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家庄:费用降效果增 新驾考课时费用“瘦身” (2013-09-11)

    关注一下有所变化的新驾考。去年,更关注实际上路能力的新驾考的实施,让石家庄的驾考费用和学习课时双双大幅提升。不过,随着日前《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的颁布,石家庄市各所驾校按照新《大纲》对课时和费用进行了“瘦身”。新“瘦身”的驾考,究竟减少了哪些课时?是否能像“瘦身”之前一样保证学员的学习效果呢? 在蓝天驾校,最近有不少考生前来咨询驾考课时调整的情况。3月5日驾考课程调整以来,这里每天的报名人数相较于调整前增加了一倍多。 以最常见的小型车(C1)考试为例,调整后,总课时由原先的86个缩减到了78个,学费也相应下降了500元左右。在以前的86个课时中,第一阶段的理论课占了31个,学员必须全部学完这31个课时后才能进行理论考试。而现在的76个总课时中,理论课占了30个,更特别的是,这30个课时的学习时间更具有弹性。 课时“瘦身”,学习时间也更加灵活,76个课时的考生们是否能够达到86个课时的学习效果呢?市运管处驾管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小型车(C1)的培训课时中,耗费时间长又不常用的桩考被取消了,而一些与实际驾车联系更紧密的考试项目,课时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多数考生也认为这样效果更好,不会再出现“拿本不敢上路”的情况。

  • 驾校增加了2至4小时的法培学时 提高学员通过率 (2013-09-11)

    最严交规实施3个月,驾校增加了2至4小时的法培学时,提高学员通过率。上周末,公交驾校举办安全驾驶技巧分享活动时,该校负责人透露,新交规实施后,关于交通标识的题量增加了约1成。 今年(2013年)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正式施行,更严厉的“扣分”、“罚款”成了驾校学员们热议的话题。在微博上有一张照片广泛流传。照片上,一辆小汽车的每一个挡位都用标签重新贴上,注明了使用方法。比如停车为P,R为倒车,N是空挡,D3是爬坡,D2是使劲爬,D1被标注为吃奶劲儿爬。 其实,类似的“笑话”在新司机中并不罕见。公交驾校副校长周雪绯举了个例子,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标志,新司机平常坐车出行,几乎不会关注到这个细节。但是这些都成为新交规中考试的内容,“所以今年起我们特别把一些日常知识汇集起来,强化学生的记忆。”这些内容除了法培课上讲解,还会在法培考试前的免费辅导课上重讲一次。周雪绯介绍,这堂课时间大约是2到4小时不等。据统计,仅交通标识和标线类的题目今年就增加了10%左右。 近来,陆续有一些老司机被最严交规罚回驾校“回炉”。周雪绯说:“针对这部分司机,学校特别开设了夜间、冰雪天气等特殊环境驾驶的培训。”

  • 实习驾驶员秀“车技”头天领证 次日被注销 (2013-09-11)

    日前,一青年刚领到驾驶证便超速秀“车技”,被关岭交警依法记12分、罚款500元,并作注销驾驶证的处罚。 3月14日凌晨1时许,关岭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县城高杆灯处,发现一辆红色现代轿车违规在路中间玩起了原地调头、超速秀“车技”。交警准备查控时,驾驶人疯狂调头逃逸。民警驱车尾追至断桥镇时失去目标。 当日9时许,民警调查发现秀“车技”的车辆属于关岭便捷租赁公司。1小时后,民警在县城休闲岛浴栈找到该车。经查,驾驶人系19岁的李某(沙营乡人)2013年3月13日刚领到驾驶证,正在实习期。 办案民警通过县城卡口监控信息获悉,事发时李某驾驶的车辆速度为61km/h,而城区道路限速每小时40公里。

  • 驾考新规“驾到” 考你没商量 (2013-09-11)

    对于驾考新规,不少学员都表示难度比以往提升很多,一时较难适应。其实,对于学习驾驶以及日后的交通安全来说,提高考试合格的门槛,百益无害。但对于想要通过驾考的每位学员来说,找对学习方法,勤于练习才是最重要的。驾考新规究竟有哪些难点?又该如何应对?笔者整理了一些小窍门。 1、倒车入库 与原来的电子桩相比,去掉了“移库”,仅考察车辆在横向行驶时,分左右两侧分别进入竖向车库的技能。整个考场为一个“凸”字型,考生驾车进入考场后考试开始,此时“凸”字上方凸起的车库应在车辆前进方向右侧,考生应先将车辆驾驶至“凸”字左侧尽头边线前,然后向右后方倒车入库,中间不能停顿,这是上车考试中的第一个难点。入库后向左前方行驶至“凸”字右侧尽头边线前,再向左后侧倒车入库,完成考试。 小窍门:在准备入库之前,允许停顿一小会,考生可借此机会由后视镜观察车库边线,决定倒车时方向盘的角度。 2、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 即旧规九选三中的半坡起步,考生需自己开车至坡起考点,前轮停止位置必须压线。合格后再考察半坡起步,不能出现后溜。任何一步做错均会导致扣分甚至不合格。 小窍门:开车至坡起考点可借辨认前挡玻璃标志与标线重叠,来决定什么时候停车(教练有教),而起步时注意轻轻松开离合,同时小幅度踩住油门,再松手刹,防止后溜。 3、侧方停车 与九选三中的侧方停车没有任何区别,车辆开至与前进方向平行的车库前方,然后向右后方倒车入库,中间不能有任何停顿。 4、曲线行驶 新增内容,为一条存在两个大于40度角转弯的车道,需一次性开过,中途不能停车和压线、出线。考生需对车辆的操控比较熟悉,方向盘打的力度、角度和行驶速度都必须恰到好处。 小窍门:一定要慢,时速保持在5公里以下较为合适,切忌车速过快导致转向不足。 5、直角转弯 与九选三中的直角转弯相同,但不能中途停车。 小窍门:准备过弯时减速至5公里以下,根据前方视线辨认两侧边线,边转弯边走,随时调整方向。

  • 通过率回升 驾考人数增加 (2013-09-11)

    新交规已经实施3个月,记者采访获悉,目前驾驶人考试科目二的通过率已经由原来的20%逐步回升至改革之前的70%,受其影响,驾校的报名人数也逐渐增加,而报名费方面已经普遍涨至4500元左右。 驾校报名人数明显增加 “你好,现在报名的话能马上安排练车吗,学费是多少?”在唐山市某驾校报名点,小李急着询问驾驶人考试的相关情况。“我去年参加工作,现在已稳定,就想着报名参加驾考,而且听说现在驾考通过率也上来了,我也有了信心。” 记者在该报名点采访的半小时时间里,咨询电话和上门咨询的人员络绎不绝。“每年开春,都是驾考报名人数最多的时候,加上今年年初驾驶人考试改革,通过率较低,以致部分想要报名的学员持观望态度。而现在通过率上来之后,这部分学员纷纷前来报名。”负责该驾校报名的韩女士对记者说。 报名费涨至4500元以上 “我们驾校的报名费在4500元,其中包括了补考的费用,也就是说,如果学员考试没有通过,再补考的话就不用交补考费了。”韩女士表示。而根据新规定,学员在驾驶技能准考证明有效期内,科目二和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预约考试的次数不得超过5次,第5次预约考试仍不合格的,已考试合格的其他科目成绩作废。 而其他几家大型驾校的报名费也多在4500元左右。但记者见到部分驾考报名点打出了报名费3000元的条幅,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是为了赚人气,所以比大型驾校收费低。但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驾校虽然报名费较低,但实际练车时还会加收场地使用费等,补考时也需要缴纳补考费,最后算下来,考试的费用要远远超过4500元。 通过率已达改前水平 据唐山市驾驶人考试中心主任刘俊忠介绍,目前驾驶人考试已经基本恢复到了改革之前的水平。“科目一、科目三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的通过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之前通过率最低的科目二考试,已经由最初的20%左右上升到了70%左右,可以说已经恢复到了改革之前的水平。” “每次新规出台之后,都要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不光是学员,最主要的还是教练。经过这段时间我们对教练员的培训,加上他们自己的摸索,其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出来的学员水平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刘主任表示,随着考试通过率的提升,学员没必要再有恐慌心理,只要按照教练要求认真练习,完全可以顺利通过各项考试,最终拿到驾驶证。

  • 新规驾考:如何应对 (2013-09-11)

    自公安部颁布《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第123号)、《公安部关于修改〈机动车登记规定〉的决定》(公安部令第124号),并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新闻媒体和广大交通参与者对一些问题的热议,特别是新规驾考通过率刚开始曾出现普遍偏低的问题,成为了广大学员和驾培企业及各归口部门研讨应对的焦点。3月7日,记者为此进行了多方采访,了解该问题的应对进展情况。 通过率普遍回升 根据江西南昌市车管所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自2月份开始南昌市各驾校考生科目一通过率普遍在80%以上。科目二考试通过率前40名排名统计显示,总参考人数是9116人,及格人数为4639人,不及格人数为4477人,平均通过率为50.89%。排名首位的是南昌驾训中心(南昌驾校),通过率69.31%。其次是白云驾校,通过率为64.6%。排名第三是蓝天驾校,通过率63.15%。第40名的是昌大驾校,通过率为23.81%。第40名以后的其他驾校及社会人员参考总人数是555人,通过率为37.12%。科目三考试平均通过率则达53.66%。以上数据显示,新规驾考通过率已普遍回升。 各驾校应对举措 举措1:转变教学模式进行制度完善。 南昌驾校校长陈建武:加强教练员再教育并严格考核上岗制,特别是增设三个科目的理论培训和模拟操作辅导,实施多轨制专业教学,突显理论与实践并重;推行培训体制多样化、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增设日常班,夜训班等。 交院驾校校长徐济宣:我们采用了人民交通出版社根据新规教学大纲修订的《安全驾驶从这里开始》为辅助教材,让学生多了解发动机与汽车运行方向之间的原理,加强S形路段练习,杜绝与黄牛打交道。同时还实行了学生回访制度,凡是被学生投诉的教练,一经查实立即开除。 赣江驾校校长贺珍:就是按照新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上多花时间,让学生和教练多接触多学习多摸索。 举措2:加强驾校建设倡导行业公平廉洁。 金领驾校校长汤金辉:加强教练员新规培训,增加教练数量,增加学员学时;增强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模式;增加资金投入,扩大场地规模;实行有效学时的工资薪酬制度,学员每课时结束后,直接对教练员的服务进行评定,如服务不满意,驾校将取消教练员该时段的工资报酬。同时,也希望相关主管部门、协会及全社会积极倡导公平正义,增强新规驾考的科学、透明、公平,防止驾培行业垄断性趋势。应实行驾校和考场分离的制度,即有驾校的不能办考场,有考场的不能办驾校,或者针对有考场的驾校实行交叉异场考试的模式,这样才能逐渐使驾考新规真正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公平。 白云驾校校长杨光:主要是对教练员队伍进行脱产式再教育再培训,也得益于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引导。其次是对学员进行心理适应性教育,消除怯考阴影。杨光还表示,希望整个行业发展更趋廉洁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江西省交警总队:做好考务考备工作 省公安交警总队车管处钱警官接受采访时表示,新规颁布实施后,省交警总队做了大量的积极宣贯应对工作,并组织全省车管所开展了各项宣贯会议。为使全省交通参与者更好地理解新部令的相关规定,省总队翻印了《公安部第123、124号一百问》向社会和全省车管部门派发,供广大交通参与者学习参考。同时,为确保驾考工作正常顺利开展,省总队按新规要求正对全省共40个考场进行改造,已完成改造36个考场,剩余4个考场不久将改造完工。 针对新规驾考中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钱警官对此作了以下几点重要说明和提醒: 一、新规驾考的显著变化,主要是增强了考试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新部令对小型汽车、大中型客货车的考试项目进行了调整,确保更多汽车驾驶人考试合格后即能独立驾车上路和提高应对复杂条件的能力。其中:将科目一理论考试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核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交通信号、通行规则等知识,仍作为科目一;第二部分作为安全文明驾驶项目,在实际道路考试后进行,考核安全文明驾驶要求、复杂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知识(具体请到各车管所领取《公安部第123、124号一百问》参阅)。 二、新规实行后,交通部和公安部联合下发了《驾驶员培训大纲和考试大纲》,经驾校培训的学员要根据新的培训教学大纲进行学习,达到规定学时后方可报考。各驾校也应按照新的培训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帮助学员尽快适应考试新规。 三、为避免学员大量积压,确保学员有足够的培训学时,交通运管部门对各驾校的培训能力按照训练场地面积、教练数量等有关规定进行了评估核定,目前全省各驾校每台教练车核定为每月可培训人数为6-8人的额度,公安交警部门也是按照核定的培训额度受理各驾校报考人数。在这里,也要提醒广大学员,选择驾校学车时,要根据驾校规模和学员积压等情况合理进行选择,避免长时间等待。

  • 驾考培训更实用 专治拿了本不敢上路 (2013-09-11)

    由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联合发布的《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昨日公布,新《大纲》对各种车型总学时及培训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总课时减少,操作更重实用性,强化了“安全文明驾驶”意识的培养。昨日,记者从石家庄市运管处获悉,目前省会驾校已施行新《大纲》标准,运管处驾驶员培训管理科科长何小民对新《大纲》进行了解读。 学员考试前先过考核关 何小民介绍,根据有关调研结果,机动车驾驶学员每天培训时间过长,培训效果不理想,对此新《大纲》对培训课时进行了硬性规定:每个学员的理论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个学时、实际操作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个学时。 每个科目学完,要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员需由二级以上教练员担任,考核合格后才能参加本科目考试,考核不合格的要进行复训。复训内容和学时由考核员确定。 何小民介绍,阶段考核类似于驾校的考前模拟,增设阶段考核的目的是让学员学得更扎实,保证培训效果。 理论学习分散在各科目中 在综合考虑考试科目的变化及可操作性,新《大纲》对各种车型总学时和各阶段学时做了相应调整,并增加了实际道路驾驶的学时。 以C1本为例,将原来86课时缩减为78课时,报名领取听课卡后,进行科目一学习,只需学满12课时,完成考核后即可报考科目一(理论)考试。 何小民说,课时的删减,主要涉及课程内容的变化。按照教学规律,学员应首先学习机动车基本知识,了解车辆的结构与性能、安全装置、操纵装置,检查与维护常识,因此科目一理论学习将机动车基本知识前置。 而其他理论学习,比如安全驾驶知识、伤员急救、道路交通法规、驾驶证使用、违法行为处罚等,则分散到科目二、科目三中。何小民介绍,这样安排比较科学,学员在实际操作前学习相应理论知识,更能有的放矢。 实际道路驾驶课时增加了 新《大纲》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科目二中增加的理论课时重在培养学员的正确开车习惯。4个课时的模拟学时中,上下车动作、驾驶姿势、操纵装置操作方法、上下车前的观察等教学内容,都有利于学员良好习惯的养成。 另外,科目二中的实际道路驾驶操作学时由原来的18学时增加到24学时(包含模拟学时4课时),还新增了“模拟城市街道驾驶”、“跟车速度感知”和“独立驾驶训练”三个内容,以满足实际训练教学需要。 何小民介绍,实际道路驾驶操作学时的增加,极大地强化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强化基础的安全操作意识,另一方面加大在实际道路上应用能力。好的理论基础,加上大量的实际训练,培养出来的驾驶人能够更好地独立上路、安全驾驶。 培训内容充分考虑实用性 新《大纲》充分考虑到在实际道路驾驶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了非常实用的培训项目,以培养学员将来在实际生活中安全驾驶车辆的能力。 例如,新《大纲》保留了“倒入平行式停车位(S形倒车入位)”、“倒入垂直式停车位(L形倒车入位)”、“夜间、雨天、冰雪道路、雾天等恶劣气象和复杂道路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等实用项目,增加了“常见交通标志、标线和警察手势辨识”、“模拟城市街道驾驶”、“跟车速度感知”、“独立驾驶”等项目,这些都是从实际驾驶需要设计的。 何小民介绍,这些项目的培训,保证了学员在完成相应培训与考核后,能够独立安全地驾驶车辆上道路行驶,避免拿到驾照却不敢开车上路情况的发生。 强化“安全文明”驾驶意识 新《大纲》全面强化了安全文明驾驶意识的培养。在教学项目设置中,特别强化了“通过路口、通过人行横道、通过学校区域、通过公共汽车站”等项目,要求学员形成对其他车辆和行人的保护意识。 新《大纲》明确提出应该倡导的文明行车做法,提前告诫学员应该避免的不文明驾驶行为。例如,将“安全文明驾驶常识”单独作为考试及培训内容,教学项目中特别设计了“安全礼让”的内容,在该部分重点强调了“人行横道前的礼让、会车时的礼让、遇特种车辆的礼让、遇路口拥堵时的礼让”等礼让常识,并罗列出了常见的不文明和违法行为,从具体项目及考试细节中给学员灌输文明行车意识。 同时,新《大纲》还首次加入了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的内容,通过惨痛的交通事故,帮助学员分析事故原因、找出危险驾驶行为,强化学员对事故的防范意识。 大中型车增加考试项目 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的考试增加了考试项目,删除了不符合驾驶技能规律的百米加减挡项目,增加了窄路掉头以及模拟高速公路、连续急弯山路、隧道、雨(雾)天、湿滑路、紧急情况处置等项目,并实际增加山区、隧道、陡坡等复杂道路驾驶培训及考试内容。 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的培训学时安排区分了首次申请车型及增驾车型,增加了实际道路训练学时。 何小民介绍,这大大强化了学员将来作为职业驾驶员的驾驶能力培养,为今后的职业驾驶打下坚实基础。

  • 会开车不等于会考试 (2013-09-11)

    记者走进西宁市各驾校训练场看到,新施划的标线取代了过去的标杆,一些驾校应对新驾考,虽然调整了培训教学计划,但仍是以前“应考培训”的老一套,比如:现在倒库把杆子取消了,教练在教学时仍是传授着机械的动作,琢磨着让学员根据“暗号、打方向、背口诀”,一切以通过考试为宗旨。这和新规旨在增强学员实战技能让学员成为合格驾驶员的初衷相悖。 而这一切,短时间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某驾校教官马英告诉记者,不管驾考出现多少新规,有一样不会变,那就是,蜂拥而至的学员,学车风持续高涨,而考试名额又有限,“累坏教练,苦了学员,效果不一定好”马英说,以西宁市为例,车管所规定,每辆车只能上8名学员,驾校上报车管所的考试人数,也按驾校的车辆多少来计算,但实际操作中,普通班(全天)10人、11人上一辆教练车很普遍,“每人每天摸不了几回方向盘”,采访中驾校学员反映,尽管学时不少,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中,有效学车时间太少。 学车不同于其他,没有足够的操作时间、实践经验,考试就不可能有好成绩,今年,随着新规实施,考试通过率下降,学时势必会延长,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员还需要‘回炉’,这不仅增加了教练的负担,也增加了驾校的各项成本。 据了解,在西宁市驾校工作的教练,薪水低、待遇差、工作累是一个现实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薪水和培训人数、考试通过率挂钩,学员考得好,教练提成高,驾校招生就好,这和流通市场货物周转规律相似,产品(学员)多,合格率高,流通速度快,生意就好。因而,驾校见招拆招,开动脑筋,想办法,仔细分析驾考新规,寻找考试通关秘笈,以求用有效的方式、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通过率完成学员的培训。 记者调查时发现,尽管驾考新标准,考试更加注重了实际操作性,形式也更加灵活,但是,驾驶员培训“新瓶装旧酒”,应考式驾培仍有存在的土壤。如何让更多的学员从适应考试到适应新交规,成为文明交通的维护者和缔造者,让“应考式驾培”终结是当务之急。

  • 驾校服务性收费暗涨 学车人宁愿多花钱也愿早拿 (2013-09-11)

    近期驾校收费“涨”声一片,新交规的出台则放大了这种情绪,“涨价”的传闻让近期许多驾校的报名情况异常火爆。而“先报上名,不然以后也会涨”的驾校说法,更是让许多尚无买车计划的人也参与到“驾考”的大军中来。 “指导价”在驾校仍然存在 尽管已经达到物价部门规定的最高限额,但记者在致电部分驾校时发现,驾校摆在台面上的基础报价并未背离指导价多远。 “具体的调价我还不清楚,不过估计很快会涨了。”城阳一家驾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学员趁现在报名也正是看重尚未开始上涨的价格,而新交规导致的成本压力则让不少驾校都在酝酿涨价。“主要是新规考察的驾车的操作能力越来越多,所以学员学车的时间肯定会增加,现在汽油又涨价了,我们不可能一直维持这种价格。” 但记者通过询问发现,能够以指导价3830元的价格学车的学员数量却并不多,驾校工作人员反复强调,选择这种最低的收费标准,需要排队,拿证速度缓慢,并且新交规难度加大,拿证本身更是遥遥无期。“不如选择一对一的教练方式,对学习质量比较有保证,价格也就在5000元左右,是现在选择比较多的一种。” “服务费用”催生不公 “我宁愿多交2000元,只是不希望去的时候连车都碰不到,想让教练能够尽量多地给我排车。”刚刚在去年拿到驾照的梁先生告诉记者,学车那段日子对他而言绝对是一段血泪史,除了要忍受教练的坏脾气,还要请教练吃饭,给相关考试人员表达心意。“后来我就选择了两人一辆车的‘套餐’,比一般的规定性收入多交了2000多元,但拿到证的速度确实快了一些。” 去年,市物价局联合市交通委下发了有关通知,通知中明确了驾校的收费项目为培训费、代收费和服务性收费三大项,其中服务性收费标准由驾校自行制定。 新交规实施后,不同“服务价”而导致的不同待遇,则让“指导价”本身颇为尴尬。“尤其是本身没有什么基础的学员,更是愿意选择服务水平高的套餐。”计划今年学车的曹小姐多方打听、综合各方服务后决心报个“速成班”。“这是驾校用服务水平倒逼学员选择价高的服务,而且多掏钱还得心甘情愿。”曹小姐说。 想要“控价”难度大 尽管有着表面上还算正常的价格,但有限的资源、约考的权利,正在成为驾校寻租的本钱。而可以“自定价”的项目,则决定了服务质量的参差。 在一个并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定价是否真的存在“想定多高定多高”的猫腻?谈及此事,驾校的工作人员却连说冤枉。青岛一家合格率排名前几位的驾校负责人刘先生告诉记者,油费节节攀升,新交规又让学员的通过率下降,学时拉长。“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都在涨,物价也在涨,唯有学车的费用在‘控’,不能随行就市,你觉得这真的合理吗?” 刘先生称,像他们这样的驾校是不愁生源的,问题是,按照物价部门的定价标准来看,在这种价格下,根本无法满足所有生源的学习要求,“不能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不通过调节价格来控制,只能让服务水准变低。” 尽管物价部门表示,高于指导价的情况,消费者可以向物价部门举报投诉,但具体执行起来却难度颇大。只要有和指导价相符的价格,虽然选择此价格已经不是学员中的“主流”,但也不能据此对驾校作出惩罚。 相关链接 什么是服务性收费 物价局于2012年12月12日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收费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关于严格界定培训单位代收费和服务性收费的规定: (一)服务性收费是指培训单位在提供正常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服务外,在学员自愿的前提下,为学员提供服务收取的费用。培训单位应在收费前与学员签订书面培训协议中约定。服务性收费规定如下: 1、伙食费。培训单位向自愿在培训场所就餐的学员收取的费用,伙食费的收费标准由培训单位自行制定。 2、班车费。培训单位向自愿乘坐驾校提供班车的学员收取的费用,班车费的收费标准由培训单位自行制定。 (二)培训单位按照规定收取代收费和服务性收费,必须坚持学员自愿原则。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提供服务并收费。培训单位按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要求安排的驾驶员培训活动、培训管理范围内的事项,不得列入代收费和服务性收费事项。严禁将培训计时管理系统、学员档案、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学车辆维修等作为代收费和服务性收费事项。 记者手记 垄断市场之下的议价难题 有时候我们将驾校的乱收费视为权力之恶,但让我感兴趣的是,作为寡头市场,驾校既被主管部门约束着价格,又无法明码实价地以 “涨价降价”的方式在市场上展开竞价。所以各种所谓“灰色收费”正在驾校中成为一种“潜规则”。很多人都认为,如果放开竞争,驾校的市场价格一定会低于目前的价格。但是,一向被管制和严控的收费,市场化之后究竟是升高还是降低,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粮食收购价,市场化之后必然是升高的)。 驾校并非没有竞争,各类驾校在市场上的竞争也还算激烈。那为什么只听“涨”声而未见跌价呢?很多人聚焦于驾校的成本是否真的有那么高,使得近几年的价格节节攀升。事实上,无论驾校的成本是多少,都和它的定价没关系。因为决定价格的从来就不是成本而是需求。为什么驾校的价格让物价部门有“按不住”的感觉,从各类驾校报考的火爆程度来看,放开定价机制只会让驾校价格更高,因为需求本身提高了价格。为何在正常的指导价和实际的市场价之间有“租”的存在,正是因为指导价本身背离了市场需求。 供需主体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等的,“有资历、大品牌、通过率高”的驾校只有更贵才更正常。所以如果想要价格不离谱,需要调节的东西不是别的,而是供需。唯有切断“驾校学习”与“考证”之间的必然联系,才能让供需得到一定程度的平衡。让“自学”者有参加考试的资格,对驾校,尤其是“公办驾校”的需求自然就没那么强盛了。

  • 石家庄驾考又添新变化 驾校遭遇招生难无人报名 (2013-09-11)

    政策多变驾校招生难 据悉,驾考新规对原来的考试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自去年10月份以来,因新规内容不确定,多数驾校一度停止招生等待新政策。而近日,驾考课时再一次调整,多数学员表示“政策多变,等等再报名”。 “现在只剩下新规实施前报名的十几个学员了,现在基本上没有新学员报名。现在驾考价格高,政策尚不稳定,学员多在观望。”省会某驾校业务员吴磊告诉记者。 昨日,记者在西二环某驾校业务大厅看到,报名咨询者寥寥,多个报名窗口已暂停服务。“听说课时又改了,本打算春天学车的,还是等政策稳定下来再说吧。”前来咨询的田先生说。 某驾校招生办主任孙洪策说,除了涨价外,新规涉及课时较多,驾校一般都在较偏远地区,学员时间上没法安排,这些也导致报名者较少。