶时,必须有教练员陪同,与驾驶无关的人员不得上车,如果学员在学习驾驶时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者造成了交通事故,都由教练员承担责任。 2010年有一个蛮轰动的案子,一个学员在学车时操作不当,教练车撞倒围墙压死过路小学生。最后法院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事发时未随车指导的教练有期徒刑一年,教练所在公司与家属赔偿74.8万元。 若按不同的法律关系打官司,赔偿金额算下来,一个是各赔20多万元,一个是各赔50多万元。
昨天上午7点半左右,株洲国宾驾校一名正在练习科目二的学员错将油门当刹车,将另一名学员撞伤。 受伤的学员姓张,今年32岁,与肇事学员并不认识,也不在一辆车上学习。他回忆说,事发时他与其他几名学员站在场外等车练习。突然一辆教练车从他们的侧后方倒过来,先撞上铁柱子,之后再撞上他。“我本来是打算跑的,但是旁边站了人挡了路,我跑不赢。”张先生说,肇事车上当时只有学员一个人。 驾校方随后拨打了120,并支付了医药费。张先生的家属表示,校方的态度还不错。经过医院的多项检查,张先生的身体有多处擦伤,肺部有挫伤。 下午,记者来到国宾驾校了解情况,学校并没有值班领导。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因为是周日,大家都在休息。对早上发生的事情,他仅仅知道是一名学员倒车时错把油门当刹车踩。 记者电话联系了该校的谢校长,他说事情正在调查,因为事发时自己不在现场,具体情况他并不清楚。 记者在驾校观察了一番,发现多台正在练习科目二的教练车均是一个学员坐在车内练习,教练或坐或站在车外指导。一名教练的理由是,站在外面更容易纠正学员哪些地方操作不到位。 记者当初练习科目二时,教练会将油门“拔掉”,也有教练在油门下垫东西,使油门踩不下去,以防意外发生。在国宾驾校练习场,记者随机询问了一名教练,他回答说,“拔油门”是早些年的做法了。现在教练车安装的是电子油门,没法“拔”;另外,一辆车安排的学员有的练场内,有的练场外,会要用到油门,所以教练不会对油门做特别处理。 延伸阅读 今年6月4日,上海闵行梅莲路远达驾校发生一起惨剧:一名女学员在练车时误把油门当刹车踩,将一名男学员撞伤,送医抢救无效死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时女学员的教练站在车旁,并没有按照规定坐在副驾驶座上。对此,远达驾校负责人袁先生坦言,教练不在车上教车的行为是禁止的。
近日,市民孙先生向记者反映,哈市部分驾校向学员开设“VIP学员班”,只要加入这个班级便可享受随时练车的VIP服务,更可以比普通班的学员“更早”安排考试,要想加入这个班,前提是比普通班多交钱。记者在几天的走访中发现,孙先生反映的情况并非个案。 4日,记者来到位于学府路的联众驾校报名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报一个C1驾驶证普通班,费用是3400元。不过,普通班至少需要6~8个月,才能拿到驾照;如果选择VIP班,3个月左右就能拿驾照”。“VIP班的学员,不仅学车不用排队,而且到参加考试时,各科目的考试也不需要排队等候,所以多花点钱还是值得的。”工作人员积极地向记者推荐VIP班。 在哈市正通驾校报名处,工作人员则称,“普通班一般为15~20人练一台车,而VIP班则是4~6人。VIP班还配有专门的教练,可以保证学员有充足的上车时间,通过率也很高。” 几天来,记者又走访了哈市驾校、东方驾校等多家学校,开设VIP班的现象较为普遍,价格也从4000~7000元不等,下证时间一般在2~4个月左右。对于VIP班的出现,不少学员提出质疑,“VIP班实际上就是变相涨价。”市民张先生说:“我当时花3000多元报了名,考完科目一(理论)考试后,迟迟没有收到练车通知,驾校给出的答复是学员较多要么等,要么进VIP班可以提前上课,无奈我只好又交了1000元升级为VIP班,才得以练车。” 驾校开办VIP班,是否合乎规矩?黑龙江省驾管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驾校VIP班扰乱正常考试秩序,属违规行为。如果有学员遇到变相涨价或被插队的情况,可以到驾管办投诉。我们将责令该驾校纠正。” 随后记者拨通12358价格举报电话询问此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各驾校的收费是放开的,属于自主定价,可以针对特定人群设定收费标准。但是在教学期间变相对价钱进行调整,肯定是不合理的。 黑龙江佟岩律师事务所佟岩律师认为,驾校利用自由裁决谁先考试的空间,安排额外交钱的考生提前参加考试,延后了原本排在前面考生的考试时间,损害了这部分考生的公平考试权,也破坏了正常的考试秩序。有关部门除了要加强对驾校经营行为的监管及执法查处力度外,还应该实施公开透明的考试排序制度,确保先报名的考生优先享有考试权。
“让您练车、练胆、练技术,人车一体,游刃自如……”这些汽车陪驾的广告语让新司机怦然心动。但是,有些陪驾素质不高,甚至没有资质,存在一定隐患。记者日前调查发现,由于不少新手上路前愿意找陪驾,由此带动了陪驾市场的相对火爆,“黑”陪驾也随之多了起来。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提醒,找陪驾一定要通过正规驾校,并与之签订书面合同,以防发生问题后无法维权。 陪驾广告多 “黑”陪驾不少 近日,记者对位于泉水立交桥附近的驾驶员外路考场进行调查时发现,一边是等待考试的准驾驶员们,一边是热火朝天的“黑”陪驾。这些没有资质的陪驾趁着考官们不注意,偷偷给各驾校学员塞名片,并表示“价格优惠,质量保靠,技术过硬”。而当考官们发现并将其驱逐后,又偷偷回来继续分发野广告。 昨日上午,记者在青泥洼桥和西安路等繁华路段发现很多电线杆子上都贴有“陪驾”字样的野广告。记者随意按上面的电话同几名陪驾进行了联系,发现其要价每小时从80元至150元不等。当记者询问其是否具有资质时,对方表示不知道对资质有何要求,也没有相关部门审批的资质。 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去年驾照到手后先后找过3名陪驾,但是每个人的教练方法都不一样,把自己搞得很糊涂。“有的说下坡要挂挡,有的说不用,很混乱。”市民李女士说,她也曾请过几名陪驾,但对陪驾的素质很不满,穿着很邋遢,而且说话常常带脏字,十分不文明。 正规不正规关键看资质 记者就此采访了大连市交通局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据悉,根据国家交通法规和我市相关规定,陪驾市场有着严格的准入机制。《大连市驾驶员培训管理条例》规定,陪驾必须依托相关的驾驶员培训学校,不允许私人从事机动车陪驾。同时,从事陪驾的驾驶员还应考取教练员资质。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有法律法规制约陪驾行业,这项服务正一步步走向正规。陪驾教练的主要职责包括:介绍车辆性能、交通法规及相关知识;回答驾驶人员的行车疑问;在驾车过程中进行动作的纠正及技巧传授;提高驾车人员对行驶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情况的判断、处理能力;传授车辆故障及出险的应对措施。 新手开车找陪驾非常有必要,可以快速摆脱紧张心理、驾驶不熟练等各种不利因素。此外,无“陪驾”就上高速公路的实习驾驶员和在实习期内违规驾车上高速公路的驾驶人,将被处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如果陪同人员指使、强迫实习期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车,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对陪同人员根据其过错严重程度,确定其在事故中应当承担的相应责任,并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予以处罚。 事先签合同 责任要分清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市民在找陪驾时只要求开具发票,并不要求签订相关协议。这样,一旦出现事故就容易发生纠纷。因此,请陪驾,一定要事先签订合同,约定好培训方面的内容、事故责任以及保险赔偿等。 签订合同时要注意,一定要给自己留出充足、机动的时间表,具体培训时间可由自己安排,可要求驾校提供免费上门报名和接送服务。还可以约定伴游、酒后代驾和帮助建立信心等内容。陪驾时间中最好注明节假日、晚间陪驾价格等。对师傅免费接送的,可约定免费接送半径,对陪驾费发票、加油发票,双方也应予以约定。另外,车辆在陪驾途中出现交通事故和机械故障的责任范围,也应一并予以约定。 ■延伸阅读 新手夏季开车6注意 1.不能戴颜色太深的墨镜。有研究表明,颜色过深的墨镜会把司机对紧急情况的反应时间延长100毫秒,增加2.2米的急刹车距离。 2.经常检查汽车轮胎的气压。随着气温及路面的温度逐步升高,高速或者长途行驶,胎压很容易上升,引发爆胎。为了安全,要经常检查汽车轮胎的气压。 3.行车时要格外注意行人。天热时,人们喜欢打伞遮阳,而为了遮住阳光,伞的高度一般都比较低,挡住持伞人的视线。因此开车时,特别是超车、拐弯时,一定要格外小心行人。 4.切忌穿拖鞋驾车。女人们夏天爱穿凉拖,但是开车时绝对不行。因为穿拖鞋开车,如果踩油门或刹车时拖鞋不跟脚,很有可能因此延误刹车时机,造成交通事故。 5.打火机别留在车上。有些司机有抽烟解乏的习惯,点燃香烟后一般也会顺手把气体打火机放在仪表台上。这样做非常危险,一次性使用的气体打火机,在40℃以上时,气体会受热膨胀。塑料壳体会因受热而发生爆炸。 6.不宜长时间开空调。装有空调器的车辆,密封性能较好。绝大多数人在这种环境中呆几个小时就会有头晕、倦怠的感觉,记忆力也会减退,那是因为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汽油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氧化碳。同时,车内人员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使车内氧气急剧减少。因此,应适当调节空调工作状态,或每隔一段时间打开车窗透气。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拥有驾照也成为大学毕业生求职的一个基本技能,很多大学生利用暑假空闲时间报名学习驾驶技术。10日,记者从江苏盐城市车管所了解到,今年暑期该市已有2万多名大学生报名参加考试。 10日下午,记者在盐城市驾驶员考试中心看到,无论什么科目的考试,都是大学生居多。一位正在参加理论考试的王同学说,他在浙江上学,放暑假前就让家人提前给他报了名,自己放假一回来就去驾校学习。他说,多掌握一项技能,就能为今后找工作添加一份筹码。 记者从盐城市车管所了解到,今年暑期该市已有2万多名大学生报名参加驾驶员考试。由于暑假只有2个多月时间,从报名学习到拿到驾驶,时间相对紧张。车管所针对学生扎堆问题,将调整考试计划,学生优先考试。 据该所工作人员介绍,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要高于社会人员,考试通过率都在85%以上,只要认真学习,在暑期内基本都能顺利拿到驾照。 记者另从盐城市运输管理处获悉,暑假期间,盐城市各驾培机构都将专门为在校大学生开设学驾“绿色通道”,优先报名、优先学习、优先考试,争取让学生在假期结束前拿到驾照。 一位多年从事驾驶员培训的教练,对大学生“学车热”现象流露出一些担忧。他说,大学生学习驾驶增加技能是好事,但不应单纯为拿驾照而去学驾驶。2个多月的时间,拿到一本驾驶证对于大学生来说太简单了。要想真正灵活自如的驾驶,还需要大量的驾车操作经验的积累,学生拿到驾照后要多练习,不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本本一族”。
余天(化名)是人和某驾校的一名教练员。平时他经常教育学员“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但是前几天,他自己却喝了酒开车,遇到警察设卡盘查竟带着学员强行冲卡。 学员请客聚餐 一时没HOLD住 28岁的余天家住北部新区人和,两年前开始当驾校教练。平时他跟学员处得不错,教得也上心。6月底,驾校学员李某、杨某、陈某、朱某等人通过了驾驶技能考试,顺利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驾照。为感谢教练员余天平日的照顾和指导,7月5日,他接到了4名学员的邀请,到北部新区人和街道附近聚餐,“余教练,谢谢你平时的照顾和指导!今晚上我们一起高兴高兴!” 晚上7点30分左右,余天与4名学员来到人和附近一家火锅店聚餐。高兴之余,余天经不住学员的多次相劝,最终于与学员喝起了啤酒,一同狂欢起来。晚上11点10分,一箱啤酒被五人 “消化”了。见大家都有些醉意,喝了1瓶多啤酒的余天提议散伙。因餐馆距离几个学员家都比较近,余天心想自己喝得少,这么晚应该没警察检查,便提出先送几名学员回家。 遇上警察夜查酒驾 强行冲卡 车开到人和万年路与兴业十字路口时,余天赫然发现,前方停放有闪着警灯的警车,路面摆放了很多的反光锥形筒。看到前面有民警在设卡盘查,余天满心的开心兴奋瞬间变成慌乱。“我喝了酒,莫拦我的车嘛,不然我的饭碗只怕是都保不住了哟……”余天很忐忑,减缓速度,慢慢靠近盘查卡点。 民警打了手势示意他靠边停车。余天更慌乱了,一踩油门,加速冲过卡点,往人和万年路125公交站方向逃逸。见车子逃避检查,民警立即意识到必有重大嫌疑,于是立即通知前方同事拦截,“渝AXXX教练车,靠边停车,马上靠边停车,接受检查……”民警用警车里的喇叭,不停的向余天喊话。 余天这时已经完成红了眼,根本不听从指令,更加疯狂的加踩油门,试图甩掉警车。最终,追截而来的民警在万年路125公交站成功将驾驶员余天当场抓获。 丢了“饭碗”后悔不已 一打开教练车的车门,民警就闻到一股浓烈的酒味,司机余天满脸通红。民警立即对他进行了酒精呼气测试,已构成酒后驾驶。 “主要是我心存侥幸,觉得行驶路程短,深夜应该不会遇到交巡警查酒驾。哪晓得你们这么晚了都还在路上盘查嘛。哎,这下不光要负刑事责任,还亲手砸掉了自己的饭碗”在民警的讯问过程中,余天懊悔不已的说道。
一名学员在考驾照科目三时,未将自己患心脏病的实情相告,结果心脏病突发,虽然经驾校工作人员和120急救车及时抢救,仍没有挽留住其40岁的生命。就此事,呼市交管支队考试中心已严令全市各驾校考场必须配备卫生员及急救药品、消暑用品。 7月8日下午,顺育达驾校学员李二虎来到圣邦驾校进行科目三的考试,上车考试完毕,一切正常。然而,就在李二虎在待考室等待拿档案时,大约16点30分,他突然晕倒,口吐白沫。圣邦驾校的一名教练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呼吸,校长助理黄国庆赶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与李二虎一道来考试的学员郝富贵也急忙从车里取出救心丸送至李二虎的嘴里。大约16点45分,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救护车赶到,对病人实施了电击、输液等措施,随后把病人送到医院进行抢救,终抢救无效死亡。 7月9日上午,呼市交管支队考试中心召开了全市驾校校长紧急会议,通报了李二虎事件,并要求各驾校必须配备一名卫生员以便在紧急情况时发挥一定的作用;各驾校必须在考场的显眼处张贴学员安全考试须知,明确告知患有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学员在考试前一定要慎重,感觉不舒服就不要考;各驾校必须配备齐全急救的药品,现在正值盛夏,应配备好消暑药品。目前,呼市交管支队考试中心、呼市运管局驾培处和呼市机动车驾驶员行业培训协会正在与保险公司商谈,今后凡是报考驾照的学员都要上意外险,为学员发生意外时多一份保障。
有个驾驶证是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一个“硬件”,不少大学生都趁着寒暑假去学个驾照。 沈阳107名大学生报考一家“诚安”驾校,可等来的不是快速下证,而是几千元学费打水漂。日前,沈阳市公安局沈河分局成功破获了这个特大系列诈骗案。 大学生报考驾校被骗 “怎么缴费一年多了,连理考都没参加上?”大学生王某报案称,在2012年2月,通过一位自称是沈阳某驾校校长办理驾驶证,但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没参加任何培训和考试。 接到报案后,五里河派出所调查发现,自2012年2月以来,沈河区发生多起办驾驶证的诈骗案件,受害人达30多人,均为沈阳某高校学生。 2013年3月11日,民警将自称某驾校校长的张某抓获。 35岁的张某系吉林省长春市人,曾是沈阳东日驾校合作伙伴,2013年1月1日,与该驾校解除合作关系后,开始冒充东日驾校负责人在铁西区勋业路开办驾校、招收学员骗取学费。 2012年7月8日,张某做了“诚安驾校”的假印章、假收据,开始冒充诚安驾校校长在铁西区沈辽路“开办驾校”。 在大学里发展“代理” 张某将作案目标瞄向了在校的大学生,她在沈阳市所有高校门前以低于市场价格、快速办理驾照为诱饵张贴驾校招生广告,同时在每个大学发展一名代理,利用代理帮其招收学员,每招一个学生给代理提成400元至500元好处费。 张某发展的代理一般都是在校教师或学生,低价、快速,加上又是熟人介绍,学生们便纷纷报名,张某冒充驾校校长开车先陪这些学生去体检,再开车送学生回学校,途中收取3400元学费,开发票后让学生们回去等参加笔考通知,随后消失。 沈河分局五里河派出所民警赵雪松表示:“已经核实107名大学生被骗,这些大学生遍布沈城各地,涉案价值至少达到30万余元。目前,和平、皇姑的被骗大学生在核实中。” 现张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刑事拘留。 民警解析大学生被骗 沈河分局五里河派出所民警梁涛说:“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大学生家里有车的多,这导致许多大学生想在上学时就拿下驾照,许多驾校就出台了优惠政策以招揽大学生学员,一些冒牌的、没有合法资质的所谓‘正规驾校’正是抓住了这点,另外,在校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又想马上拿驾照,看见优厚条件就容易上当受骗。” 沈河警方提醒在校大学生:报考驾照一定要走正规渠道,千万不要相信社会上一些所谓的“快速办理、轻松拿照”的谣言,要选择有资质、正规、品牌的驾校报考,以免上当受骗。 对话嫌疑人 沈阳的大学几乎都去过 记者:你现在是诚安驾校的校长吗? 张某:不是。印章都是假的,是我自己做的。 记者:你怎么招收学员的? 张某:我先在每个学校以招收一个学员提成400元至500元的条件发展一名代理,然后在学校门口打广告,由代理开始帮着招收学员。 记者:这些代理知道你是冒充的吗? 张某:不知道。 记者:骗的钱都干什么了? 张某:用来接着维持运营,加油啥的,剩下的就存起来了。 记者:你一共去过多少所大学? 张某:沈阳的大学我几乎都去过。
沧州市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驾驶员培训质量为根本,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规范驾培秩序为手段,以促进驾培市场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从强化管理措施,加强市场监管,搞好部门协调等方面入手,通过不断努力,全市驾驶员培训行业的培训质量得以全面提升。 新增驾校单个服务辐射半径控制在15公里 根据省局驾培行业发展规划,沧州市确立中心城市、县城、乡镇驾培“三位一体”的整体推进发展思路,统筹城乡驾培发展,着力改善经营环境,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要求各县(市、区)运管站综合辖区驾培市场的需求,充分预测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初学驾驶员的生源量,合理配置驾培资源。在驾校审批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土地政策,要求申请人出具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的合法土地使用证明,并由各县(市、区)运管站严格核查申请人出具的证明材料。新增驾校单个服务辐射半径控制在15公里。省局立项、论证同意建设以后,申请人应在6个月内建设完毕,否则论证意见失效。并要求各县(市、区)运管站要严格按照五年发展规划发展驾校,没有在规划内的一律不得上报,市处一律不予受理。 三千多台教练车安装了培训计时管理设备 按照省局有关文件精神,为强化驾培行业管理,提高驾校培训质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今年三月份该市运管处组织各县(市、区)运管站会议,进一步加强各县(市、区)运管站的基础管理工作,维护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市场秩序,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为落实省运管局关于建设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计时监管平台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驾驶人培训质量,保证学员计时培训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源头上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按照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客货运驾驶人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该市运管处多次与公安交警部门进行协调、沟通,于2012年7月在公安交警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两部门完成了设备招标工作,并对全区101所驾校3400台教练车安装了学员培训计时管理设备,同时对各县(市、区)运管站管理人员及驾校微机管理人员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工作。 加强管理 实行学员IC卡学时管理制度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监督检查辖区驾校的经营行为管理是一项当前重点工作任务,是关系到驾校学员培训的综合素质,也是关系到驾校声誉、效益及驾校生死存亡的关键,因此他们对培训业户的监管指导工作始终不能松懈,充分发挥行管的职能作用,经常不断地监督检查培训业户基础管理工作,保障学员全面按纲施训,落实培训记录、教学日志和批班计划。他们要求驾校建立健全学员结业档案,规范教学管理制度,教学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5%以上。每年应不低于七天的脱产培训。 该市管理部门制定了驾校向学员发放《收费明白卡》和《培训合同》制度,由驾校一次性告知学员收费和培训情况,杜绝了乱收费现象,同时对从业人员考试加大了检查力度,为强化从业人员培训学时的落实,市处统一实行了学员IC卡学时管理制度,要求每期学员人数按150人批班,经过培训、考试合格率达到80%以上。每场考试市处派人负责监督考试情况。在驾校安全培训方面,管理部门不断地深入教学第一线,检查驾校的安全培训及道路训练情况,加强教练车技术状况管理,制定了相关安全教学制度和措施,落实到责任人,提高防范责任意识。
按照规定理论考试前必须经过15个小时的学习,而且还要用指纹打卡。可是也有不少学员因此遭遇烦恼。市民陆女士就向扬子晚报记者反映:她在大厂一家驾校学习,因指纹“有问题”,无法录入系统。但驾校却保证她在考试时能录上指纹,依然安排她进行理论考试。但考试时,陆女士录了三次指纹都不成功,和驾校工作人员之间也发生了肢体冲突,她因此不想继续在该驾校学习并要求退款和赔偿。 指纹浅无法录入与驾校人员发生纠纷 陆女士告诉记者,今年6月,经过朋友介绍,她在位于南京大厂的南京全天驾驶培训学校有限公司,花了3100元钱报名参加驾照培训。不过不知道为何,自己的指纹却始终无法录入系统。陆女士说,后来经她了解,指纹无法录入是她自己天生指纹就浅。因无法录入指纹打卡,她在报名后没有参加过一天理论学习,但6月底,驾校却通知她去考试。“我说我都没有理论学习,怎么去考试呢,驾校说没关系的,我们会暗箱操作。” 对于驾校工作人员“暗箱操作”的说法,陆女士虽然觉得不妥,但因考驾照心情急切,还是在驾校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前往石佛寺车管所江北分所参加了理论考试。但在考试时,指纹还是录不上,考官就叫她不要考了,陆女士走出考场,找驾校工作人员。随后,驾校工作人员又回复她说是跟警官打过招呼了,陆女士就又走进考场录了一次指纹,但还是没录上。 心急之下,陆女士再次找驾校工作人员理论。可不想双方却为此发生了激烈冲突。据陆女士称,在冲突中驾校工作人员的手机摔坏,因此又骂她打她,她的手上也留下伤痕。陆女士表示,无法接受被人当面侮辱,在随后的一些日子里,她曾多次与驾校交涉,但始终没有结果,无奈之下只好向媒体求助。 驾校全额退款并额外补偿500元 7月2日记者陪同陆女士来到南京全天驾驶培训学校有限公司了解情况。该校一位副校长因为冲突地点不在驾校,经他向车管所询问,对方说当时“没有什么大事”。陆女士表示,这位副校长的说法并不属实,当时冲突后她曾回到驾校让这位副校长看她手上的伤口,但对方跟她说,让她忍着,因为冲突的另一方是校长老婆的妹妹。但副校长表示,自己根本没有讲过这个话。 记者随后向与陆女士发生冲突的那位工作人员了解了情况。她表示,因陆女士指纹始终无法录入,考场的负责人就叫她下次再考,但陆女士要找该负责人理论,保安不同意,因为按规定不考试的人就要下楼。“保安找到我希望驾校能够把自己学员的情绪安抚一下,我就跟她讲了,她抓住我的手,把我往楼下拖……” 陆女士表示,虽然这位工作人员否认了辱骂自己的事实,但双方当天的确发生了争执,并有了肢体接触,而以提供服务为己任的驾校竟然以如此态度对待学员,这样的行为让人无法接受。陆女士因此要求驾校退还学费和考试费用。最终,经调解,驾校副校长当场退还了陆女士3100元钱报名费,并且额外补偿陆女士500元钱。副校长也代表驾校向陆女士道了歉。 可是根据陆女士之前所说,由于指纹无法录入系统,她也没有在驾校参加过理论课程学习,可驾校为何能安排陆女士进行理论考试呢?对此南京全天驾驶培训学校不能合理解释。根据相关规定,在参加驾驶执照理论考试前,学员必须学满15个小时的理论课程,方能报名考试,驾校此举已经涉嫌违规,目前南京交管局驾培处等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指纹录入不上的人如何参加驾考? 在生活中,常常发生录不上指纹的情况。那么这究竟是咋回事,有没有办法解决呢?南京市出入境管理处负责指纹采集的工作人员向扬子晚报记者介绍过:手指指纹,说白了就是手掌外皮的角质层。老人年纪大了,手指表面角质层老化或者经常做家务的妇女,和长期戴胶质手套工作的人群,都会造成手指角质层严重磨损,造成指纹难以采集。 对于上述人群来说,在电子指纹采集器面前,至少要重复几十次才能成功录入,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相对来讲,年轻人的指纹采集更为容易。但是在指纹采集前,年轻人也要注意少干粗活,少戴胶皮手套,以防造成指纹磨损。 据车管部门介绍,学员因自身原因造成指纹无法录入的情况也是可以参加驾照考试的。在报名后,驾校就应为这样的学员向车管部门说明情况,取得备案登记,此时应说明考试时由谁帮忙代该学员完成指纹录入,这样的人可以是该学员亲属或驾校工作人员等非考试人员。学员之后需按规定正常参加驾驶学习,在参加考试时,车管部门在确定考生和已备案学员是同一人后,由备案中已指定人员使用自己的指纹代替考生完成指纹录入,学员即可参加相应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